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平
摘要:新的《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的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因此,我們要在課堂上讓學生通過實踐獲得認識,形成情感,產(chǎn)生感悟。
關鍵詞:情感;體驗;感性;個性;張揚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09)11-0050-01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的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語文學習是一個體驗的過程,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他們的體驗是一種珍貴的教育資源。作為新課程的實踐者,我們該如何去實施“體驗”,進而讓我們的孩子通過實踐獲得認識,形成情感,產(chǎn)生感悟,并以此作為今后生命之旅的底蘊?我認為關注的焦點仍應是課堂,仍應是教學過程本身。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實踐:
一、 創(chuàng)設氛圍,讓課堂成為學生夢的樂園
童年是多夢的季節(jié)。他們對學習、對生活、對理想、對這個七彩的世界,有著太多太多夢幻般美好的期待。而語文,似乎生來就是為著放飛兒童的多彩夢而存在。現(xiàn)行教材中的課文內容生動活潑、語言淺顯,貼近兒童生活。
《小小的船》里,當把彎彎的“月兒”掛在“藍天”,優(yōu)美的音樂流淌在教室時,教師動情地描述:“這彎彎的月兒多像一條小船哪!你們身體隨著音樂輕輕地搖擺,咪上眼睛……你是不是好像飛上了藍天,坐在月亮上了?”孩子們美滋滋的,臉上寫滿了興奮:“我好像變輕了,飛到月亮上了!”“我坐在月亮船上在宇宙間穿行!”“我劃著月亮船來到水星旁!”……一個個沉浸在無限美好的遐想中,忘情的描述著,智慧的火花燃燒的如此熾烈。
情境召喚著“夢”,情境生成著“夢”。情境營造著兒童既往經(jīng)驗與當前經(jīng)驗的撞擊和認同,發(fā)揮了情感紐帶的驅動作用,因而在呼喚起孩子們的注意后,既會幫助他們尋找自己心跳與文本心跳的合拍點,產(chǎn)生移情效應。孩子們物我同一,激情飛揚,神思暢達,會有利的促進“夢”的生成。
二、 以情帶讀,層層渲染,誘發(fā)情感的高潮
語文是生命之聲,是文化之根,是精神家園。沒有情感支撐的語言只是一種蒼白的符號,沒有情感流淌的教學只是一種冷漠的訓練。教學必須十分注意形象的感悟、情境的感染、審美的感化、心靈的感動。學生在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限于學習水平,往往容易停留在感受、感知的層面上,感受混沌而浮淺。此時,教師可以在學生的感受和頓悟之間,發(fā)揮語言魅力,用充滿激情的、詩一般的語言渲染,在層層引導中強化感受,促使感知轉化為深刻的感悟,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文章不是無情物”,感情只能用感情去觸摸,感情只能用感情去領悟,感情只能用感情去交融?!Z文脫離了感情,語文就是麻木的、冰冷的、僵死的,語文就失去了生命的底蘊。語文課需要感動、需要震撼、需要心靈的淚花。這種感動是學生與作品的直接對話,是師生之間的心靈交融。
三、 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個性張揚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采用個性化的教學,對每一課的教學設計要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尊重兒童的閱讀體驗,一方面表現(xiàn)在課堂教學要珍視和呵護學生初始的閱讀體驗與感受,另一方面還表現(xiàn)在教師要積極地對學生的這些閱讀感受,在零星處整合,在粗淺處提升,在失誤處指正,在精彩處肯定,在有價值的爭鳴處適時展開等。
如《北京亮起來》中的一個教學片段:
師:剛才,我們盡情地朗讀了全文,細細欣賞了短片中北京的夜景,現(xiàn)在你想說些什么?
生1:北京的夜晚真是燈的海洋,光的世界。
生2:北京的夜晚我想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金碧輝煌”。
生3:我真想現(xiàn)在就到北京,去看看北京那品類繁多的燈……
師:是的,正如大家所說——北京的夜很美,美景再有美文,真是賞心悅目……
生4:老師,你不是說現(xiàn)在國家能源緊張,要節(jié)約用電嗎,我們這兒經(jīng)常停電,大街上好多路燈都不亮了,北京為什么還是燈的海洋,光的世界?那不是浪費嗎?
師:是啊,我們處處節(jié)約用電,提倡節(jié)約用電,我們不禁要想,北京的夜晚是否太鋪張了,“限電與‘北京亮起來了”真的矛盾嗎?請你靜靜地思考,然后再聽聽小組里別人的意見?!?/p>
生1:我認為不矛盾,聽我爸爸說,限電也是有地區(qū)差別的,比如農(nóng)村停電較多,我們城市相對少些。北京是中國的大城市,我想那兒限電應該會寬些,不算浪費。
生2:我也同意剛才同學的說法。北京是中國的首都,也是我們國家的一個重要旅游城市,外國朋友到我們中國來,我們能讓他們看到一個黑呼呼的北京嗎?
生3:限電是近兩年的事,作者寫這篇文章說不定是很早很早以前……
生4:我認為兩樣都重要,都要做。節(jié)約用電使我們養(yǎng)成好習慣,而城市亮化能給人帶來方便,帶來美的享受。
生5:我們應該節(jié)約用電,這樣才會保證有更充足的電,讓北京更亮,更美。
閱讀這個案例,我們不禁被孩子的智慧所傾倒。他們在這里舒展著精神的自由,展現(xiàn)著生命鮮活的體驗。
感受著,體驗著,思考著,孩子們的思維是活躍的、無拘無束的,只要我們給他們提供適宜的條件,他們就會在課堂上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作為融工具性和人文性為一體的語文課堂,需要教師不僅關注學生的知識獲取,還要更多地發(fā)掘出文本固有的教育因素,關注學生的生命發(fā)展。讓我們共同在實踐中去體驗,讓學生的語言因“體驗”而異彩紛呈,精神因“體驗”而光輝燦爛,讓我們的課堂因“體驗”而揮灑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