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理因素對學生的學習及生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微生物學雙語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性格、課程的特殊性、雙語教學與大學英語教育銜接問題等原因,使大學生在雙語課程的學習中產生心理問題。對大學生在微生物學雙語課程學習過程中的部分消極心理產生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以期對今后的大學雙語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微生物學;雙語教學;心理問題;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24-0244-02
前言
長期以來,中國學校教育一直采用單一漢語教學的模式。隨著中國加入WTO。國內各行各業(yè)與國際接軌的步伐逐步加快,對各種專業(yè)人才素質的要求也在相應提高。培養(yǎng)既懂英語又懂專業(yè)知識的人才已成為當務之急,為適應這一新形勢的需要,開展專業(yè)課“雙語教學”成為趨勢。教育部高教司在2001年4號文件中制定了推動“雙語教學”的相關文件。所謂雙語教學,是指非英語課程利用英語講授的一種教學方法,主要以英語講授、英語板書、用英語布置作業(yè)、英語命題考試、使用英語教材和使用英語口授等形式來實現。雙語教學改革的實施不僅有利于高素質、能力強的人才培養(yǎng)。也有利于教師英語水平的提高[1]。
近幾年來,我們系生物工程專業(yè)先后開設了基因工程、微生物學雙語教學,促使教學改革向著更高的層次發(fā)展。通過近些年來專業(yè)課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探索,取得了一些經驗,也發(fā)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就學生來說,在普通高校中,首先,學生的英語水平良莠不齊,其次,學生在學習雙語課程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從而妨礙學習效果。除此之外,在學習過程中,還有部分因素會帶給他們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因此,本文就微生物學雙語教學實踐過程中學生學習心理及相關對策等方面進行粗淺總結和分析。
一、在微生物學雙語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心理問題的成因
學習心理主要是指大學生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心理現象及其規(guī)律等。由于在微生物學雙語教學過程中,涉及到一定比例的專業(yè)性英語教學,它所涉及到的內容和公共課大學英語的教學有一定的差別,突出的表現為單詞更為專業(yè)化,而且除了在專業(yè)領域,平時對這種單詞的應用相當少,在課本中,某些句段的翻譯也要求更為專業(yè)化和準確化,這些差別,都將是對學生學習心理的一種挑戰(zhàn),學生出于各種心理因素,可能對英語學習產生抵觸、厭倦、畏懼、逃避、輕視等不利情緒。導致學生學習心理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材、課程方面。微生物學雙語課程是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程,我們系是在學生大二下期開設此門課程,微生物學雙語教學選擇了英文原版教材“Microbiology”(《微生物學》)。該教材自1999年出版以來,曾先后二次再版,是一本國內外學者公認的精品教材,也是國外的上榜教材。教材的知識體系完善,包含內容廣泛,加強了學科之間的滲透與交叉,英文自然易懂,結構新穎,視角獨特,重點明確,脈絡分明,而且圖表簡明清晰,被國內多所重點院校選用作為雙語教材。當初次接觸到這樣的全英文教材,不少學生開始產生畏懼心理,感覺無從下手。
在教學方式上該門課程的教學是英文和漢語各占一定的比例,在上課的過程中采取了全英文課件,適當輔助漢語標釋,當學生初次接觸到專業(yè)性較強的雙語課程的時候,大多數學生感到新鮮,不少學生還表現出較大的興趣,時間一長,當學生已經了解了雙語課程的教學方式之后,就開始感到力不從心,而且專業(yè)課的專業(yè)性及單詞、句段的復雜性令不少的學生感到抵觸、厭倦、畏懼、逃避。
2.學生的性格、英語水平及相互影響方面。作為普通院校的學生來說,自身英語水平有一定的限制,在一個班級里,英語水平更是良莠不齊,有些學生性格內向,認為自己總是不如別人,總說自己英語基礎很差、底子薄,學習上情緒低落,膽小,不敢讀單詞課文,不敢回答問題,很怕出錯,被人家笑話。學習情緒不易激發(fā),膽子不大,不善言談,在公共場合不敢發(fā)言,怕丟面子。而由于心理及情緒的延伸性及延續(xù)性,個體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很容易影響其他學生,從而對整體教學發(fā)生負面作用。
3.大學英語教學與專業(yè)性微生物學雙語教學的銜接問題。雙語教學與大學英語教學盡管都是對學生進行英語教育,但是兩者之間仍然存在著較大差異,在大學兩年里熟悉了公共英語課程的教學模式,對于剛接觸雙語課程的學生而言,無論是對學習的目標、要求、內容、方法、課程設置、考試評估,還是對教師課堂教學方式與管理監(jiān)督等方面都不太適應,導致了一定的學習心理問題。
4.學生自我效能感缺乏。自我效能是指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確定自己是否具備成功的處理某一事物的能力[2~3]。它是對自己有能力做出某種行為的信任程度。自我效能水平高者傾向于選擇富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敢于面對困難,相信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可以克服它;而低者在困難面前缺乏自信,畏首畏尾,不敢嘗試。有些學生缺乏學好英語的自信心,總覺得自己學不會英語,有了這種心理暗示,就干脆放棄了對于雙語課程的學習。
二、解決學習心理問題的對策
種種以上所分析的原因引起了雙語教學過程中的學生心理主要有畏懼心理,抵觸心理,懶散心理,依賴心理和刻板心理,在這些不利心理問題的驅使下,不利于學生對本門課程的學習,面對這種嚴峻形勢。撇開學校生源等客觀原因。作為高校雙語課程教師,我們有責任和義務采取措施提高雙語課程教和學的質量。對這些心理問題我們需要深入地加以探析并及時排解,幫助學生克服這些心理問題,使他們能夠在雙語課程學習的道路上順利地前進。
1.重視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在微生物學雙語教學中,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認知能力的好壞,不能單純的從智力方面的原因來進行評價,實踐證明,凡智力水平相近或相等的學生學英語,學習效果好壞的決定因素不是他們的智力水平,而是他們的非智力水平的高低。因此,針對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他們在課堂上害羞、沉悶、抵觸,學習興趣激發(fā)不了,我們要盡力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開朗外向,活潑自信的學生來帶動內向害羞學生的積極性,使得他們脫離內向而轉向活潑,增強自信心,能在課堂上敢于發(fā)言,敢于回答問題及參予討論,從而帶動整個課堂的情緒[4~5]。
2.激發(fā)學生對于雙語課程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是在特定情境下學生獲得知識和能力的過程,也是師生進行情感交流、產生共鳴的過程。教師本身的情感狀態(tài)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和情緒的變化,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情緒效應”[6]。教師的語言、眼神、面部表情、手勢等體勢語言無一不是信息傳遞和溝通的媒介,都會無形地影響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7]。要使學生體驗到一種積極愉快的情緒,有了課堂上的積極情緒,還要使之長期的維持下去,除了可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影響來調動維持之外,學生本人對于本門課程學習興趣的養(yǎng)成是一個更加穩(wěn)定而有利的因素,由于雙語課程的前提是課程的專業(yè)性,而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要將專業(yè)知識傳授給學生,更要將這樣的專業(yè)知識英語化,能使得學生在學習了本門雙語課程之后既能對專業(yè)知識有一定的掌握,又能用英文來表達某些專業(yè)知識和概念,而且還能讀懂和理解相關英文文獻中的信息,所以,如果單純地枯燥地講英語講專業(yè)知識,學生的畏懼心理及抵觸心理會日益加重,我們應該重視課堂的教學手段,盡量將枯燥的雙語課程生動化,降低課堂教學難度,比如說,采用多媒體將內容動畫化,多以圖片代替字母,在講解上多用簡單易懂的詞語和句式,要讓學生感到課程并不是那么深奧和難懂,要讓他們體會到其中的樂趣,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3.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在課堂上,教師一味的講,學生一味的聽,這樣下去,久而久之就會養(yǎng)成學生的依賴心理,機械性的照抄課件和教材,這樣是不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的,因此,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讓他們能有一種主觀能動性,在聽課的同時,自主性的進行記錄和思考。教師還應該多給學生介紹關于微生物學的相關參考書籍,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多接觸微生物學的專業(yè)知識,這樣也有利于降低他們在微生物學雙語課程中的學習難度。
小結
在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終身學習觀念日漸深入人心的今天,現代高素質專業(yè)人才不僅要具備高水平的專業(yè)知識,還要具備高水平的專業(yè)外語交際與應用能力。教育與科技這兩方面和世界接軌也愈來愈密切,特別是企業(yè)的各種儀器、設備許多都是進口的,其說明書往往是英文版,我國迫切需要既精通本專業(yè)知識又精通專業(yè)英語的素質高、能力強的人才。針對這樣的一種形式,各類高校開始相繼開展雙語教學培養(yǎng)人才以適應社會的需要,在這樣的課程形式上,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存在諸多心理問題,導致大學生對于雙語課程的學習效率不高。因此,無論是大學生還是高校都應從學習心理出發(fā),注重學習過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提高學習能力,改善學習方法,發(fā)現學習心理問題,及時進行解決,在此基礎上逐步提高大學生對于雙語課程的適應性和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林春景.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廣東白云學院學報,2008,(1):46-49.
[2]胡素華.論高職學生英語學習心理障礙的消除[J].北京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2008,(12):46-49.
[3]皮連生,等.學與教的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137-145.
[4]戴夏蓉.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英語學習心理探析及對策[J].科技信息,2008,(4):267-269.
[5]金洪源.學習行為障礙的診斷與輔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4-13.
[6]文衛(wèi)平,朱玉明.外語學習情感障礙研究[M].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l998.
[7]溫立軍.大學生英語課堂學習心理探析及對策[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22):242-243.
[責任編輯 劉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