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東考生羅彩霞在當年的高考錄取中“落榜”了,而假羅彩霞堂而皇之地走進了大學殿堂并順利完成學業(yè),拿到了學士學位。今年初夏,這起離奇的高考舞弊案終于得到了嚴肅的處理,舞弊者也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我不想對這起“揭曉”得太晚的舞弊事件再去說三道四,只想就一個問題道出我的困惑。這就是:那位冒名頂替他人上大學的局長千金,憑她低于本科線二百多分的極其“貧瘠”的基礎,又是如何修完對她來說難以勝任的繁難的本科學業(yè)進而體面地畢業(yè)的?難道當今中國大學的教育質量真的已經(jīng)高到了所有學生“只要進得去就能出得來”的程度?
說實話,廁身于教育界多年的我很清楚我們的教育現(xiàn)狀,中國高校的教育教學水平在國際上所處的位置大家更是心知肚明。頂替羅彩霞入學的那位局長千金鬼鬼祟祟地進、體體面面地出只能說明我國大學教育中存在著一個明顯的漏洞,那就是:大學教育在教、學、考這三方面太寬松了,寬松到了跟上公交車一樣任何人只要擠進去就能平安到達目的地的地步?!皣肋M寬出”(本科教育是這樣,而成人教育則幾乎到了“寬進寬出”的地步)乃是中國高校中存在的普遍現(xiàn)象,這更是影響中國高等學校教育質量提高的致命問題。
在計劃經(jīng)濟時代,一旦考取大學便意味著成為“天之驕子”——將獲得“干部”身份和一份體面的工作,從此脫離農工,衣食無憂。今天,大學“包分配”的待遇不復存在,“天之驕子”也回到了地面,但由于今天中學里為應試而教、為應試而學的傾向比較突出,幾乎把學生磨蛻了一層皮,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學,不少人便認為大功告成,至少也應慰勞一下自己,稍作休息。倘若遇上的是個各方面都比較寬松的大學,他們也就更能懂得珍惜那黃金般的休閑機會,逃課、網(wǎng)游、戀愛甚至做起了生意。一些學校似乎很懂得“配合”學生,開學晚放假早,試題淺“社會活動”多,一些大學老師甚至考前有意無意地向學生泄露考試內容,閱卷時更是“高抬貴手”甚至搞起“錢分交易”,能放則放,以求得看上去很美的通過率……請問,這樣的學校只要進得去還怕出不來嗎?
曾經(jīng)有人將中美教育進行對比后發(fā)現(xiàn):美國的教育體制是,寬松的中小學教育,寬進嚴出的大學教育。中小學該玩的時候學生盡興地玩,大學該學的時候則玩命地學。結果是中小學生在邊學邊玩中強健了體魄,培養(yǎng)了心智,活躍了思維;一到大學,便進入“一級學習狀態(tài)”,向著學術的高峰、人生的制高點攀登。而我們的教育特色是,孩子們在中小學階段“苦其心志,勞其筋骨”,而將獲取大學錄取通知書視為人生的終極目標,將高等學府當作享受人生的休閑場所。因此,西方人出成果在大學,而我們不少學生中學時代戰(zhàn)果煊赫,奧賽金銀銅獎雄冠全球,可到了大學卻偃旗息鼓,默默無聞,名噪一時的高考狀元亦泯沒人海。這既要追究基礎教育、高等教育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更應當從我們的教育體制中去尋找原因。
讓高校采取“寬進嚴出”的管理機制,這對大學和教育行政部門來說一定會面臨著不小的壓力,但它對于優(yōu)化高等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緩解中學升學壓力、推進教育改革的進程都會起到巨大的作用,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考中的舞弊行為。想想,還是值得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