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的同學(xué)一上作文課就發(fā)愁,大喊:“沒什么可寫的!”
也有的同學(xué)一寫作文就皺眉,大叫:“不知道怎么寫!”
其實,作文就是這兩個問題:一是寫什么?二是怎樣寫?但是,其中最主要的是寫什么,因為沒有東西可寫,即使有寫作技巧也白搭。如同一位高級廚師的面前空空如也,他又怎能做出美味佳肴來呢?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便是這個道理。
二
廚師要做菜了,就派人分別到各處去買菜、買蔥、買油、買肉、買調(diào)料,還要有鍋、鏟子以及爐灶等等??傊?,要買來做菜所需要的各種原料和設(shè)備。
作文也一樣。要寫作文,首先就要準(zhǔn)備好“作文的各種原料”。因為作文就是把你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出來。那么,如何才能積累足夠的“作文原料”呢?搜集“作文原料”的途徑也很多,歸納起來有七種:眼、口、耳、鼻、手、腦、舌。
三
在人體的多種器官中,眼、口、耳、鼻、手、腦、舌,是每個人不可或缺的重要器官。但是,你知道嗎?它們也是你寫好作文的好幫手!讓我來將它們一一作個介紹吧!
眼:它能幫你看到大千世界的快樂與痛苦、喜悅與悲傷。只要你充分發(fā)揮“眼看”的作用,就能寫出好的作文來。“眼看”不只是看見而已,還要仔細(xì)觀察,要突出事物的特征。比如一個二年級的小朋友,他是這樣描寫小白兔和大熊貓的:
例一:雪雪是一只可愛的小白兔,它有兩只圓溜溜的眼睛,好像兩顆閃閃發(fā)光的紅寶石。
例二:大熊貓非常愛美,所以,它天天戴著一副大墨鏡;大熊貓吃竹子的樣子就像小孩兒在不慌不忙地吃奶……
小作者細(xì)心觀察,準(zhǔn)確地抓住了“小白兔”和“大熊貓”的眼部特征,并用形象的比喻把它們描述出來,“小白兔”的活潑和“大熊貓”的可愛馬上就躍然紙上了。
口:它在作文中的作用非同小可,不僅能幫你問到自己不知道的材料,讓你的作文更充實,還能通過語言描寫生動地刻畫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讓作文更豐富。比如一個三年級的小朋友這樣寫道:
例一:“南方真的鮮花盛開?真的像春天一樣溫暖嗎?”螞蚱多多問停在他身旁休息的大雁?!笆堑?,南方的確很暖和!”大雁很肯定地說。
例二:奶奶,您小的時候為什么不上學(xué)呢?那時候,您住的房子為什么都是土坯蓋的毛草房呢?就沒有大樓房嗎?
上面的兩個例子,從不同角度說明了“口”的作用。第一個例子用對話的形式描寫了螞蚱多多對南方的向往;第二個例子用提問的形式反映了時代的變遷。
耳:耳朵是用來聽話的。好話、壞話都要聽。我們寫作文離不開耳朵,因為它可以幫助你聽到自己不了解的人與事……請看一個四年級的小朋友寫的精彩段落:
例一:蟬被裹在月亮樹的葉子中間,與月亮嬉鬧著,發(fā)出一陣陣笑聲。晚風(fēng)輕輕吹來,花花草草也發(fā)出一陣銀鈴般的笑聲,沙沙作響,好似永遠(yuǎn)不會疲倦的孩子。
例二:可惡的日本鬼子,一刀一個,把村里的二十多個小伙子……都挑死了。要不是你二楞叔他們領(lǐng)著八路軍打過來,那群小鬼子還……還……挑呢……孩子……記住這筆血淚賬啊……
這個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說明了聽覺在作文中的作用。“蟬”與“月亮樹”的嬉笑聲,“花草”與“風(fēng)”的耳語,這都是用擬人的手法來描寫聲音;例二是用陳述的語氣來說明事實,突出小作者聽到的內(nèi)容。
鼻:鼻子是用來聞味兒的,香氣臭氣都逃不過它。而我們的作文中經(jīng)常有這樣的描寫,因此,鼻子可以幫我們不少忙。請看一個五年級的小朋友寫的作文:
例一:把小米、飯豆、棗、栗、白糖、花生仁混在一起,糊糊涂涂煮成一鍋,讓它在鍋中嘆氣似的沸騰著,單看它那嘆氣樣兒,聞聞那種香味,就足以讓我咽三口以上的口水了……
例二:我剛出了電梯,一股濃濃的香味撲鼻而來,我一蹦三尺高,哇,今天家里有好吃的!
小作者生動形象地描寫了鼻子聞到的“香氣”,看來鼻子的功用還真不小呀!
手:手是觸覺器官,物體的軟硬、涼熱,都要靠它來感受。請看一個六年級的小朋友寫的作文:
例一:絲綢是中國走向世界的名片之一,它以艷麗繽紛的色彩、細(xì)膩柔滑的觸感征服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例二:我趴在這個涼涼的、硬硬的冰塊上面,渾身直打戰(zhàn),全身都要凝固了……
在上面的例句中,“細(xì)膩柔滑”突出了絲綢的質(zhì)感,這是它區(qū)別于其他布匹的特征;“涼涼的、硬硬的”準(zhǔn)確地寫出了冰面的特點,使描寫的對象更加具體、逼真。在生活中我們要細(xì)心觀察、用心體會,盡可能多地積累一些能用觸感來表現(xiàn)事物特征的素材,這對豐富作文的表現(xiàn)手法有很大的作用。
腦:腦是思維器官,作文的構(gòu)思即源于此。一切美好的、離奇的、怪異的、神秘的想象都要靠它來完成。請看一個三年級的小朋友寫的作文:
例一:在未來的世界里,有一個想飛的蘋果。有一天,蘋果看著天空飛翔的小鳥,它就在想:要是我也能飛,那該多好啊!
例二:100世紀(jì)后的一天,宇宙審判就要開始了。人類派出的代表富家如坐在被告席上。
這個小朋友在現(xiàn)實的基礎(chǔ)上展開合理的想象,給“蘋果”和“審判”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舌:舌是味覺器官。它能告訴你某種食物的成、淡、苦、辣。請看一個五年級的小朋友寫的作文:
例一:買的月餅甜在嘴上,媽媽烙的月餅卻甜在心里。
例二:我一吃,哎呀,真苦,比苦瓜還苦。我一口把它吐在了地上……
在作文中,我們描寫味覺時,要突出事物最特別的味道,如月餅“甜”、苦瓜“苦”、酒“辣”、茶“淡”等,如果能在字里行間流露出“自己心里的味道”,那么,作文的立意就會更深遠(yuǎn)一些。
經(jīng)過“七路”的材料搜集,要寫的東西一定會很多很多,作文時還會沒什么可寫嗎?如此說來,其實作文就在你身邊。只是需要你川心地觀察和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生活的有心人,作文時就不愁沒有可寫的了。但如何才能把作文寫好呢?當(dāng)然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宗介華,著名兒童文學(xué)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會員。現(xiàn)任中國兒童文學(xué)研究會會長、中國新思維作文網(wǎng)總裁、全國“新思維杯”作文大賽總評委主任、歷任文化部少兒處處長、副司局級巡視員。他被譽為“中國的孩子王”,1997年國務(wù)院有關(guān)部門授予其“優(yōu)秀兒童工作者”稱號。
已出版長篇小說《太陽花》《金銀花》等文學(xué)著作39部,六百余萬字。散文《悉尼動物園奇觀》、科幻小說《微波犬》等四篇作品入選人教社版、語文社版、湖北教育社版等小學(xué)語文教材與“同步閱讀”教材。他發(fā)明的《人體與作文對應(yīng)法》受到教育界廣泛的好評。率中國作家代表團先后訪問了澳大利亞、埃及、美國、日本等15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