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勇軍
摘要:為了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田徑運動員,在對學生進行田徑訓練的過程中,需要將教學工作與實際的訓練相互結合起來,從訓練中反饋教學工作質量的好壞,再用科學的教學方式來指導田徑訓練,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 田徑;教學;結合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09)10-0034-01
在經過長時間的改革和發(fā)展之后,我國的田徑訓練已經得到了完善和改進,其田徑訓練也逐漸朝著系統化、科學化、合理化的方向發(fā)展著。然而,在田徑教學工作中還普遍存在著一個問題,教師在課堂上所講的理論知識沒有得到實際的訓練驗證,以至于田徑訓練與課堂教學脫軌,在完善田徑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既要改進各項目運動技術,也要逐漸把田徑訓練與教學工作相互結合起來,以實現最好的教學訓練效果。
一、田徑訓練的特點
田徑運動的項目有田賽和徑賽,田賽是指以距離判定獲勝者的,比如跳遠、跳高、鉛球等,而徑賽是以時間判定勝負的,比如100米跑、200米跑,誰跑得時間短誰獲勝。田徑項目種類較多,決定了田徑訓練的特點:
(一)訓練項目復雜。造成田徑訓練的復雜性特點主要是因為田徑項目內容的復雜性所引起的。我國目前的田徑項目包括了速度項目如100米200米等,力量項目如鉛球鐵餅等,耐力項目如1500米3000米等,綜合項目如女子七項全能男子十項全能等等。多種項目的存在使得田徑訓練變得比較復雜。
(二)訓練技術穩(wěn)定。盡管田徑運動的內容比較復雜多元化,但是在訓練過程中的主要動作形式和結構卻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基本上都是以肢體動作的訓練為主,這就使得田徑訓練的技術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此外,評價田徑技術的好壞標準也都大多上是根據運動員的時間、距離等方面進行,這些對于運動員的要求也是比較穩(wěn)定的。
(三)訓練時間固定。田徑訓練的另一大特點是訓練時間固定,基本上都是周期性訓練。通常情況田徑訓練分為單周期的年訓練和雙周期的年訓練,訓練時間一般按教練員提前做好訓練計劃有目的地實施。
二、遵守原則成訓練效果籌碼
根據田徑訓練特點,在進行田徑訓練過程中,不但要憑借學生自身的練習,還要遵守一些基本的訓練原則,盡量避免訓練過程中經常出現錯誤,運用技巧原則訓練,這樣才能保證訓練的有效性。
(一)結合原則。田徑運動訓練的主要類別分為一般訓練和專項訓練,這也是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而選擇,一般訓練的涉及面比較廣,沒有什么特別的訓練指標。而專項訓練就是特指某一個田徑項目展開訓練,針對性較強。在訓練過程中需要將一般訓練和專項訓練相結合,達到全面訓練的效果。
(二)重復原則。“熟能生巧”對于田徑訓練來說是很好的理論指導,田徑訓練中的一些技術動作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做出來的,需要運動員定期、重復練習才能達到標準的。而且身體素質、承載的符合能力也是要在不斷反復的訓練中才會有所提高,這就指明田徑訓練要有計劃性、循環(huán)性、周期性的進行。
(三)負荷原則。由于各個運動員的身體承載負荷的能力各不相同,訓練過程中堅持合理的符合的原則也是比較引人重視的。通常所采取的符合原則是“先輕后重,逐漸增加”的形式,從運動員的身體狀況、體能能力、訓練水平考慮,合理地進行訓練負荷分配,以形成良好的訓練效果。
(四)區(qū)別原則。矛盾具有特殊性,每個人都有著與別人各不相同的特點,這就需要訓練老師或者田徑教練把每個運動員清晰的區(qū)別開來,分析各自的身體條件、承擔負荷的能力、技術水平、心理品質有針對性地實施訓練,對癥下藥,注重訓練方法、訓練負荷的選擇。
三、訓練與教學相結合的途徑
科學的教學理論是實現田徑訓練的有效性途徑,而田徑訓練則是檢驗理論知識的重要標準,只有將田徑訓練
和教學工作相互結合,才能使田徑訓練更加具有目的性,實現訓練與教學相結合的途徑有以下幾點:
(一)模擬訓練場地。很多時候教師在課堂上教學的工作最多的就是講解基本的理論知識,而沒有實際的動作示范,造成學生的大腦中沒有一個形象的動作概念。理論知識想的抽象化。教師課堂上可以對訓練場地進行適當的模擬,創(chuàng)造一個訓練場地夠進行動作示范,就會讓學生更加明白其中的理論知識。
(二)回憶訓練情景。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介紹運動技術時可以要求學生對自己訓練過程中的動作像放電影一樣回憶一遍,將實際訓練情況與課堂理論結合起來理解知識。教師此時也需要添加一些語言上的描述幫助學生感受訓練中的動作形象。讓學生明白自己在訓練中的動作是否和書上所說的標準一樣?實際訓練與書本知識的差距在那里?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很容易找出自己的問題所在,在下一次的訓練中就會得到改正。
(三)糾正訓練錯誤。教師在田徑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幫助學生及時發(fā)現自己的問題,解決學生存在的訓練錯誤,包括了訓練方式、訓練理論、訓練目標等方面。具體而言,保證學生訓練方式的有效性;訓練理論的科學性;訓練目標的實際性。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時,應該讓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理論知識需要科學準確,否則訓練無效;而學生制定的訓練目標必須要符合實際,不能不合實際了。
綜上所述,開展田徑訓練必須將課堂教學與實際訓練相結合,將實際訓練帶入課堂,兩者相互結合才能讓田徑訓練與理論教學取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