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紅 石鳳妍 吳 捷 白學軍 (天津師范大學心理與行為研究院,天津 300074)
閱讀中的老化問題是目前老年心理學研究的一個熱點問題。研究表明,老年人與青年人有不同的眼動模式和加工策略。Solan等〔1〕研究表明同青年人相比,老年人閱讀相對較慢,有更多的注視次數和回掃。Munoz等〔2〕研究表明在簡單閱讀任務中,老年被試的眼跳潛伏期比青年人更長。同樣,Wingfield等〔3〕比較了青年人與老年人的分割策略、偏好的呈現時間以及他們在閱讀任務中加工時間的分配。結果發(fā)現,同青年人相比,老年人更喜歡慢速的閱讀、更小單元的分割句子。老年人在漢語閱讀中一次能夠提取多少信息?他們的知覺廣度是否也與青年人一樣,具有不對稱性?這是老年人漢語閱讀中的一項重要問題。本研究采用相對簡單的雙字詞組成的句子作為閱讀材料,通過呈現隨眼動變化技術來研究老年人在漢語閱讀中的知覺廣度。
1.1 研究對象 在天津市老年大學隨機選取老年人 18名 (6男,12女),年齡在 60~80歲之間,他們的裸眼視力或矯正視力正常。所有參加實驗的老年人均接受過良好的教育。
1.2 實驗設計 為單因素實驗設計。自變量為可視窗口的大小,共 6個水平。分別為:無預視條件 (窗口大小為直接注視的詞),R1條件 (窗口大小為注視詞 +注視詞右側 1個詞),R2條件 (窗口大小為注視詞 +注視詞右側 2個詞),L1R1條件 (窗口大小為注視詞左側 1個詞 +注視詞 +注視詞右側 1個詞),L1R2條件 (窗口大小為注視詞左側 1個詞 +注視詞 +注視詞右側 2個詞),整行條件 (窗口大小為整句的句長)。見圖1。
本研究參考國外的研究文獻〔4,5〕,共選擇了 5個分析指標作為因變量,它們分別是閱讀時間、閱讀速度、注視次數、向右眼跳次數和向右眼跳幅度 (距離)。閱讀時間指在閱讀句子時從句子呈現到句子消失所用的時間。閱讀速度指單位時間內的閱讀字數,單位為字/min。注視次數指被試閱讀句子時注視點的數量。向右眼跳次數指被試閱讀句子時向右眼跳的次數。眼跳幅度(距離)指兩個注視點之間的句隔長度(以漢字的個數表示)。
1)圖中*代表注視點的位置,2)右側一列表示相應的可視窗口條件
1.3 實驗材料
1.3.1 材料的編制 實驗材料為由雙字詞構成的句子。例如:哥哥喜歡每天晚上觀看爺爺下棋。分為由 7個詞構成的句子和 8個詞構成的句子兩種類型。在句子編制過程中,我們從小學課本中選取簡單易懂的句子,兩種類型句子各編制 95句,共 190個句子。
1.3.2 材料的篩選 材料的篩選包括 4個步驟:①學生的評定。我們分別請大學生和小學生對材料進行了評定,大學生的評定目的在于確保句子盡量不帶情緒色彩,句間無明顯的意義聯系;小學生的評定目的在于讓他們挑出不認識的字以及不能讀懂的句子,以做修改或刪除。②雙字詞的確定。確保句子中每個雙字詞能在詞典上查到。③句子通順性的評定。選取 40名大學生對句子的通順性進行 7點評定。通過以上 3個步驟,篩選出 92個句子作為實驗材料。其中 78句為正式實驗材料,14句為練習材料。正式實驗句子的通順性為 6.215(其中 1代表句子非常不通順,7代表句子非常通順)。
1.3.3 掩蔽材料的選擇 使用※作為掩蔽材料,這樣避免了采用漢字作為掩蔽材料會干擾被試對材料的理解。如:爸爸要求我們記住這個電話號碼。
※※※※我們記住※※※※※※。
1.3.4 實驗材料的呈現 實驗材料使用白底黑字顯示,字間沒有空格。在正式實驗中,6種窗口條件下,每種都有連續(xù)的15個句子,前 2句為練習句,后 13句為正式實驗句。實驗中句子順序保持不變,安排窗口條件的呈現順序,使每種窗口條件在每組句子中都得到應用,產生 6種不同的觀看順序,18名被試在每種觀看順序下各有 3名。實驗中每種長度的句子被平均分配到各組中。在正式實驗前,有 2個練習句來確保被試熟悉實驗過程。這兩個練習句的可視窗口分別設定為無預視條件和L1R1條件。實驗中有些句子后面附有問題,如有問題出現,則要求被試進行口頭報告答案,目的在于監(jiān)視被試是否認真閱讀。實驗中每個程序下設有 21個問題。
1.4 實驗儀器 采用 SR Research公司 EyelinkⅡ型眼動儀,其采樣頻率為 500次 /s。顯示器屏幕刷新率為 120 Hz,屏幕分辨率為 1 024×768像素,顯示器屏幕距被試的眼睛約75 cm,每個漢字在屏幕上的大小為 (30×30)像素,對應約 0.9°的視角。1.5 實驗程序 個別施測實驗過程中使用下頜托以減少實驗中被試的頭部運動。首先進行校準,成功校準后開始實驗。單個句子呈現前,屏幕左邊出現一個黑點,其作用是確認眼球記錄的正確性。被試盯準黑點,按鍵后黑點消失,同時句子出現。每個句子呈現的時間由被試自己控制。被試認為已經理解,可主動按鍵結束。一個句子結束后屏幕中又會出現一個黑點,有問題出現則口頭回答,如此循環(huán)多次完成實驗。實驗大約需要20 min。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在數據處理時,首先對無效數據進行剔除。剔除數據的標準:①剔除練習句。②剔除注視點異常少的句子(少于 3個)。③剔除有一個眼動軌跡缺失的句子。④剔除數據中的起始詞和末尾詞。原因在于起始詞沒有來自副中央窩的預視,而末尾詞存在句子結尾效應。18名被試回答判斷句的正確率都在 80%以上,共刪去 21個閱讀句子,占實驗句子總數的 1.5%。采用 SPSS11.5軟件進行方差分析。
2.1 每種窗口條件下各眼動指標的平均值 在閱讀時間、閱讀速度、注視次數、向右眼跳次數和向右眼跳幅度 (距離)5個指標上的平均值見表1。在閱讀時間、閱讀速度、注視次數、向右眼跳次數 4個眼動指標上均存在顯著的窗口限制效應,而在向右眼跳幅度指標上沒有發(fā)現窗口限制差異。閱讀時間 F(5,85)=49.549,P<0.01;閱讀速度 F(5,85)=8.950,P<0.01;注視次數F(5,85)=11.142,P<0.01;向右眼跳次數F(5,85)=3.509,P<0.01;向右眼跳幅度 F(5,85)=0.136,P>0.05??梢钥闯鲭S著可視窗口的增大,被試在句子閱讀中閱讀時間會隨之變短,閱讀速度會隨之加快,而注視次數和向右眼跳次數會隨之減少。而隨著窗口的變大,向右眼跳幅度并沒有發(fā)生變化。
2.2 老年人閱讀的知覺廣度的確定 為了確定老年人漢語閱讀的知覺廣度,在五個指標上進行了多重比較,根據研究的需要,進行了 3類比較。一是將最大窗口條件即 L1R2條件和整行條件相比較,以確定本研究所設定的最大窗口是否有效;二是確定知覺廣度的左側范圍,即比較 L1R2條件和 R2條件,以及L1R1條件和 R1條件。如果閱讀者從注視點左側獲得有用信息,那么 L1R2條件下閱讀應比 R2條件下的閱讀更順暢,在L1R1條件下閱讀要比 R1條件下閱讀更順暢;三是確定知覺廣度的右側范圍。以 R2條件為基準,分別與無預視、R1條件相比較,和基準條件相等的最小右側窗口的大小就是知覺廣度的右側范圍。
2.2.1 最大窗口有效性的確定 為了確定所設定的最大窗口條件是否有效,將最大窗口條件即 L1R2條件和整行條件相比較。由表2可見,在 L1R2-整行條件的比較中,所有指標上差異均不顯著 (P>0.05),這表明在最大窗口下閱讀與在整行條件下閱讀沒有差異,說明設定的最大窗口條件有效。
表1 每種窗口條件下各眼動指標±s)
表1 每種窗口條件下各眼動指標±s)
無預視 9 739.78±2 874.88 86.4±25.2 17.84±4.40 13.93±3.14 1.76±0.45 R1 5 782.07±1 785.58 133.2±47.4 12.75±4.05 11.58±3.12 1.76±0.45 R2 5 746.30±1 855.38 134.4±39.0 13.00±3.68 11.88±3.04 1.77±0.45 L1R1 5 966.66±1 686.06 126.6±38.4 13.57±3.32 12.37±2.71 1.73±0.39 L1R2 5 312.56±1 269.31 137.4±41.4 12.52±2.80 11.64±2.07 1.77±0.37整行 5 244.13±1 364.36 140.4±39.0 12.14±2.49 11.28±2.60 1.76±0.42
表2 在 5個眼動指標上的多重比較結果(t值)
2.2.2 知覺廣度左側范圍的確定 為確定知覺廣度的左側范圍,比較了 R1-L1R1、R2-L1R2。從表2可以看出,在 R1-L1R1、R2-L1R2的所有比較中,在所有指標上均不存在差異。這表明在老年人閱讀中注視詞左側提供的信息很少影響閱讀活動。
2.2.3 知覺廣度右側范圍的確定 為確定知覺廣度的右側范圍,比較了無預視-R2和 R1-R2。從表2中可以看出,在閱讀時間、注視次數、閱讀速度上,無預視條件與 R2條件的差異顯著,在向右眼跳次數上邊緣顯著,而在向右眼跳幅度上二者并不存在差異。而在 R1條件與 R2條件的比較中,在各指標上均不存在顯著差異。
3.1 老年人知覺廣度的范圍 閱讀的知覺廣度是指閱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每次注視能獲取有用信息的范圍。它是閱讀研究中的基本問題之一,對該問題的研究能夠深化對閱讀的心理機制的認識,為閱讀訓練提供理論支持。為了確定老年人漢語閱讀的知覺廣度,在研究中根據漢語語言的特點,我們以雙字詞為窗口呈現單位,選取了相對簡單的材料,來減少斷句困難以及材料難度對老年人閱讀的影響。在數據分析中,以閱讀時間、閱讀速度、注視次數、向右眼跳次數和向右眼跳幅度五個句子加工的整體指標作為分析指標。從確定知覺廣度左側范圍的配對檢驗結果可以看出,所有的眼動指標比較一致地反映出注視詞的左側提供的信息不影響閱讀活動。這似乎與以往研究所探測的青年人知覺廣度范圍不同。以往 Inhoff等人對青年人閱讀知覺廣度的研究〔5〕結果顯示,左側一個漢字的信息影響閱讀活動。Laubrock等人的研究〔6〕證明了老年閱讀者存在一個更小更加不對稱的知覺廣度。我們也注意到 Rayner的研究〔7〕發(fā)現同熟練閱讀者相比,初始閱讀者存在一個更小范圍的知覺廣度,老年人可能與上述研究中的初始閱讀者相似。在閱讀中受到注視點左側的信息影響很少。而從右側的檢驗中,閱讀時間、閱讀速度、注視次數和向右眼跳次數比較一致,支持右側一個詞提供信息。而這里向右眼跳幅度指標在老年人閱讀中則并不敏感。因此我們推測,老年人閱讀知覺廣度的范圍大約為注視詞及注視詞右側一個詞的空間。
3.2 老年人閱讀知覺廣度的老化 從本研究的結果來看,老年人閱讀知覺廣度呈現出老化趨勢。這種趨勢表現在以下一些方面:第一,老年人的知覺廣度總體范圍更小。本研究以雙字詞為窗口呈現單位,探測的老年人閱讀知覺廣度的范圍約為注視詞及注視詞右側一個詞的空間。而在此之前 Inhoff等〔5〕以字窗口為呈現單位探測到青年人知覺廣度范圍大約從被注視漢字左側一個漢字到右側三個漢字之間。Bai等研究〔8〕表明漢語閱讀的基本單位是詞,而不是單個漢字?;诖?詞窗口呈現條件下所探測的知覺廣度應略大于字窗口條件。而從本研究結果看來,詞窗口條件下所探測到的老年人知覺廣度仍小于字窗口條件下探測到的青年人的知覺廣度。由此我們可以推斷,老年人在閱讀中一次注視所提取的信息要少于青年閱讀者。第二,隨著老年人閱讀的老化,他們在信息提取時知覺廣度變得更加不對稱。老年人更加關注注視點右側信息。這可能是由于人在衰老過程中大腦的半球化過程更明顯的緣故。老年人閱讀知覺廣度老化也可能與老年人逐漸下降的工作記憶容量有關,MacDonald的研究〔9〕表明,工作記憶容量限制個體對歧義句的理解,老年人與工作記憶廣度較低的讀者相似,在對歧義句的理解上存在困難。Stine-Morrow等的研究〔10〕也得出了相似的結論,老年人在閱讀中容易忽視從句、詞組和句子邊界。在語言加工任務中,工作記憶在調節(jié)信息提取的年老化過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盡管老年人閱讀知覺廣度出現了老化,而老年人仍能保持正常的閱讀和理解。實驗中老年人對于探測問題回答并未出現困難,正確率均在 80%以上,這反應老年人對句子意思的理解不存在問題。在研究中我們發(fā)現,老年人向右眼跳幅度約為1.76個漢字左右的空間,而老年人在漢語閱讀中的知覺廣度為注視詞及注視詞右側一個詞的空間,這表明被試在連續(xù)注視時注視范圍會有小幅度的重疊,這一結果在 Inhoff以及熊建平等的研究〔5,11,12〕中也得到了證實。這說明老年人同樣需要通過注視而整合語言信息,所不同的是他們每次提取的信息量較少。
通過本實驗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結論:①老年人漢語閱讀知覺廣度具有不對稱性;②在本研究條件下,老年人知覺廣度范圍為注視點及注視點右側 1個詞。
1 Solan HA,Feldman J,Tujak L.Developing visual and reading efficiency in older adults〔J〕.Optom Vis Sci,1995;72:139-45.
2 Munoz DP,Broughton JR,Goldring JE,et al.Age-related performance of human subjects on saccadic eye movement tasks〔J〕.Exp Brain Res,1998;121:391-400.
3 Wingfield A,Duchar me JL.Effects of age and passage difficulty on listening-rate preferences for time-altered speech〔J〕.J Gerontol B Psychol Sci Soc Sci,1999;54(3):199-202.
4 McConkie G W,Rayner K.The span of the effective stimulus during a fixation in reading〔J〕.Perception Psychophysics,1975;17:578-86.
5 Inhoff AW,Liu W.The perceptual span and oculomotor activity during the reading of Chinese sentences〔J〕.J Exp Psychol Hum Percept Perform,1998;24:20-34.
6 Laubrock J,Kliegl R,Engbert R.S WIFT and cognitive aging:empirical and simulation results,new predictions,and a test using the moving window paradigm〔C〕.European Conference on Eye Movements,Bern,Switzerland,2005,August.
7 Rayner K.Eye movements and the perceptual span in beginning and skilled readers〔J〕.J Exp Child Psychol,1986;41:211-36.
8 Bai X,Yan G,Simon P,et al.Reading spaced and unspaced Chinese text:evidence from eye movement〔J〕.J Exp Psychol Hum Percept Perform,2008;34(5):1277-87.
9 MacDonald M,Just MA,Carpenter PA.Working memory constraints on the processing of syntactic ambiguity〔J〕.Cogn Psychol,1992;24:56-98.
10 Stine-Morrow EAL,Loveless MK,Soederberg LM.Resource allocation in on-line reading by younger and older adults〔J〕.Psychol Aging,1995;11:475-86.
11 熊建萍,閆國利,白學軍 .高中二年級學生中文閱讀知覺廣度的眼動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7;5(1):60-4.
12 閆國利,熊建萍,白學軍 .小學五年級學生漢語閱讀知覺廣度的眼動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8;12(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