□翟英琴
孤島求生
□翟英琴
到澳大利亞大堡礁漢密爾頓島當“島主”被稱為全世界最好的工作,全球曾有四萬人角逐這個美差。但是如果把你扔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沒吃沒穿,你還干嗎?小浩就是這樣被“脅迫”著,帶上他的經(jīng)典裝備——小刀和打火石踏上了一個孤島。
小浩被投放在了荒島的邊緣地帶。據(jù)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警方透露,2010年5月,有5人在海岸礁石上垂釣時不幸被海浪卷走。因此,這種時候要盡量避免在海邊逗留。
在島上找到一處避風的地方后,小浩查看了一下周圍的環(huán)境,沒有發(fā)現(xiàn)危險動物??墒且驗閯偛胚\動量大,小浩體內(nèi)流失了很多水分,他開始感到口渴。
周圍沒有泉水、小溪等淡水資源,看來只有自己動手提煉了。他先找到一個大海螺殼當容器,然后用刀砍斷一棵野芭蕉,芭蕉莖里流出了很多液體,小浩趕緊用海螺殼接住。
可是,野芭蕉的汁液很快就被喝光了。怎么辦呢?對了,可以用鍋煮沸海水來收集蒸餾水。小浩找到了一塊鐵皮,用它做了一口“小鍋”,再用碎石塊圍成一個簡易爐灶,然后把海水放進“鍋”中。他從自己身上撕了一塊布,蓋住“鍋”,讓蒸餾水附在布上,最后再將水擰進海螺殼。
如果實在找不到鍋,還有以下兩個辦法收集淡水:
1.將布或成簇的細草綁在腳踝上,黎明時在草叢或植被中行走,露水會被吸附在布或細草上。
2.如果有工具,可以砍倒一棵樹,留下約30厘米高的樹頭。挖掉樹頭的樹心,形成一個空洞。雖然樹頭被砍掉了,但樹根會繼續(xù)給樹頭輸送水分,這樣樹心的空洞就會儲滿水。
小浩的肚子已經(jīng)開始咕嚕嚕的叫了。在野外,植物是很重要的食物來源,但是,采集植物時,要選擇綠色嫩枝、塊莖球和果實等,不要采集有乳白色汁液的植物,更不要采集顏色鮮艷(比如紅色)的植物。
為了補充足夠的蛋白質(zhì),還得想辦法吃點肉。抓魚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找一根木棍削尖,然后就慢慢鍛煉自己的叉魚技術(shù)吧。
另外,也可以在退潮后,去沙石下找蝦、螃蟹和牡蠣等。但是要注意,抓龍蝦、螃蟹時要先將它們打昏,以免被刺傷。
天漸漸黑了,小浩開始尋找宿營地。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不大的石縫,想掏空下面的沙子住進去??墒鞘p下面凹凸不平,根本無法居住,他只好自己動手搭建居所。
小浩砍了十來根木棍,找來一些藤條,在地勢較平坦的地方,用藤條當繩子綁緊木棍。框架搭建好后,再用芭蕉葉將窩棚頂遮嚴。
夜幕低垂,荒島只聽得見海浪的聲響和蟲子的鳴叫。小浩在附近找到枯草、干樹葉和一些干柴。他將這些東西擺成“SOS”的形狀(國際通用求救信號),然后將它們點燃,一方面可以用火驅(qū)趕危險動物,另一方面他希望過往的飛機或者船只能夠發(fā)現(xiàn)他的求救信號。
為了防止過度寂寞而產(chǎn)生抑郁情緒,小浩為自己找到了游戲——用小刀刻木雕,還自己玩起了過家家……
在孤島上生存了幾天之后,小浩依然沒有等到救援。由于任務的要求,他需要盡快出海,他找了幾個粗木棍制作了一個簡易木筏(木筏的制作方法可參見今年第四期《熱帶雨林——最美也最危險》一文)。
自己制作木筏出海求救是非常危險的,因此除非你有任務,否則最好的辦法就是一直等待救援,但如果等了一個月,甚至幾個月都沒有獲救,你也可以嘗試出海。
小浩把木筏拖到海邊,將幾天前就準備好的食物和淡水搬上筏子并固定住。海上的紫外線太強,非常容易曬傷,所以他用芭蕉葉搭了一個簡易的遮陽傘。
一切事情都準備妥當之后,小浩劃著木筏離開了荒島。行駛在波濤滾滾的大海上,一種新的恐懼感陡然而生:“海里不會有鯊魚吧?”小浩膽戰(zhàn)心驚地在海中前進著。
行駛了許久,小浩依然沒有碰到路過的船只?!半y道這次任務要失???”小浩開始擔心,萬一食物和淡水都用完,還沒有獲救怎么辦?就在他打算往回劃時,遠處突然出現(xiàn)一個黑點,好像是艘客輪。
小浩很興奮,他脫下上衣,綁在木棍上朝客輪拼命揮舞??墒怯捎诰嚯x太遠,船上的人并沒有看到他。小浩急中生智,用小刀將陽光反射到輪船的方向。終于,過了一會,一艘救生艇朝他開來了……
責編/石子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