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麗等
番茄曲葉病毒病,是近年來番茄栽培上發(fā)生的一種新的毀滅性病害,是許多地區(qū)番茄生產上的重要制約因素,它可使受害田塊損失高達60%以上。該病毒病病原屬煙粉虱傳染類雙生病毒,種子、土壤、汁液、蚜蟲均不傳毒,只能經由煙粉虱傳毒。
1發(fā)病癥狀。染病番茄植株矮化,生長緩慢或停滯,頂部葉片多褪綠發(fā)黃、變小,葉片邊緣上卷,葉片增厚、葉質變硬,葉脈常呈紫色。早期染病的植株常嚴重矮縮,開花結果異常。后期染病的植株僅上部葉和新芽表現癥狀,結果減少、果實變小,成熟期果實著色不均勻,基本失去商品價值。
2防治方法。由于煙粉虱是傳播番茄曲葉病毒的媒介,因此及時防治煙粉虱是防治番茄曲葉病毒病的關鍵。農業(yè)防治是控制煙粉虱發(fā)生為害、減輕番茄曲葉病毒病發(fā)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主要措施如下:
①合理安排茬口。首先要盡量避免與茄科蔬菜連茬、連作。與水稻進行水旱輪作,可降低煙粉虱的種群發(fā)生量,從而減輕番茄曲葉病毒病的發(fā)生;其次統(tǒng)一品種、統(tǒng)一田間管理,有利于提高化學防治效果。
②培育無蟲無病壯苗。苗床選用近年未種過茄科等蔬菜的水稻田,采用新搭建大棚和覆蓋新的大棚膜,棚內育苗基質及苗床土壤用600倍多菌靈消毒處理,減少蟲源與病源。出苗露真葉后每隔6~7天,用20%啶蟲脒可溶性液劑或10%聯苯菊酯乳油輪換用藥,連續(xù)防治3~4次防治煙粉虱,培育無蟲無病壯苗,避免秧苗傳播病蟲,這是防治煙粉虱、控制番茄曲葉病毒病的關鍵措施。
③加強田間管理。據田間調查,苗期長勢過旺的田塊和田間土壤較干燥的田塊發(fā)病較重,因此,在栽培上不能偏施氮肥和過分控制水分,宜采用平衡施肥技術,肥水管理少量多次,在第2~3穗果坐住后每隔15~20天灌水與施肥一次,保持田間濕潤,每次施用硫酸鉀7.5~10千克,促進植株健壯生長,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同時,及時清除田間雜草和殘枝落葉,以減少蟲源。
④搞好化學防治。從煙粉虱零星發(fā)生開始,交替使用99~9%綠穎農用礦物油200~300倍稀釋液、20%啶蟲脒可溶性液劑3000倍稀釋液、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稀釋液、25%阿克泰水分散粒劑2000~3000倍稀釋液、2.5%天王星乳油2000~3000倍稀釋液、1.8%阿維菌素1500倍稀釋液、1%甲胺基阿維菌素2000倍稀釋液等藥劑,并加入病毒A、三氮核苷唑等防病毒的藥劑預防病毒病的發(fā)生。同時,在防治方法上做到同一基地內噴藥防治時間一致,防止煙粉虱在不同的田塊或大棚間來回遷飛,噴藥時水量要加大,葉片正反兩面要噴到,田塊周圍的雜草同時噴藥,做到不留死角,提高防治效果。
芽苗菜生產中常見的問題及對策
劉桂云
1種子霉爛。芽苗菜栽培過程中,尤其是在疊盤催芽時,容易發(fā)生爛種現象。霉爛造成的原因多為破爛、霉爛、失去發(fā)芽力的種子在高溫、高濕條件下腐爛發(fā)霉。良好的種子在長期浸水、通氣不良、溫度過高或過低的情況下也會霉爛。防治方法是:選用良種(切勿采用種皮為綠色或黃色品種)、淘汰劣種;催芽時必須嚴格控制澆水量和溫度。勿積水。保持適宜的溫、濕度和通風。此外苗盤必須進行嚴格的清洗和消毒。
2猝倒病、立枯病及葉斑病的防治。苗期根莖部開始有水浸狀斑,后病斑變褐,幼苗猝倒?;蚋?、根莖部、豌豆的子葉等部位變黑,幼苗生長緩慢,這類癥狀均是猝倒病和立枯病的表現。防治方法是:徹底清洗育苗器具;清洗、曝曬重復使用的基質;采用溫湯浸種進行種子消毒;嚴格控制溫度環(huán)境,避免溫度過高或過低;加強通風,降低空氣濕度;減少澆水量和次數,改噴灌為浸水灌,防止空氣濕度過大。葉面病斑:蘿卜芽苗菜的子葉上有時出現黑色小麻點,這是多種真菌病害侵染造成的。防治方法是:改噴灌為水浸灌水,避免水滴落在子葉上:加強通風,降低空氣濕度。
3芽苗不整齊。芽苗不整齊使產品的商品率降低,為使芽苗生長整齊,生產上必采用高純度且大小均勻的種子,應做到均勻播種,均勻澆水,水平擺放苗盤,經常進行倒盤。給苗盤創(chuàng)造均勻一致的栽培管理環(huán)境,促使芽苗生產整齊一致。
4芽苗過老。芽苗栽培過程中,如遇干旱、強光、高溫或低溫時生長期過長等情況,都將導致芽苗纖維迅速形成。因此,在生產管理中應盡量避免上述情況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