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yī)名方
全國名老中醫(yī)治病經(jīng)驗談系列——
呂繼端(1929~)湖北中醫(yī)學院教授,中國生物醫(yī)學會中醫(yī)工程學會顧問,湖北省老年醫(yī)學會理事。擅長內(nèi)、婦、兒科及疑難病證,精于外感、熱病、中風、老年癡呆、咳喘等病。
益智靈是呂繼端教授家傳三代治療中風后遺癥智能障礙的秘方,后經(jīng)先生不斷完善組方,用來治療老年癡呆,療效明顯。
方子組成:菟絲子24克,熟地、巴朝天、丹參各20克,浙貝母15克,人參、天冬、辛夷、法半夏、制膽星各10克,炙遠志6克。
先生認為,老年癡呆以腎虛髓空為本,痰阻血淤為標,形成本虛標實的病理變化。腎藏精,主骨,生髓,髓通于腦?!案吣隉o記性者,腦髓漸空”,故用“三才”(天冬、熟地、人參)、菟絲子、巴戟天益腎填精生髓,為治療本病的主要藥物。除腎虛外,患者多兼痰濁阻絡,蒙蔽清竅,而致神機不爽?!毒霸廊珪氛f:“痰迷心竅,則遇事多忘?!惫逝渲诉h志祛痰利竅,安神益智;加法半夏、浙貝母、制膽星滌痰開竅醒神。亦因痰還會阻滯腦絡,使腦氣與臟氣不能相接,腎之精氣不能上輸,腦失所養(yǎng),則機靈記憶漸無,故佐以丹參化淤通絡;使以辛夷,上通腦竅,下通心腎,又助化痰開郁,活血通絡。
在先生40余年的臨床應用中,本方除對中風后遺智能低下具有明顯增強智力、恢復肢體功能作用外,對老年出現(xiàn)的記憶力減退、思維紊亂、精神抑郁和早衰等癥,以及腦萎縮、帕金森氏病、腦炎等癥所致智能低下均有一定療效。(本刊資料庫)
單方治病
本期主持:郭劍華主任中醫(yī)師
(重慶市中醫(yī)骨科醫(yī)院軟傷科主任、全國第四批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jīng)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高血壓
高血壓是以體循環(huán)血壓增高為主的臨床癥候群,屬中醫(yī)“頭痛”“眩暈”范疇。以頭痛眩暈時發(fā)時止、耳鳴、眼花、健忘、失眠、頭重腳輕、步履不穩(wěn)、血壓升高為特征。中醫(yī)認為,本病發(fā)生多與肝腎陰陽失調(diào)有關。
肝陽上亢癥見眩暈頭痛、面赤目紅、口苦咽干、煩躁易怒、小便少而黃等。
(1)龍膽草15克,茵陳10克。煎水當茶飲,每日1劑。
(2)苦丁茶5克,菊花10克。開水泡,當茶飲。
(3)石決明30克,菊花15克,草決明12克。水煎取汁,分早晚服,每日1劑。
(4)夏枯草20克,黃芩12克,杜仲10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劑。
(5)黃芩12克,鉤藤、夏枯草各15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劑。
(6)天麻、益母草各10克,鉤藤20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劑。
(7)黃芪30克,鉤藤20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劑。
(8)杭菊花30克。開水泡,當茶飲。
肝腎陰虛癥見眩暈、頭脹、耳鳴、腰膝酸軟、心煩、失眠、口干等。
(1)女貞子12克,棗皮10克,旱蓮草15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劑。
(2)珍珠母20克,杭菊花10克,枸杞15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劑。
(3)菊花、牡丹皮各10克,石決明30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劑。
高血壓通用方
(1)芹菜根100克。水煎取汁當茶飲。
(2)玉米須60克。水煎取汁,當茶飲,每日1劑。
(3)羅布麻葉10克。開水泡當茶飲。
(4)苦菊花15克。開水泡當茶飲。
(5)白菊花、艾葉、銀花葉各250克。裝入布袋做枕伴眠。
編輯/楊春霞 yangchunxia@jt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