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擴張型心肌病如何治我兒子27歲,2006年底因感冒引起胸悶、氣短、嘔吐。到醫(yī)院做B超、彩超檢查,診斷為擴張型心肌病。住院十余日好轉出"/>
>> 擴張型心肌病如何治
我兒子27歲,2006年底因感冒引起胸悶、氣短、嘔吐。到醫(yī)院做B超、彩超檢查,診斷為擴張型心肌病。住院十余日好轉出院。遵醫(yī)囑服用倍他樂克、螺內酯、雙氫克尿噻(氫氯噻嗪)、輔酶Q10膠囊5個月后好轉停藥。2007年春節(jié)出現腹瀉、嘔吐,診斷為心肌炎復發(fā)?,F在又開始服用上述4種藥。心電圖提示:竇性心動過速,下側壁T波改變,左房擴大。彩超提示:左室、左房略大,左心收縮功能降低。X線片提示為擴張型心肌病。請問:1.是否需要長期服用這幾種藥?2.有其他治療辦法嗎?
河南湯陰 薛現榮
薛現榮讀者:
目前對于擴張型心肌病還沒有有效的根治方法。如果您兒子的心肌病是由心肌炎引起,今后應注意預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減少心肌炎復發(fā)的機會,以免病情進一步加重。如果沒有不良反應,倍他樂克、螺內酯、雙氫克尿噻等藥物均應長期服用。注意避免劇烈運動,但病情穩(wěn)定時可以進行一般強度的體育訓練。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心臟中心教授 胡大一
>> 我的心臟病該怎么治
我70歲,有多年高血壓病史,血壓長期為140~160/85~95毫米汞柱, 同時患有冠心病和心律不齊,現病情有所加重,飯后或活動后每分鐘心率達80多次,每分鐘停跳3~4次。我5年前曾有中度腦中風,治療后好轉,現在可步行,但右側肢體麻木,同時伴有腰酸腿軟。有便秘史,飲食喜熱怕冷,中醫(yī)認為是陽氣虧虛。請問應如何治療?
江西大余鐘遠來
鐘遠來讀者:
因您提供的資料有限,所以無法準確判斷您的病情,根據您的臨床癥狀,考慮診斷為心律失常,早搏的可能較大。心臟早搏以室性早搏較多見,它可見于正常人,冠心病、高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風心病(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病患者等,在情緒激動、緊張等情況下較易發(fā)作,嚴重者甚至能導致暈厥、猝死。建議您做心電圖檢查以確定早搏的具體性質,然后才能對癥施治,這樣才有利于您的康復。
來信提到您陽氣虧損,建議找專業(yè)中醫(yī)師咨詢治療。
第三軍醫(yī)大學西南醫(yī)院心內科教授 司良毅
>> 直腸癌術后無性功能怎么治
我2006年解大便時發(fā)現肛門發(fā)脹,每天解便4~5次,后在解便時有淡血出現,經檢查診斷為直腸癌,做了切除手術,但手術后一直無性功能。請問應如何治療?
重慶璧山 王××
王讀者:
直腸癌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它多發(fā)于45歲以上人群,與直腸慢性炎癥、良性腫瘤及不合理 (多脂、多肉、低渣等) 的飲食有一定關系。直腸癌早期沒有明顯癥狀,但可出現排便不適、排便不盡感、排便次數增多等排便障礙。排便時大便表面帶有膿血,而且變形、變細,當腫瘤侵犯骶前神經時,可出現持續(xù)性疼痛,到晚期可有腹水、黃疸、貧血等惡病質表現。
直腸中、下段癌與肛管括約肌和骶前神經叢有密切關系,手術有不保肛手術和中段保肛手術,這兩種手術難免損傷骶前神經叢和骨盆神經叢,尤其是骶前神經叢受損后,可造成男性患者陽痿和不射精。為了提高男性直腸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在手術時應注意盡量保留肛門及其功能(包括性功能)。
即使手術后無法正常勃起,也可以采用西地那非(偉哥)、伐地那非、他地那非等5型磷酸二酯酶(PDE5)的選擇性抑制劑進行治療。無論血管還是神經因素所致的勃起功能障礙,都可以使用這類藥物治療,效果不錯。
清華大學玉泉醫(yī)院男性科教授 馬曉年
>> 脂溢性角化病如何治療
我近來在陰阜部位發(fā)現有突出物,但患處無痛癢,手術切除后診斷為“脂溢性角化病”。請問:1.該病的病因是什么?2.切除后是否會復發(fā)?
河北邯鄲 李××
李讀者:
脂溢性角化病是老年人易發(fā)的一種常見病,俗稱老年斑或老年疣。它實質上是基底細胞乳頭瘤(良性腫瘤),一般情況下對身體沒有害處。本病通常好發(fā)于人體的暴露部位,如面部、上肢等,隨著年齡的增長,發(fā)病率有增加的趨勢。治療后一般不易復發(fā),雖然在其他部位仍然可以發(fā)生,但通常情況下不用過于擔心。有些皮損增生明顯或者長得比較特殊,則需要去醫(yī)院診治,以便與扁平疣、基底細胞上皮、鱗狀細胞癌、色素痣和惡性黑素瘤相鑒別。
浙江省人民醫(yī)院皮膚科主任醫(yī)師潘衛(wèi)利
>> 腎囊腫如何治療
我女兒14歲,2008年1月出現遺尿癥狀,3月22日做B超檢查在左腎上探及大小約13mm×13mm的囊狀液性包塊,包膜完整,囊液透聲好,后壁回聲增強,診斷為左腎單發(fā)性囊腫。曾服用三金片、黃柏膠囊,至今未愈。請問:1.腎囊腫嚴重嗎?2.它與遺尿是否有關?3.應如何治療?
云南 周××
周讀者:
“遺尿”與腎囊腫沒有聯系,因此服用三金片和黃柏膠囊不太合理。而“遺尿”與“尿失禁”是有區(qū)別的:前者指嬰幼兒由于自主神經尚未發(fā)育完好,在夜間睡眠時發(fā)生的不自覺的尿床;后者是指在有意識狀態(tài)下尿液不能控制地從尿道排出?!斑z尿”是一種正?,F象,隨著年齡增長,孩子有了自主神經意識的控制后,就不會再出現夜間遺尿。遺尿又分為夜間遺尿和白天遺尿兩種,一般以前者為多。成人白天在有意識狀態(tài)下的遺尿都稱為“尿失禁”。不知您女兒“遺尿”的具體情況,建議您帶她去醫(yī)院進一步診治。
腎囊腫可以分為單純性腎囊腫和多發(fā)性腎囊腫兩種,前者在腎囊性疾病中最多見,也是癥狀最輕的一種,任何年齡均可發(fā)生,常見于成年而罕見于小兒,后天性的病因更為多見。腎囊腫可分為孤立性或多發(fā)性,多見于男性左腎。多發(fā)性腎囊腫常為雙側發(fā)生,有時常與先天性家族遺傳有關,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病腎的實質和表面布滿大小不等,含有黃色液體囊泡,腎體積增大,同時伴有肝、脾、胰腺囊腫。嚴重時可致高血壓和腎功能衰退、尿毒癥,大多在40歲以后發(fā)病嚴重后才發(fā)現。您女兒B超發(fā)現13 mm×13 mm大小腎囊腫,為進一步明確診斷,可做CT平掃加增強,以進一步證實,如果確系單純性腎小囊腫,可作定期隨訪觀察,不一定需要治療。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泌尿外科教授 江魚
>> 腎上腺皮質腺瘤術后為何有骨痛
我兒子2006年行腹腔鏡下微創(chuàng)手術切除左腎上腺皮質腺瘤,2007年查皮質醇為333,2008年查皮質醇低于90;術后僅服用中藥。近1年來每天上午9~10點30分感覺全身骨疼痛,非常難受。請問:1.出現全身骨痛的原因?應如何診治?2.腎上腺皮質腺瘤切除后要注意什么情況?
廣東郁南康××
康讀者:
術前診斷腎上腺腺瘤可分為有功能性和無功能性。根據臨床觀察,無功能性的腎上腺腺瘤居多,手術后有可能對其功能無影響。皮質醇的分泌是有節(jié)律的,應檢測皮質醇節(jié)律或進行尿檢以準確評估。
腎上腺皮質不僅分泌皮質醇,還分泌鹽皮質激素、性激素等,對這些激素也應作相應的評估。骨痛的原因比較多,比如激素、營養(yǎng)、年齡的問題可引起各種代謝性骨病,一般高齡骨痛患者最常見的病因為骨質疏松癥,但炎癥、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等亦可引起骨痛。建議您到正規(guī)醫(yī)院進行檢查,以便準確治療。
第三軍醫(yī)大學附屬西南醫(y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yī)師 陳兵
>> 髖關節(jié)疼痛怎么治
我54歲,因右側髖關節(jié)疼痛3個多月去醫(yī)院檢查,肝功、血常規(guī)均正常,髖關節(jié)及附近骨質X線未見異常。使用洛索洛芬鈉片(進口非甾體抗炎藥)、地塞米松后無明顯好轉,現在有時還牽扯到大腿疼痛。請問:髖關節(jié)疾病是否會產生嚴重后果?應如何治療?是否需要補鈣?
四川富順 周永勝
周讀者:
根據您所描述的右側髖關節(jié)疼痛癥狀及相關檢查結果, 目前還很難作出準確診斷。
五十多歲男性發(fā)生髖關節(jié)疼痛的較常見原因為髖關節(jié)部位的炎癥,包括髖關節(jié)骨關節(jié)炎及髖關節(jié)局部的軟組織(如韌帶、關節(jié)囊)炎癥。但除了髖關節(jié)的疾病,還應注意排除腰椎疾病,因為腰椎的某些疾病,如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等也有可能引起髖關節(jié)及大腿的疼痛。建議您到正規(guī)骨科醫(yī)院就診,請經驗較豐富的骨科專家進行診治。切忌盲目使用藥物,尤其是應慎用激素類藥物(如地塞米松等),因為不適當地使用激素類藥物有造成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等合并癥的潛在危險。
無論是上述髖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或軟組織炎癥,還是腰椎疾病引起的髖部疼痛都是可以治愈的,也不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后果,不必擔心。
補鈣對于五十多歲的男性一般也無必要。
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骨科主任、教授劉忠軍
>> 腹內產氣是何原因?該怎么治
我60歲,近1年來常有腹脹并有排氣,有時伴腹痛,排氣后好轉,但上述癥狀反復出現。胃鏡檢查提示患淺表性胃炎; B超檢查提示膽總管內有0.7厘米的結石、 輕度脂肪肝; 肝功能正常。請問腹內產氣是何原因?與膽結石有關嗎?如何治療?
遼寧 陳月
陳月讀者:
結石不會使腹內產氣,脂肪肝和淺表性胃炎一般也不會產氣。腹脹、腹內產氣的原因很多,如:(1)腸道物質酵解。因為腸內寄殖著多種細菌,能分解食物中的氨基酸、脂肪酸、糖而產生氣體;有些蔬菜(如卷心菜、芹菜、韭菜和菠菜等)和豆類(如大豆、豌豆、豇豆和扁豆等),含有大量不易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糖)和纖維素,在結腸可被細菌酵解產生氣體。(2)喝含氣體飲料。碳酸飲料(如人們常喝的可樂、汽水等)含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多飲可產生腹脹。(3)幽門螺桿菌(HP)感染。此菌能產生大量尿素酶,分解胃黏膜上的尿素,從而產生二氧化碳等氣體。(4)消化和吸收不良。如慢性胰腺炎、乳糜瀉等,均可產氣而導致腹脹。有的人喝牛奶后也會因產氣而出現腹脹。(5)便秘。它也可使腹腔積氣而出現腹脹。
腹脹的治療方法如下:(1)不吃或少吃產氣食物。(2)不喝產氣飲料,喝牛奶易出現腹脹者不喝牛奶或改喝酸奶。(3)積極治療便秘。(4)藥物治療。如乳酶生可用于助消化,治療腹脹和輕度腹瀉;嗎丁啉能使胃腸蠕動增快,助消化并將體內氣體排出;藥用炭片可吸附氣體,減輕腹脹;干酵母片用于助消化,食物可不產生或少產生氣體;抗生素治療幽門螺桿菌;服中藥木香順氣丸、香砂養(yǎng)胃丸和保濟丸等。
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消化科教授張禹
>> 膝蓋痛如何治療
我54歲,常有雙膝疼痛(坐半小時后起立時容易出現),右膝更明顯,活動后可緩解。有時下坡也痛,扛重物時疼痛加劇。膝蓋無紅腫,但夜間曾“抽筋”,吃了2個月的鈣片后有所緩解。疼痛與氣候變化無明顯關系,但一般在勞累后加重。請問我膝蓋痛的病因是什么?應如何治療?
重慶忠縣 張××
張讀者:
從上述癥狀分析,您可能患了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它是一種常見的退行性關節(jié)軟骨疾病,多見于中老年人,是因膝關節(jié)的局部損傷及炎癥、慢性勞損等引起膝關節(jié)軟骨變性,軟骨下骨板反應性骨損傷,導致膝關節(jié)出現的一系列癥狀和體征,臨床上它又叫退行性關節(jié)炎(相當于中醫(yī)說的“膝痹”)。本病好發(fā)于長期勞作、體位不當者,易因天氣變化、調攝失宜而誘發(fā)。目前還不能完全治愈,但采用中醫(yī)綜合治療可以較好地控制癥狀。
中醫(yī)綜合治療包括針灸、推拿、小針刀、中藥內服外敷、中藥熏洗等,通過臨床觀察,確有較好療效。中藥內服、外洗能較明顯改善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的疼痛、腫脹、功能受限的癥狀,現將治療本病的內服、外熏洗處方介紹如下,請在中醫(yī)師指導下使用。
內服方(膝舒湯):狗脊30克,黨參20克,熟地、當歸、川牛膝各15克,獨活、威靈仙各12克,鱉甲10克,土鱉蟲6克。風寒濕阻者加防風、秦艽各12克;痰淤內停者加薏苡仁30克,赤芍15克,桃仁、紅花各10克;氣血失調者加丹參15克,香附10克;濕熱阻絡者加土茯苓30克,黃柏、木通各15克,蒼術、地龍各10克;肝腎虧虛偏陰虛者加枸杞、菟絲子各15克;偏陽虛者加杜仲、淫羊藿各12克。水煎3次,取汁合用,早中晚各服1次,每日1劑。5劑為1療程,每療程間隔2日,內服1~3個療程。
外洗方:川牛膝、海桐皮、伸筋草、透骨草、雞血藤、土茯苓各15克,紅花、桂枝、防風、威靈仙各10克,乳香、沒藥各6克。風寒濕阻者加五加皮、桂枝、獨活適量;痰淤內停者加薏苡仁、木通、澤瀉適量;氣血失調者加當歸、香附適量;濕熱阻絡者加木通、路路通、蒲公英、土茯苓各30克,蜂房20克;肝腎虧虛加淫羊藿、川斷適量。將諸藥置于盆中,加水2500~3000毫升,先浸泡30分鐘,煎沸20~30分鐘,將患肢放在盆口上方高于藥液30厘米左右,并在膝關節(jié)處蓋上毛巾,熏蒸10~15分鐘(注意防止燙傷),待藥液溫度降至60℃左右時,將患膝放入盆中浸洗,邊洗邊按摩膝關節(jié),并作主動伸屈關節(jié)的運動直至藥液變涼。每日1劑,早、晚各熏洗1次, 5劑為1療程,可熏洗2~3個療程。
膝關節(jié)退行性骨關節(jié)炎患者應注意不久站、久行,注意膝關節(jié)保暖,可根據病情選擇適當的鍛煉方法。鍛煉以主動不負重的活動為主,練習關節(jié)活動,增強肌肉力量,以保持和改善關節(jié)活動范圍,穩(wěn)定關節(jié)的平衡力。通過功能鍛煉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保護、增強軟組織的彈性及韌性,減少發(fā)病機率,延長疾病發(fā)作間隔時間。
重慶市中醫(yī)骨科醫(yī)院軟傷科主任中醫(yī)師 郭劍華
>> 細菌性陰道炎如何治療
我患細菌性陰道炎5年,久治不愈。白帶多,呈灰白色,漿液性,有腥臭味,陰道墜脹、灼熱。白帶常規(guī)檢查無滴蟲、霉菌,上皮細胞(++),白細胞(+++),雜菌(++),清潔度Ⅲ度。用滅滴靈口服1個月、陰道上藥3個月均無效。外用藥用過康復特栓、保婦康栓、氧氟沙星栓、莪術油(栓)、甲硝唑栓等,均無效。2005年10月在醫(yī)院婦科做沖洗-霧化-微波-晚上陰道上藥治療。治療時癥狀消失,停止治療不到2天又復發(fā)。又用乳酸桿菌制劑陰道上藥,用了3個月后仍無效。請問:我的病還能治好嗎?如何治療?
廣西 周××
周讀者:
對您的病有如下建議,供參考:
1.您首先要明白,年齡不同,可能治療方式也不同。
2.應當做細菌培養(yǎng),明確細菌感染的類別,也可以做藥敏實驗,確定對哪種藥物敏感,再對癥用藥。
3.如果您處在育齡期,治療應當注重增強抵抗力,選用阿希米類藥物,還可以用拜復樂,以調節(jié)陰道菌群。
4.如果您已絕經,您的病可能與激素有關,可以在醫(yī)生指導下適量補充雌激素,局部控制癥狀,但應觀察子宮內膜和乳腺。
第三軍醫(yī)大學大坪醫(yī)院婦產科教授 李力
【有問必答】
泉州陳振金讀者:我看到過3種關于體重指數(BMI)的標準范圍的說法(18.5~24.9、18.5~22.9、18.5~23.9),請問為何同一參數會有3個標準?我國應參考哪個標準?
【編者】體重指數為身高(米)除以體重的平方(千克2)得到的結果,它可以幫助判斷人的體型是否標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間接預測患某些疾病的風險。按以前的標準,BMI在18.5~24.9為健康,超過25即為超重。但這個參考值并不是依據亞洲人的體型來測定的,相對而言,亞洲人的身材普遍較“玲瓏”,為更好地發(fā)揮指數的參考價值,就有了亞洲的標準BMI(即18.5~22.9),此標準將原來的參考范圍分為了兩部分,增加了肥胖前期(23~24.9)的概念,是為了讓人們進一步認識到超重的危害,促使大家去合理控制體重。經過不斷的摸索與實踐,我國衛(wèi)生部于2009年4月27日發(fā)布了《保持健康體重知識要點》,規(guī)定了新的標準體重指數范圍(18.5~23.9)。目前可參考最后這個標準,但也沒必要過于精確追求標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