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杰 孟青青
隨著社會的不斷變遷,市場經濟程度不斷加強,社會對于大學生素質的要求也不斷上升,它不僅僅要求有過硬的理論知識,而且還要求有較高的社會實踐能力,同時還要有著良好的心理素質。這些高要求對于學生來說是個挑戰(zhàn),對于學生管理工作也提出新的要求和思路。在校學生除了要學好理論知識,還要加強技能方面的訓練,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要求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時候有所側重。
1 加強學習環(huán)境建設,培育良好的學習氛圍
學生的使命就是學習,而學習的成效離不開環(huán)境和氛圍。對于一個班集體尤其是對于個人來說,成長的環(huán)境是非常重要的;對于一個立志成才的個體來說,如果有一個較好的班集體,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那么就會如魚得水。反之,則會是學生處處受壓,甚至造成在成才的道路上中途夭折。什么樣的環(huán)境是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呢?筆者認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應該是既寬松和諧,又充滿競爭氣息。寬松和諧能夠保證大家心情舒暢,互幫互學;競爭氣息能推動學生刻苦學習,奮發(fā)向上。
良好的學習氛圍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要靠建設的。1)加強學習趣味小組建設。在加強學習氛圍建設的過程中,首先要根據(jù)本班專業(yè)和特色,因不同的興趣構筑不同的小組或者團隊,進行互幫互助,共同提高。2)要學有所用。大學里學習的課程理論性的較多,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比較乏味單一;并且檢驗其水平和成功與否的標準是理論考試,這無形中會減少學生的成就感和緊迫感。為此,要讓他們把所學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在實踐中發(fā)展自己的“短板”,這樣才會有針對性的學習,提高學以致用的能力。3)要建立一定的學習獎懲措施,并且樹立典型進行宣傳教育。
2 深化班集體運行體制,加強班集體凝聚力
2.1 建立合理的班集體運行制度要制定相應的工作細則,要舉行班集體會議拿出切實可行的班集體管理準則,要求無論是學生還是學生干部都必須嚴格遵守規(guī)章制度,一視同仁。同時要建立切實可行的監(jiān)督機制,如建立班級QQ群,建立公開的監(jiān)督用的電子郵箱等,保證學生監(jiān)督干部的權利,以及對班級管理建設提供好的意見。而后就是班級工作的開展,要求在加強班級管理的同時,每周組織一次班會,討論當前最受學生關注的問題,解決學生心中的疑難。
2.2 選好班干部在建設的過程中,人的因素是關鍵,因此在構建環(huán)境的過程中要加強班干部隊伍的建設,在選用班干部的過程中要因才唯用,因不同的特長給予不同的職務,要求每個班的團支部、班委會成員精干負責。
2.3 注重特殊群體問題的解決在班集體管理的過程中有一些特殊群體應該引起注意,如貧困生。貧困生在學校的比重較大,如07數(shù)控、汽修2個普專的班級,大概有60%以上是來自不同地區(qū)家庭有困難的學生,對這些學生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班集體的建設。對于這部分群體應該更加關心,及時掌握他們的生活情況和思想動態(tài)。為此,要對班集體進行摸底調查,對這部分學生進行分類,建立貧困生檔案,適時合理地聯(lián)系其他相關部門,給予更多的勤工儉學的機會。同時還要利用國家及學校的各項針對貧困生的政策,認真仔細地做好獎學金評定、貧困補助、勤工助學崗位、減免學費等工作,把國家、學校有限的專項撥款用準用好,盡力減少貧困生的后顧之憂,減輕他們因經濟困難而造成的生活壓力。在減輕經濟困難的同時還要其樹立自信心。針對貧困生不僅僅要解決生活上的困難,更要解決心理上問題,通過談心、典型教育的方式使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使其認識到經濟地位不能決定人生的價值,只有正視自己才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幫助其擺脫自卑的心理。
3 注重心理引導,樹立健康心態(tài)
由于社會變遷速度加快,競爭越來越激烈,人際關系也越來越錯綜復雜。有人認為“人類已經進入情緒負重年代”。在這樣一個大環(huán)境下,作為社會中的一部分的大學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這種環(huán)境的影響,再加上青年時期的心理嬗變的特點,使其心理問題成為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那么如何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2個方面入手。
3.1 了解學生心態(tài)要想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就必須了解學生心理存在一個什么樣的問題,為此就必須勤和學生打交道,拉近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使其透露心聲,及時掌握學生心理動態(tài),將問題解決于萌芽狀態(tài)。
3.2 集體輔導和個別引導相結合對于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現(xiàn)象要經常地、定期地進行大規(guī)模的心理教育,如對專業(yè)的選擇與學習的適應問題,理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問題,人際關系的處理與學習、戀愛中的矛盾問題以及對未來職業(yè)的選擇問題等。同時可以就教育內容開展座談會、寫思想?yún)R報等方式的思想交流,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從反饋回來的意見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除了集體輔導外,還要針對特殊情況“開小灶”,針對不同時期不同心態(tài)進行談話、開導,培養(yǎng)其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健全發(fā)展。
4 注重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4.1 要注重考勤制度的管理考勤制度的執(zhí)行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守時、守紀律的好習慣,因此要嚴抓不怠。首先要設置班干部帶頭負責制,對于考勤制度,班干部和黨員要起示范帶頭作用,同時對于班里出現(xiàn)的考勤缺失情況負責;其次要制定一定的考勤獎懲措施,保證考勤制度的實施。
4.2 要注重宿舍管理學生不僅僅要學會學習,還要學會生活,而宿舍就是其生活的一個縮影,所以對于宿舍管理一定要重視,除了由學生自律組織的抽查外,還要自己不定期地隨時抽查宿舍。
4.3 要經常組織社會實踐活動經常性地舉辦一些文體活動,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也可以凝聚班集體,有利于班集體的交流,提高學生的組織和管理能力。同時還可以利用本專業(yè)的優(yōu)勢深入社會,服務社會,這樣可以使理論與實踐結合,同時也可以看到自己的理論差距,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5 班主任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升自身人格魅力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個班集體的好壞在于管理這個班的班主任。因此,班主任的人格素質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正如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里寧說:“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德,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xiàn)象的態(tài)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他的學生?!卑嘀魅蔚娜烁聍攘︱寗訌V大學生正確成才,吸引廣大學生健康成長。班主任人格力量作用的發(fā)揮,班主任人格魅力的大小在外即體現(xiàn)為班主任在學生中威信的高低。政治班主任有無較高的威信,不僅影響其工作效果,更決定其影響力的發(fā)揮。班主任在內應不斷地強化正確的政治人格,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繼承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美德,提高業(yè)務知識素養(yǎng);在外要鍛煉自己的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憂患意識,提高決策、判斷、組織協(xié)調與管理能力,內外兼修,不斷分析新問題、研究新情況。
綜上所述,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不僅要關心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還要以班級為單位,創(chuàng)造學習氛圍,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做到四心,即愛心、公心、耐心、責任心,力爭做到學生各方面能力齊發(fā)展,學習、生活、技能齊頭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