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斌 □趙 軍(河南省水利第二工程局)
石包頭水庫防滲面板施工技術(shù)
□侯 斌 □趙 軍(河南省水利第二工程局)
大壩防滲面板施工方法有多種,滑模施工是較為常用的一種?;J┕ぞ哂兴俣瓤?,混凝土連續(xù)性好,表面質(zhì)量光滑,無施工縫,混凝土后期缺陷處理少,材料消耗少,能節(jié)省大量周轉(zhuǎn)材料等諸多優(yōu)點。
防滲面板;滑模;混凝土;施工技術(shù)
石包頭水庫位于衛(wèi)輝市西北30km的太行山區(qū),海河流域衛(wèi)河水系滄河的中上游。壩址位于衛(wèi)輝市獅豹頭鄉(xiāng)黃葉村北500m處,是一座以防洪為主,結(jié)合灌溉、發(fā)電、城鎮(zhèn)供水綜合利用的Ⅲ等中型水庫。主要建筑物包括擋水壩、溢洪道、輸水洞、壩后電站等。主壩主要施工內(nèi)容為大壩上游面增設鋼筋混凝土防滲面板,經(jīng)對大壩和施工圖紙研究,壩面最佳方案選擇采用有軌滑模。
防滲面板的滑模采用1500mm×1200mm矩形桁架梁作為模板的圍囹,桁架梁主梁采用∠80×8角鋼,腹桿采用∠63×6角鋼,模板采用P3015模板,提升架采用“F”型提升架,“F”型提升架豎腿采用18a槽鋼,高度為2m,提升動力采用4臺10T穿心式千斤頂。支承桿(俗稱爬桿)采用Ф48×3500mm鋼管,由于爬桿占用一根豎向鋼筋的位置,在施工中每一根爬桿代替一根豎筋。
為了便于混凝土脫模后進行混凝土養(yǎng)護,在桁架梁下端吊掛一輔助平臺,平臺采用∠63×6角鋼,輔助平臺80cm寬,鋪δ=5cm馬道板,外側(cè)焊接圍欄,以確保施工人員的安全。
1.滑升摩擦力 G1=kfs=1.5×2kN/m2×18m2=54kN
K—附加影響系數(shù),取k=1.5;f—摩擦阻力,取f=2kN/m2;S—模板的外表面積S=18m2。
2.模體結(jié)構(gòu)自重G2=30kN
3.施工載荷:G3=(T1十 T2十 T3)×1.5×1.3=21.45kN
人員T1=8人×750N/人=6kN;設備T2=2kN;材料、工器具T3=3kN;動力荷載系數(shù)取1.5;不均勻系數(shù)取1.3。
4.支撐桿載荷 P=3.142×EI/k(UL)2
支撐桿的彈性模量E=2.1×106kg/cm2;支撐桿的慣性矩I=11.35cm4;計算長度UL按0.7×180cm.
5.千斤頂?shù)臄?shù)量:n=W/C/P=195.45/0.8/80=1.64(臺)
總載荷W=G1十G2十G3=105.45kN;荷載不均勻系數(shù)C取0.8;千斤頂計算承載能力100kN,取80kN;
考慮到模體的受力選用HM-100型4臺千斤頂能滿足滑升能力的需要。
6.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混凝土對模板的測壓力為P:
混凝土容重r=2500kg/m3;混凝土厚度h取0.3m,
同時,考慮混凝土澆筑時動荷載對模板的側(cè)壓力:
側(cè)壓力:P總=1075kg/m2×12m×1.5m=19.35T
運行時8根錨筋同時受力,每根錨筋要求抗拔力≥2.5t。
當軌道、側(cè)面瀝青板、止水施工結(jié)束后,即可進行面板滑模體的安裝,準確對中,找平,依次安裝桁架梁、模板、“F”型提升架、千斤頂。
滑模施工中,鋼筋安裝采用邊滑升邊安裝鋼筋,平行作業(yè)方式。鋼筋的綁扎,始終超前混凝土30cm左右。為了保證滑模速度,鋼筋連接采用搭接連接。
1.接合面處理
混凝土澆筑之前,對漿砌石面用高壓水槍進行充分沖洗,露出新鮮漿砌石面,以便與新澆混凝土防滲面板結(jié)合良好。施工縫部位澆筑前,在漿砌石面上先鋪一層2~3cm厚的接縫砂漿。
2.拌合、運輸
混凝土采用HZ25型拌合站拌制,混凝土水平運輸采用3m3混凝土攪拌車,垂直運輸主要采用D245導管流入,為避免混凝土離析,距混凝土面10m處設聚料槽,混凝土流入聚料槽后再自流入倉。為了保證混凝土順利入倉,要求混凝土和易性好,入倉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6cm左右。
3.入倉、振搗
混凝土入倉下落高度超過規(guī)范要求的,將采取緩降措施(采用溜管,以便左右自由擺動入倉)?;炷寥雮}后,由人工平倉,2.2kW插入式振搗器振搗。采用分層澆筑,層厚控制在35cm以內(nèi),振搗器插入點間距以40~50cm為宜。
4.分倉、間歇、模板滑升
混凝土澆筑分倉嚴格按照施工圖紙進行。為確保新澆筑的面板與漿砌石面板的結(jié)合部位及分層之間免受漿砌石強約束區(qū)的影響,模板第1次滑升前,初始澆筑混凝土的總厚度,應滿足混凝土自重超過模板與混凝土之間摩阻力的要求,一般應為60~70cm。澆筑后約隔3~5h(時間長短取決于澆筑溫度),混凝土強度達到0.1~0.3MPa后,即可啟動爬軌器行程。試運行的速度應盡量緩慢,對模板結(jié)構(gòu)及液壓系統(tǒng)進行全面檢查,一切正常后,繼續(xù)澆筑,每澆筑25~30cm高度,運行3~5個行程,直至混凝土表面距模板上口5~10cm,即轉(zhuǎn)入正?;?;模板滑動速度主要取決于混凝土達到脫模強度(0.2~0.4MPa)所需要的時間,人員、設備的配置應使混凝土拌和、運輸和入倉澆筑的生產(chǎn)能力滿足模板滑升速度的要求。
5.溫度監(jiān)測及控制
本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工期安排在2~5月,施工區(qū)域內(nèi)氣溫條件較好,有利于新澆筑混凝土的溫升控制。開工之前,根據(jù)施工圖分縫、分塊尺寸、混凝土允許最高溫度及有關(guān)溫控措施要求,編制詳細的溫度控制措施,作為專項列入混凝土施工措施計劃,報監(jiān)理人審批后實施。
大體積新澆筑混凝土內(nèi)部溫度監(jiān)測采用在混凝土中埋設電阻式溫度計進行觀測,并有專人負責作詳細記錄,將觀測成果與溫控計算成果進行對比,不斷改進澆筑工藝,采取必要措施降低混凝土內(nèi)部溫升。
6.控制面板裂縫的施工措施
本工程為了保證內(nèi)在質(zhì)量和表觀質(zhì)量,防止混凝土發(fā)生內(nèi)、外部裂縫,主要采取以下施工措施:降低混凝土水化熱溫升;降低混凝土澆筑溫度;降低出機口溫度;加強混凝土表面保護,減少內(nèi)外溫差;根據(jù)設計要求和施工能力,合理分層、分塊,按規(guī)范要求處理好施工縫。
7.滑?;?/p>
混凝土初次澆筑和模板初次滑升應嚴格按以下6個步驟進行:第1次澆筑10cm厚半骨料的混凝土或砂漿,接著按分層30cm澆筑第2層,厚度達到70cm時,開始滑升3~6cm,檢查脫?;炷聊淌欠窈线m。第4層澆筑后滑升6cm,繼續(xù)澆筑第5層又滑升12~15cm,第6層澆筑后滑升20cm,若無異?,F(xiàn)象,便可進行正常澆筑和滑升。
滑模的初次滑升要緩慢進行,并在此過程中對液壓裝置,模體結(jié)構(gòu)以及有關(guān)設施在負載情況下作全面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待一切正常后方可進行正?;?。
施工轉(zhuǎn)入正?;龝r,應盡量保持連續(xù)施工,并設專人觀察和分析混凝土表面情況,確定合適的滑升時間,并根據(jù)以下幾點進行鑒別,滑升過程能聽到“沙沙”的聲音;脫模的混凝土無流淌和拉裂現(xiàn)象,手按有硬的感覺,并能留出1mm左右的指印,能用抹子抹平。
滑模正?;鶕?jù)現(xiàn)場施工情況,確定合理的滑升速度,按正?;看伍g隔1h,控制滑升高度30cm,日滑升高度控制在4.5m左右。
修面是滑?;炷恋囊坏乐匾ば?,當混凝土脫模后必須立即進行此項工作,一般用抹子在混凝土表面用原漿壓平或修補,如表面平整亦可不做修整,為使已澆筑的混凝土具有適宜的硬化條件,防止發(fā)生裂縫,在輔助盤上對混凝土表面刷養(yǎng)護劑進行養(yǎng)護。
對滑模混凝土要求固身初凝時間6~8h。所謂固身初凝是達不到初凝但又不流淌,即手按有1mm指痕,約0.1MPa左右。
8.測量控制
滑模在滑升過程中,受各種不均勻動力影響,模體會發(fā)生上浮情況,為了方便及時地觀察模體上浮或下沉,在軌道上方設一斜線,每滑升30cm時檢查斜線相對于軌道的位移,發(fā)現(xiàn)上浮或下沉及時處理,保證混凝土體形變形在2cm之內(nèi)。
2010-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