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索馬里海盜問題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非傳統(tǒng)安全威脅之一,必須采取綜合治理的措施,尤其要解決索馬里面臨的“和平與發(fā)展”問題。方能奏效。
關鍵詞 索馬里海盜;非對稱性;綜合治理
中圖分類號 F0-05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1962(2009)23-0032-02
索馬里海盜頻繁襲擊周邊海域包括中國商船在內的過往船只,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為此,2008年聯合國安理會先后通過四項打擊索馬里海盜的決議,一些國家相繼派出軍艦前往亞丁灣及其附近海域布防,中國軍艦也對本國商船實施護航。然而,索馬里海盜并未因此而偃旗息鼓,相反,依然頻頻采取襲擊行動。索馬里海盜活動為何依然猖獗?采取何種措施才能有效加以遏制?筆者試就此兩個問題作如下探討。
一、索馬里海盜難以制止的原因分析
(一)國際打擊不力使海盜有機可乘。
首先是海盜出沒的海域范圍太大。各國派出的軍艦數量遠遠不足以實施有效監(jiān)控。索馬里位于“非洲之角”——索馬里半島,北部據守亞丁灣,東部瀕臨印度洋,有關人士估計,僅亞丁灣一帶至少需要60艘軍艦,至于印度洋就得達到300艘艦艇,而現在各國軍艦加起來才20多艘。其次是目前各國家派出的軍艦沒有形成一個指揮中心負責統(tǒng)一調度,基本上是各自為戰(zhàn),相互缺少配合行動,這就使得海盜有機可乘。其次,索馬里海盜也在調整戰(zhàn)略戰(zhàn)術,尋找新的作案地點,以躲避前來的各國軍艦,如去年底中國“天裕8號”、沙特阿拉伯的“天狼星”號和不久前的中國“德新海號”都是在遠離亞丁灣一兩千公里的印度洋面遭到劫持的。
(二)海盜行動的高額利潤誘使海盜鋌而走險。
索馬里是世界上最不發(fā)達的國家之一,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由于連年內亂,加上自然災害的影響。經濟極為困難。也正是從那個時候起,索馬里沿海地區(qū)有些人開始從事海盜活動,最初是為了防止他國船只在本國海域進行捕撈和傾倒廢棄物,但他們很快發(fā)現海盜生意有利可圖,幾條小船可以搞定巨大的貨輪,隨之便可從船主或當事國獲得巨額贖金,一夜暴富。這樣,海盜活動開始在索馬里沿海興起,并逐漸在某些地區(qū)形成海盜經濟的“產業(yè)鏈”。正是由于海盜活動的低投入、高產出,誘使海盜組織及其成員敢于一次次鋌而走險,即使在聯合國已通過打擊海盜決議之后照樣“頂風作案”。
(三)國內政局失控是導致海盜活動不斷蔓延的最根本原因。
索馬里海盜這一“國際問題”與其國內政治有密切聯系。自1991年初西亞德政權被推翻后。索馬里一直處于軍閥割據、政局不穩(wěn)狀態(tài),直到現在索馬里政府依然不能對全國實施有效管理。由于索政府難以恢復國內正常秩序,也就不能遏制海盜集團愈演愈烈的劫船行動,這是導致索馬里變?yōu)椤昂1I的天堂”的最根本原因。同時索馬里海盜在陸地建有自己穩(wěn)固的大本營,不僅可以用來長時間??拷俅涂垩喝速|,更重要的是他們作案后可以迅速從海上撤離,既躲避外國軍艦的追剿,又可進行補給和休整,養(yǎng)精蓄銳,而僅擁有力量薄弱的海岸警衛(wèi)隊的索馬里政府其對此卻束手無策。
(四)海盜與商船之間處于一種“非對稱性”狀態(tài)。
從商船角度看,首先是它們的目標大。處于明處,均屬于非武裝船,不僅船上沒有固定武器設施如火炮等,按照國際慣例,船只通常也不自行攜帶武器。其次是隨著大量先進設備的運用,船上配備的海員數量也大大減少,缺乏對付海盜的有力人員。再次是商船船體大航速慢,尤其是裝滿貨物之后,如中國“德新海號”當時航速僅為8節(jié)。而全副武裝的海盜船目標小,船速快,作案具有隱蔽性,事先較難防范,一旦海盜登船實施有效控制,船員成為人質后,即便有軍艦在近旁也很難解決問題,因為他們要考慮人質的安全。
二、解決索馬里海盜問題的若干思路
索馬里海盜問題的存在妨害了正常的國際貿易和海上運輸,對往來的商船及其船員構成了嚴重的安全威脅,對索馬里本國的社會秩序也構成嚴重沖擊。筆者認為,國際社會應高度重視這一問題,并應采取以下措施促其盡快解決:
(一)在聯合國框架內建立臨時統(tǒng)一指揮中心協調各國反海盜行動。
為解決亞丁灣及附近相關海域的軍力不足且分散狀況,各有關國家除應考慮適當增加補充軍力以外,更重要的是考慮如何進行相互合作。鑒于此,應經由聯合國授權,建立一個統(tǒng)一的臨時指揮中心,協調包括亞丁灣和索馬里海域多國軍艦在內的打擊索馬里海盜行動,以保護各國船只免受其襲擊。在該中心統(tǒng)一協調下,各國應在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合作:一是建立信息平臺,分享有關海盜活動的信息和情報,交流打擊索馬里海盜經驗;二是進行技術合作,相互學習交流反海盜和海上救護經驗和技術等:三是進行軍事合作,充分利用目前有限的各國軍艦資源,相互分工,相互配合,在索馬里海盜比較活躍的海域形成相當的軍事威懾,并對繼續(xù)頂風作案的犯罪集團和成員實施海上聯合打擊,盡快遏制仍呈猖獗之勢的海盜劫船行動。
(二)應設立臨時國際法庭解決相關法律問題。
打擊和懲治索馬里海盜必然涉及相關法律問題,去年年底德國國防部長呼吁設國際法庭審理索馬里海盜,這一建議應得到支持。根據相關國際法文件,目前設在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只對4種最嚴重的國際犯罪具有管轄權,海盜罪并未納入其管轄范疇。雖然有關國際公約規(guī)定了對海盜行為的普遍管轄、屬人管轄和屬地管轄等幾種方式,但并不是所有國家都對海盜行為有相應的立法規(guī)定,有的國家在海盜犯罪方面的立法極為不足,還有的國家法律沒有對海盜行為做明確解釋。由于沒有國內立法的支持,一些國家難以對海盜進行法律懲治。基于上述情況,國際社會應采納德國國防部長建議,由聯合國安理會設立臨時法庭來審判海盜犯罪,以對索馬里海盜進行有效懲治。
(三)應致力于解決索馬里面臨的“和平與發(fā)展”問題。
作為特例,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已授權各國在索馬里境內對海盜采取行動,但由于登陸作戰(zhàn)面臨諸多復雜問題,所以。這一措施只能在海上打擊無效的情況下才能謹慎采用,而且應通過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加以實施。即便如此,僅靠軍事手段仍不能徹底解決索馬里海盜問題,必須同時采取多種措施加以綜合治理方能奏效。首先,國際社會應支持索馬里政府盡快消除內戰(zhàn)和武裝割據。實現國內和平,恢復社會正常秩序,為索馬里民眾創(chuàng)造安定的生產和生活環(huán)境。其次,在打擊海盜的同時,也要制止他國船只在索馬里海域過度捕撈和投放污染物,并提供必要的經濟以及科學技術援助,逐步恢復和發(fā)展當地的農業(yè)和漁業(yè),使索馬里沿海居民有較為穩(wěn)定的謀生手段。再次,支持索馬里政府加強海岸警衛(wèi)和地方治安力量,并重建陸上海上的司法管理體系??傊?,在推進解決索馬里面臨的“和平與發(fā)展”問題的過程中,徹底消除海盜得以滋生的土壤。
(四)商船本身應提高對付海盜和自我防護的能力。
目前各國海上力量尚難以做到對本國所有海外航行的船只實施保護,因此,商船本身提高自身的反海盜能力勢在必行。首先,各類貨船應采用并更新各類安全設施或儀器,如較為先進的通過衛(wèi)星和計算機報警的“船舶追蹤系統(tǒng)”,用來對付海盜抓鉤的“虎之門”報警系統(tǒng)等。其次,加強船員的反海盜教育,并進行實地模擬訓練和演習。實際上,有的國家海事學院已開設反海盜課程。中國也應借鑒這一經驗。再次,在實際航行中,要對危險區(qū)域保持高度的警惕,做到避讓航行、晝夜聯防和船岸協同等,如遇海盜企圖登船,在及時報警的同時,可盡可能使用警笛、強光燈、高壓水槍和其他工具等作為防護的武器。但是,如船只已被劫持,就要在確保船只和船員安全的前提下,設法與海盜進行談判。當然,并非所有船只都適合進行防衛(wèi)或者能在短期內增強防衛(wèi),對于這樣的船只而言,就應考慮避開危險航路或請求軍艦護航的方式。
責任編輯 史小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