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景春
想想月兒高高掛在天上,灑下一道道皎潔的輝光,整個大地像是浸泡在濃香的乳汁里。中秋節(jié),月亮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豐盛的菜。人們對月亮的渴盼勝于一切。寧可少幾塊月餅,寧可少幾頓肥美佳肴,就是少不了月亮。少了月亮的中秋節(jié),會讓人淡然無味,嚼著甜美的月餅,如嚼蠟。如今的節(jié)日,餐桌上誰家沒有大魚大肉?誰家沒有幾瓶佳釀純酒?中秋節(jié),人們是在屋里簡單吃點東西的,節(jié)主要是屋外過,過節(jié)用的食物都擺到月亮下面,先讓月亮輕輕地撫摩,讓月亮把食品中的精氣吸走,大家才興高采烈地分享著月亮吃剩的食物。月亮是中秋節(jié)的魂,游移在每個人的心間。沒有了魂的中秋節(jié),如無頭的蒼蠅,四處游蕩,心神不定。
月亮是如此的重要,我覺得是近年來才有的事情,想想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前的月亮,竟沒有一絲一毫的印象,那是中秋節(jié)都沒有月亮的年代,我們忽略了它的存在,更沒有關(guān)注到它是種種情感的寄托物,在一縷縷的月光中可以解下絲絲纏繞的離愁別緒。
那時候,中秋節(jié)也是很隆重的,一大早,大伙趕緊出工,因為中秋時節(jié),地里的瓜熟了,田里的稻谷黃了,坡上的黃豆爆了,農(nóng)村的活在這個時候是最忙的,一件接一件,讓你喘不過氣來,全家男女老少,這個時候是很少有人閑著的,閑著的會被人指指點點,罵是餓死鬼。秋收季節(jié),你閑著,說明地里田里沒什么東西可收,這一年的冬天,往后來年的春夏你怎么熬過?因此不忙的人也要整天跑上跑下的裝忙。一年收成就看這幾天了,瓜熟了,稻谷黃了,不收回會爛在地里,趕不了這幾天,全家人后半年就得喝西北風了,所以誰都不敢怠慢。即使是中秋節(jié)也早早出門,大的挑著籮筐,背著背簍,小的在吆喝著牛羊,一家人忙得不亦樂乎。只是在中秋節(jié)這天,大家要趁早回家趕節(jié)飯。那時太陽剛架到后山腰,月亮還沒有見影子,全家人把田地里收回來的東西安頓停當,便捉雞殺鴨,蒸糍粑煮糯米飯,張羅著晚飯。等大家都圍到滿桌熱騰騰的飯菜跟前,準備熱熱鬧地慶賀的時候,早已饑腸轆轆的大人小孩,都爭先恐后夾菜,然后囫圇吞棗地咽下飯菜,早已把月亮丟在一邊了。一陣風掃殘云之后,大家都打著飽嗝,才感覺心滿意足了。白天上山下田搶收莊稼的勞累又涌上心頭,使整個身子軟綿綿的,昏昏欲睡,趕緊抬來熱水,洗漱完畢,早早上床,到溫柔的夢鄉(xiāng)去了。這樣的中秋節(jié),人們是沒有心情注意月亮了,連貪玩的小孩都顧不上月亮了,更何況是這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大人呢。
小孩子呢,一看到大人們的舉動有些反常,早早收工啦;到處找雞呀鴨呀;有些窮的人家也要勒出幾塊錢,差人上街買一兩斤肉回來,便哪兒也不想去了,即便是最喜歡玩的捉迷藏,打仗,到小溪里捉魚。他們便老老實實地呆在大人身邊,看大人如何把雞抓到手,如何白刀子進紅刀子出;有時協(xié)助著大人,幫抓雞鴨兩腿和翅膀,握著這肉乎乎的東西,他們想到了今晚這雞鴨棒腿是如何的鮮美,這很長時間沒沾葷味的嘴,口水都不自覺地流出來,趕緊吞回去,咬緊牙關(guān),心想今晚一定要好好地享受,就連骨頭也要咬得粉碎,讓牙齒和舌頭都過一回葷癮。說如此豐盛的晚餐,一年僅有的一兩次,誰還有心思去玩?說不準去玩了,那甜滋滋的雞棒腿早被哥姐拿去了,只留個小小的雞鴨翅,那可是吃大虧了。于是,盡管月亮是早早地爬上來了,皎潔的月光也透過窗子,照到屋里,似乎是在跟小孩打招呼,可小孩們無動于衷,前轉(zhuǎn)后轉(zhuǎn)地跟著大人,也團團地圍著爐灶,聽聽水開的聲音,一直到雞鴨切好,熱騰騰地上了,大人們把雞鴨的各個部位都分配好了,比如小孩吃的雞鴨的棒腿,就少吃五塊肉,雞頭雞爪留給年壯的大人,肝臟等有些軟的東西,則留給老人。分配停當,大伙才有滋有味地吃起來,一盤雞鴨肉,一下子就被掃了個精光。一個清亮的中秋節(jié)就這樣被急匆匆地吃完了。
后來,雞鴨肉漸漸多了起來,家里的谷倉漸漸充實了起來,桌上不再僅是單調(diào)的雞鴨肉了,還有別的一點什么小吃,而且節(jié)日這一天也漸漸開始有月亮了。當天不用去勞動,一大早,一家人就開始為晚餐忙活了:買肉買水果買月餅。等月亮漸漸爬上來了,一家人也早早吃完,打著飽嗝,坐到空蕩蕩的院子,擺上蘋果和月餅,對著月亮,慢慢地吃起來,這時候,中秋節(jié)便開始有月亮了。此時的月亮深深地印到了人們的心里,住在大山里的毛南人也不例外。山里沒有城里那閃爍的霓紅燈,卻比城里多幾分靜謐,多幾分空曠,月光可以盡情揮灑,不必擔心耀眼燈光的排擠,照在門前的場院上,大人小孩是那樣的歡樂開懷,節(jié)日興味正濃,酒菜擺到月光下,正如蘇東坡一樣,“舉杯邀明月”,“叮當”杯盞相碰,聲音不絕于耳。微醉的臉上漾著很滿足的神情。是呀,滿場的谷子早早曬好,堆滿了糧倉;地里的大豆也收回了,一垛一垛地堆著,等著曬干,自己爆裂。小樓房掩映在綠樹間,由上級資助建起的村級路,像一條彩帶。這是前輩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想到這些高興事,不由得猛灌幾杯,談論這些好日子的話聲一聲高過一聲,似乎要把這好事傳到月亮的耳里,讓月亮也來分享他們的幸福,彌補它過去被冷落的缺憾。小孩們則早早把好吃的水果處理了,手里還攥著幾個別家可能沒有的水果,帶著幾個特別的月餅,跟別的小孩炫耀去了,滿村滿村地瘋跑,他們無法像大人一樣靜靜地坐在飯桌旁,不想辜負這片朗朗的月光,捉迷藏,玩打仗,把甜甜的笑聲灑滿村子,和月光摻和在一起,記錄著生活的美好。
就這樣,月亮悄悄地爬上山里毛南人的心頭,溫馨著他們辛勤的日子,月亮和人們相依相偎,誰說山月不懂心里事?那月亮被冷落的日子的歲月已漸行漸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