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學娣
【摘 要】 新世紀人才觀表明:自信心是現(xiàn)代人所必須具備的首要素質,是未來社會所需人才必備的素質,也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首要素質。在我們周圍生活中,不難發(fā)現(xiàn),自信心強的人,能抓住機遇,充滿自信心地去迎接挑戰(zhàn),想方設法獲得成功;而自信心弱的人,往往是退卻順從,成為生活中的弱者。由此可見,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對他們一生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樹立信心 增強自信 賞識教育 家園合作
我們發(fā)現(xiàn),由于只注重智力開發(fā),不注重包括自信心在內的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許多孩子,特別是小、中班的孩子往往缺乏主動性,膽小、懦弱,做事常依賴成人的幫助,缺乏自主獨立以及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我認為:這固然與這一年齡幼兒本身身心發(fā)展水平較低有關;另一方面,更是幼兒缺乏自信心,缺乏堅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情感的表現(xiàn)。心理學研究表明:自信心的強度在每個人身上有著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的形成主要與早期培養(yǎng)及環(huán)境影響等因素密切相關。筆者認為自信心的培養(yǎng)必須從幼兒抓起。
一、在認識中提高,轉變教育理念
一位哲人曾經說過:“誰擁有了自信心誰就成功了一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兒教育是最啟蒙教育,自信心是幼兒成長道路上的基石,是學習過程中的潤滑劑。因此,在我們的日常教育活動中,要運用各種教育手段,使他們在一次次地嘗試、探索、創(chuàng)造中,不斷地超越自我,增強自信心和求知欲,戰(zhàn)勝自我,走向成功。由此,我深切地體會到一句溫馨的評價,一個微笑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一個關愛的撫摸,在幼兒心中,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有著不可估量的力量。只要我們用心的做了,我們就能為幼兒在困難面前樹立信心,為他們搭建起走向成功的階梯與橋梁。
二、在集體教育中培養(yǎng)
在集體教育活動中,讓孩子把自己融為集體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成員。提供機會,讓幼兒展示自己,提高幼兒在同伴群體中的地位,幫助幼兒建立自信。
自信心強的幼兒在平時的集體教育活動中能積極動腦,大膽探索,舉手發(fā)言,表現(xiàn)出自己的才能。但也有些幼兒往往由于缺乏自信不敢表現(xiàn)自己。針對這兩種情況,我們首先根據(jù)不同幼兒的發(fā)展水平不同,對癥下藥,如:教師對能力強的幼兒提一些“跳一跳”可回答出的問題讓他們更有興趣,認為大膽發(fā)言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達到進一步發(fā)展其自信心。對能力弱、年齡小的幼兒可以讓他們回答簡單一點的問題,在得到老師和伙伴的肯定后,使他們認識到“我也行!”,再通過階梯式的培養(yǎng)后,使他們認識到“我能行!”從而達到培養(yǎng)其自信心。如:我班有一位性格內向的小朋友,做什么事都膽小、退縮 ,對自己沒有信心。通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她的畫畫技能非常好,于是我便鼓勵她,把她畫的最棒的畫展示給大家看。她的作品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這樣同伴們越來越愿意接近她,她的性格也逐漸開朗,在班集體活動的范圍也日益擴展,自信心也明顯增強。
三、在挫折中進行引導
獨生子女在家備受長輩們的呵護,受不得半點委屈。讓孩子經受點挫折,正確面對挫折,在挫折中引導孩子樹立自信心比通過鼓勵建立的自信心更牢固。如:我班的涵涵是一個各方面能力都很強的孩子,在“講故事比賽”中她落選了,她很傷心認為自己不是個好孩子了,自信心動搖了。面對這種情況,我?guī)椭龑ふ摇⒎治鍪〉脑?并告訴她做任何事情只要自己努力了就行,不要因為一個小小的失落就認為自己不行,你在老師心目中一直是個能干的孩子。并鼓勵她在以后活動中爭取獲勝,經過及時疏導和耐心的教育涵涵又找回了自信,在“六一”匯演前認真、刻苦的排練,終于捧回了獎狀。相反,如果成人在孩子受到挫折后不能正確引導,那么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將受到嚴重傷害和摧殘。如:孩子學習跳繩,開始有一段時間不會跳,有的家長就會用過激的語言“蠢”、“笨豬”之類的話訓斥孩子,結果是孩子不但學不會跳繩,反而膽子也變小了。正確的方法應該是要從跳繩的方法、技巧、等方面加強輔導,不斷訓練,決不能用諷刺的字眼造成對孩子的傷害。孩子受點挫折往往是不可避免的,正確引導能增強幼兒自信心,打罵諷刺將嚴重損傷幼兒自信心。我們要培養(yǎng)幼兒經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時也要保護孩子幼小的心靈。
四 、在賞識中獲得自信
現(xiàn)在不少父母存在一個共同的苦惱,就是孩子缺乏自信心,試想一個缺乏自信、充滿自卑的孩子,即使腦子很聰明,反應很靈敏,當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就會退縮,停止不前。
從心理學角度上講“渴望賞識與關注”是每一個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只有得到賞識,才能擁有自信,擁有了自信,才更加有利于激發(fā)孩子潛在能量的發(fā)揮。多年的幼教經驗告訴我,機遇面前心態(tài)決定一切。培養(yǎng)孩子自強不息的意識和超越自我的精神,“永不言敗”應該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人生格言。如:我班一名幼兒由于年齡較小,剛入園時顯得怯生生的,老師請她回答問題,聲音小的只有她自己聽見。針對這種情況,我注意加強對她多引導,經常有意識地請她把學會的兒歌、歌曲在大家面前表演,當發(fā)現(xiàn)她有一點小進步就及時給予鼓勵、表揚。經常對她說“你真棒”。以往她從不動筆畫畫,后來在我的一再鼓勵下開始動筆畫了,但每次畫完畫,她對自己的作品沒信心不敢交給老師,而是悄悄地把它裝在了衣兜里,我發(fā)現(xiàn)后,沒有批評她 ,責怪她,對她的做法給予理解,主動去幫助她、鼓勵她為其樹立自信心。在我的關愛與呵護下她敢于把作品交給了老師,這就是進步,就應該得到表揚和獎勵。”每一次獲得表揚,她都會增加一份自信,當她在幼兒園戴上小紅花的那一刻開心地笑了。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孩子明顯進步了,能主動要求講自編的故事,向小伙伴介紹自己的繪畫作品。老師對孩子信任、尊重,承認,孩子就會看到自己的長處,肯定自己的進步,認為自己真的很棒。反之,經常受到老師的否定、輕視、懷疑,經常聽到“你真笨、你不行、你不會”的評價,孩子也會否定自己,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從而產生自卑感。因此,老師必須注意自己對孩子的評價,多為孩子的長處而驕傲,不為孩子的短處而遺憾。要以正面鼓勵為主,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不盲目的進行橫向比較,而是多拿孩子的現(xiàn)在與過去進行縱向比較,讓孩子知道自己長大了,進步了,從而產生相應的自信心理。幼兒階段是形成自信的重要時期。賞識教育是點燃幼兒智慧火花的催化劑,是開啟幼兒智慧寶庫的金鑰匙。
五、在家園合作中鞏固
家園配合教育是培養(yǎng)幼兒自信心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家園之間的交流,教師能及時了解幼兒在家的活動情況,家長也可隨時知道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情況,這樣做到雙方心中有數(shù),便于共同培養(yǎng),樹立幼兒自信心。我常要求家長有意識在家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或帶孩子外出游玩,參與一些有意義的社會活動,并及時地認可或鼓勵。如:我班的琳琳自理能力特別的差,針對琳琳這種情況,我進行了家訪和她家長進行了交流,找出原因,共商教育方法,共施教育方案。首先,從孩子生活自理方面抓起,要求家長不要包辦代替,老師和家長共同耐心地教她一些日常的入廁、吃、穿、脫衣服等,漸漸地她在園不需老師的重點照顧,有效地提高了她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讓她學穿衣服,不要說:“你現(xiàn)在自己穿上衣服,下午就給你買冰激凌。”而只需說:“我想你已經長大了,能夠自己穿衣服了。”在這樣的提示下,他努力穿好了,就會感到自己確實已經長大,在以后每天的努力中鞏固這種感覺,從而自信心大增。其次,老師在集體活動中對她多引導、多鼓勵,在家家長也經常在親戚和朋友面前表揚她,經過一段時間老師和家長經?;ミf信息,互相交流,孩子明顯進步了,自理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吃飯、穿衣不需要老師幫助了,家園合作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之,自信心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我們教師持之以恒地對幼兒進行系統(tǒng)的、多方面、多渠道的教育,及時調整好孩子的心態(tài),調動孩子心理中的積極因素。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它必須在實踐活動中通過幼兒的親身體驗和適當?shù)慕逃问讲拍苄纬?。因?未來是充滿著機遇和發(fā)展的社會,也是機遇和發(fā)展稍縱即逝的社會,只有充滿自信的人才能相信自己,把握自我,及時抓住機遇,努力奮斗,使自己的才智得到充分發(fā)揮,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所以說,自信,不僅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起點,也是未來社會建設人才所必須具備的一種基本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