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琳,武宜鳴,朱文俊
(西安工程大學,陜西 西安 710048)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命和健康逐漸成為人們?nèi)找嬷匾暫陀篮汴P注的話題,人類對衣著的要求不再局限于遮體和保曖,更多的是舒適和健康。大麻織物具有吸濕透氣、柔軟爽身、穿著舒適、抑菌防霉、抗紫外線、防輻射、抗靜電、耐熱、耐曬、隔聲絕緣等優(yōu)良性能,深受消費者青睞。
織物的性能是評定其風格效果的重要指標,而性能是結構的反映,具有不同組織結構的大麻織物,其服用性能和風格特征也會有很大的差異[1]。大麻織物風格獨特,服用性能好,適合紡制各類面料,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2]。但其缺點是穿著不甚舒適,外觀較為粗糙、生硬。因此,提高大麻織物的外觀和風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本實驗所用材料規(guī)格見表1。
表1 各種大麻織物的規(guī)格
(續(xù)表1)
織物紗支/tex 經(jīng)紗緯紗密度/(根·(10cm)-1)經(jīng)密緯密緊度/%經(jīng)向緯向總緊度/%厚度/mm面密度/(g·m-2)平紋組織40402361905544751.08235.581平紋組織40402361605537720.96223.720平紋組織40402361205528680.80223.720
1.2.1 測試原理
透氣是指織物在一定的壓力梯度下,氣體通過織物的氣孔間隙向外擴散的能力,它是影響織物舒適性的一個重要因素,織物的透氣性用透氣量來表示,透氣量越大表示織物的透氣性能越好??椢锏耐笟庑匀Q于織物中經(jīng)緯紗與纖維間的數(shù)量與大小,與經(jīng)緯密度、經(jīng)緯紗線特數(shù)、紗線捻度、纖維性質、織物厚度和織物的覆蓋系數(shù)等因素有關[3-5]。
設織物兩側壓力分別為P1和P2,且P1>P2,空氣自壓力大一側至壓力小的一側透過織物流動。通過織物的空氣流量大小,與織物兩側壓力差(P1-P2)及織物的透氣性有關。若使織物兩側壓力差保持恒定,則通過織物的空氣流量就僅由織物的透氣性決定??椢锏耐笟庑栽胶?,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空氣量越多。
1.2.2 測試儀器及方法
實驗采用的儀器是YG461E型數(shù)字式透氣量儀。根據(jù)織物種類,選用相應的口徑,在穩(wěn)流的情況下,使試驗織物兩邊的壓差保持一定,測量空氣的流量大小或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織物的流量體積。實驗方法參照標準GB/T 5453—1997 織物透氣性的測定。
1.3.1 測試原理
水分子從織物的一面透到另一面的能力稱為織物的透水性。而透水性相反的指標通常稱為防水性??椢锏耐杆耘c織物的原料、厚度、結構緊密程度及織物表面的處理程度有關[6]。
水分子通過織物的情形有以下三種:
(1)由于纖維對水分子的吸收,使水分子通過纖維內(nèi)部達到織物另一面;
(2)織物中纖維與纖維之間、紗線與紗線之間的毛細管作用;
(3)水壓強迫水分子通過織物中各空隙。
測定織物抗?jié)B水性的方法為:在織物一面連續(xù)增加水壓,到織物另一面出現(xiàn)水漬時,測定水柱高度。
測試時以織物承受的進水壓來表示織物所遇到的阻力。在標準大氣壓條件下,試樣的一面承受一個持續(xù)上升的水壓,直到有三處漏水為止,并記錄此時的水壓,可以從試樣的上面或下面施加壓力[7]。
1.3.2 測試儀器及方法
實驗采用的儀器為YG(B)812型織物滲水性測定儀,實驗方法采用標準GB/T 4744—1997紡織織物 抗?jié)B水性測定 靜水壓實驗。
九塊大麻織物透氣量與透氣率的關系如圖1所示。由圖1可看出透氣量與透氣率線性相關,其關系式為:Y= 54.05 + 0.76X,相關系數(shù)R=0.99;故可對其透氣量進行分析。
圖1 大麻織物透氣量與透氣率的關系
不同組織大麻織物的透氣量如圖2所示。從圖2可看出,緊度相同時,不同組織的大麻織物透氣量的大小次序為:鳥眼組織>縐組織>透孔組織>蜂巢組織>麥粒組織,即鳥眼組織的透氣性最好,麥粒組織透氣性最差。織物的透氣性與織物的經(jīng)緯密度、經(jīng)緯紗線號數(shù)、紗線捻度等關系密切。此外,纖維性質、紗線結構、織物厚度、體積重量和布面平整度等也是影響織物透氣性的因素[8]。鳥眼組織面密度較小,布面平整度較好,透氣性較好;麥粒組織面密度較大,透氣性能差。
圖2 不同組織大麻織物透氣量
不同緊度大麻織物的透氣量如圖3所示。從圖3可看出,組織相同時,大麻織物透氣量與緊度線性相關,其關系式為:Y=-998.92+256.51X,相關系數(shù)R=0.95,即緊度越小,透氣性越好。在紗線線密度、原料、織物組織均相同的條件下,隨著厚度和面密度的增加,織物的透氣性減小。
圖3 不同緊度大麻織物的透氣量
不同組織大麻織物抗?jié)B水性如圖4所示。從圖4可看出,緊度相同時,不同組織的大麻織物水柱高度為:蜂巢組織>平紋組織>透孔組織>鳥眼組織>麥粒組織>縐組織,即縐組織的抗?jié)B水性最好??椢锏目?jié)B水性與織物的原料、厚度、結構緊密相關。在紗線線密度、原料及織物緊度均相同的條件下,隨著厚度的增加,織物的抗?jié)B水性減小。縐組織因厚度最小,抗?jié)B水性最好;蜂巢組織厚度最大,抗?jié)B水性最差。
圖4 不同組織大麻織物透水性
不同緊度大麻織物抗?jié)B水性如圖5所示。從圖5可看出,組織相同時,大麻織物水柱高度與其緊度線性相關,其關系式為:Y= 116.15-2.47X,相關系數(shù)R=0.99,即緊度越小,抗?jié)B水性越好。在紗線線密度、原料、織物組織均相同的條件下,隨著織物緊度和厚度的增加,織物的抗?jié)B水性減小。
圖5 不同緊度大麻織物透水性
織物的透氣性與織物的經(jīng)緯密度、經(jīng)緯紗線號數(shù)、紗線捻度等關系密切。此外,纖維性質、紗線結構、織物厚度、體積重量和布面平整度等也是影響織物透氣性的因素。緊度相同時,鳥眼組織面密度較小,布面平整度較好,透氣性較好;麥粒組織面密度較大,透氣性能差。在紗線線密度、原料、織物組織均相同的條件下,隨著厚度和面密度的增加,織物的透氣性減小。在紗線線密度、原料及織物組織均相同的條件下,隨著織物緊度和厚度的增加,織物的抗?jié)B水性減小,縐組織抗?jié)B水性最好,蜂巢組織抗?jié)B水性最差。
[1]邵松生.麻類紡織品的開發(fā)前景[J].紡織導報2000(1):66-67.
[2]周明驚.大麻及其抗菌紡織品[J].麻紡織技術,1998(3):45-48.
[3]楊紅穗,張元明.大麻紡織應用前景及研究現(xiàn)狀[J].紡織學報,1999(8):258-260.
[4]刑聲遠,王銳.纖維辭典[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7.
[5]時春瑞.淺談大麻紡織品的優(yōu)良特性[J].中國纖檢,2003(1):30-38.
[6]高志強,馬會英.大麻纖維的性能及其應用研究[J].北京紡織,2004,25(6):30-36.
[7]劉璐.大麻紡織品[J].中國纖檢,2004(2):48-50.
[8]李汝勤,宋鈞才.纖維和紡織品測試技術[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5:32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