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禪師有個愛抱怨的弟子。
有一天,禪師派這個弟子到集市買一袋鹽。當?shù)茏踊貋砗螅U師吩咐他抓一把鹽放入一杯水中,然后喝一口。
“味道如何?”禪師問道。
“咸得發(fā)苦?!钡茏影櫭颊f道。
禪師呵呵地笑了。
隨后,禪師領(lǐng)著弟子來到一湖邊,吩咐他把剩下的鹽撒入湖里,然后說道:“現(xiàn)在嘗嘗湖里的水。”
弟子彎腰掬起一捧水嘗了嘗。
“什么味道?”禪師問道。
“甘甜可口。”弟子回答。
“你嘗到咸味了嗎?”禪師又問。
“沒有?!钡茏哟鸬?。
禪師點了點頭,微笑著對弟子說:“生命中的痛苦是鹽,它的咸淡取決于盛它的容器。你愿做一杯水,還是一片湖?”
是的,生活中的痛苦就好像是鹽,它不會更多,也不會更少,品嘗同樣程度的痛苦時的感受取決于我們把痛苦置于何地。
我們每個人哭著來到這個世界上,都希望自己能笑著不留遺憾沒有痛苦地離開這個世界。但是,人生就是這樣的不盡如人意,總給我們帶來好多的不快好多的煩惱好多的眼淚。于是,在一片斑斕之中,也就多了一點晦暗多了一絲陰霾多了一份痛苦。面對一件不如意事情的發(fā)生,血型的不同,性格的因素,造成對待事情的態(tài)度不同,留給自己的感覺、心情也都是不一樣的。心思細膩者有之,大大咧咧者有之;坦然面對者有之,不可接受者有之;沉著處理者有之,束手無策者有之;樂觀者有之,悲觀者更有之……然而,靜下心來,凝神而思,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是來尋找痛苦的嗎?即便人生有太多的不如人意,亦有好多的不幸發(fā)生,是讓自己的心靈永遠淹沒在痛苦的鹽水之中,還是給自己找一片明凈的湖泊,稀釋那一把痛苦的鹽,給自己留一口清涼的湖水呢?
當你面對痛苦時,你唯一能做的事就是開拓你看待事物的眼界,開闊你包容事物的胸懷,不是將痛苦放進一杯水,而要將它稀釋到一片湖。
痛苦之于心靈,恰如鹽之于容器。
將痛苦之鹽放進一杯水,你品嘗到的唯有飽和后的苦澀;
將痛苦之鹽投入一片湖,你品嘗到的盡是稀釋后的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