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儀名
一、亞硝酸鹽
1主要危害。亞硝酸鹽是氨轉化為硝酸鹽過程中的中間產(chǎn)物,亞硝酸鹽對魚、蝦的毒性較強,是養(yǎng)殖水域中誘發(fā)暴發(fā)性魚病的重要因素。當養(yǎng)殖水體中亞硝酸鹽濃度積累到0.1毫克/升以后,魚、蝦體內的紅細胞數(shù)量和血紅蛋白數(shù)量逐漸減少,血液載氧能力逐漸減弱,繼而造成魚、蝦慢性中毒。此時魚、蝦攝食量降低,鰓組織出現(xiàn)病變,呼吸困難、騷動不安或反應遲鈍,嚴重時則發(fā)生暴發(fā)性大量死亡。
2調節(jié)方法。①注入新水加深水位,開動增氧機或全池潑灑化學增氧劑,使池水有充足的溶氧,以促進亞硝酸鹽向硝酸鹽的轉化,從而降低水體中亞硝酸鹽的含量。
②使用氨離子螯合劑、活性炭、吸附劑、腐植酸聚合物等復配合成的水質吸附劑如亞硝酸鹽降解劑,通過離子交換作用,吸附或降解亞硝酸鹽。
③使用芽孢桿菌、光合細菌、硝化細菌、放線菌等微生物制劑如活水寶,通過微生物作用快速分解亞硝酸鹽毒性。
二、氨氮
1主要危害。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是過剩殘飼和魚、蝦大量排泄物的累積及過度施肥而造成。正常養(yǎng)殖水體中氨氮一般以不超過0.2毫克/升為宜。氨氮對魚、蝦的危害,相似于亞硝酸鹽。氨氮毒性與池水的pH值及水溫有密切關系,一般情況,溫度和pH值愈高,毒性愈強。
2調節(jié)方法。除可采用增氧和使用微生物制劑等,亞硝酸鹽的處理辦法外,還可選用:
①用氧化劑如二氧化氯全池潑灑。
②潑灑沸石或活性炭,一般每畝分別用沸石15~20千克和活性碳2~3千克,可吸附部分氨氮。
③培植水生植物,使其占全池面積1%,以吸附氨氮等有毒物質。
三、硫化氫
1主要危害。硫化氫是在缺氧條件下,由殘餌或糞便中的含硫有機物經(jīng)厭氧細菌分解而產(chǎn)生。硫化氫可與池塘底泥中的金屬鹽結合形成金屬硫化物,致使池底變黑。硫化氫有臭蛋味,具強烈刺激、麻醉和影響魚類呼吸等作用,對魚類具有較強毒性。在養(yǎng)殖水體中硫化氫的濃度應嚴格控制在0.1毫克/升以下。
2調節(jié)方法。①加注新水或開啟增氧機,稀釋水體中含硫的濃度,提高水中含氧量。
②嚴重的魚池可每畝潑灑300。500毫升雙氧水及放入一定量的鐵屑。
四、pH值過低過高
1pH值過低或過高的危害。pH值是衡量水質好壞的重要指標。pH值過低可使養(yǎng)殖魚、蝦血液中的pH值下降,削弱其血液載氧能力,盡管水中的溶解氧較高,仍會造成魚、蝦生理缺氧癥,使其經(jīng)常浮頭,且生長受阻或患病。pH值過高則可能腐蝕魚蝦鰓部組織,使魚蝦等失去呼吸能力而大批死亡。另外,水中的pH值過高或過低,均會造成水中的微生物活動受到抑制,有機物不易分解。淡水養(yǎng)殖pH值一般應控制在6.5~9.0之間,最佳pH值范圍為7~8。
2pH值過低或過高的調節(jié)。①pH值過低的調節(jié)。用生石灰調節(jié),每次每畝使用量10~15千克:少量多次使用氫氧化鈉調節(jié),先調配成1/100原液,再用1000倍水沖稀潑灑;加速培植浮游植物,促使藻類繁殖茂盛。
③pH值過高的調節(jié)。注入20厘米左右的新水:每畝使用明礬0.5~1千克加以控制;使用鹽酸調節(jié),一般每畝用量為300-500毫升,經(jīng)充分稀釋后全池潑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