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榮光 韓亞芳 李云峰
[摘要] 目的 探討檢測血清白蛋白(Alb)、層粘蛋白(LN)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斷價值。方法 120例肝硬化患者分為出血組和非出血組,比較兩組Alb、LN水平的差異性。結(jié)果 出血組Alb、LN水平均顯著高于非出血組(P<0.01)。結(jié)論 Alb、LN對判定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有重要的價值。
[關鍵詞] 肝硬化; 白蛋白; 層粘蛋白
[中圖分類號] R57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09)27-137-01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一個嚴重的并發(fā)癥;門脈高壓、腹水持續(xù)發(fā)展、肝功能持續(xù)損害被視為高危因素。我們選取120例肝硬化患者,比較出血組與非出血組的Alb、LN差異性,結(jié)果顯示Alb、LN對判定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有重要的價值,從而進一步揭示這兩項生化指標與其內(nèi)在的關聯(lián)性。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120例均來自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患者。發(fā)生上消化道出血者34例。其中,男25例,女9例,年齡(55.3±18.6)歲,病程(10.2±5.5)年。肝炎肝硬化31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不明原因肝硬化1例。
未發(fā)生上消化道出血者86例。男62例,女24例,年齡(51.6±16.8)歲,病程(8.7±4.8)年。肝炎肝硬化78例,酒精性肝硬化5例,不明原因肝硬化3例。
統(tǒng)計學分析,出血組與未出血組病例在性別﹑年齡﹑病情﹑病程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 處理方法
對每位肝硬化病人治療前或治療初均測定Alb、LN水平。Alb測定用貝克曼CX型生化分析儀,貝克曼試劑檢測。LN測定用放射免疫法,試劑盒由上海海軍醫(yī)學研究所提供。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利用SPSS12.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t檢驗、χ2檢驗,P<0.05為顯著性差異。
2 結(jié)果
2.1 出血組與非出血組Alb、LN水平比較(表1)
2.2 兩組靈敏度與特異度比較
以Alb <28g/L為判定值。出血組有31例,非出血組有 26例。則其判定出血的靈敏度為91%,特異度為70%。以LN>200μg/L為判定值,出血組有25例,非出血組有28例,則判定出血的靈敏度為74%,特異度為67%。
3 討論
肝硬化是一種或多種因素對肝臟多次反復損害的結(jié)果。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常見的高危并發(fā)癥。有資料顯示,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包括增高的門靜脈壓和曲張靜脈壓力、在內(nèi)鏡下曲張靜脈的狀態(tài)、肝硬化的重度和肝炎活動性。實驗生化指標Alb、LN能較好地反映肝硬化肝功的狀態(tài),且在衡量肝纖維化程度及門靜脈壓上有內(nèi)在關聯(lián)性。
Alb低于30g/L時,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致使血液成分外滲,進入組織間隙及腹腔。水鈉潴留擴張了血漿容量,形成高動力循環(huán),最終表現(xiàn)出門靜脈高壓,導致上消化道出血高危險性。
LN反映肝纖維化的指標之一,肝硬化患者血清LN明顯升高。纖維化合成增加的LN沉積于肝竇的內(nèi)皮間隙形成“毛細血管化”,肝竇腔隙變狹窄,血流受阻,門脈壓升高。故LN與門脈壓力有正相關系,可用于估計門脈壓力的高低。LN水平越高,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程度越重,上消化道出血危險性越大。
本實驗資料顯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Alb、LN水平相比于未出血患者差異顯著。Alb<28g/L判定其出血的靈敏度為91%、特異度為70%;LN>200μg/L判定其出血的靈敏度為74%,特異度為 67%。
綜上所述,Alb、LN在衡量肝功能的嚴重損害的同時,在其上消化道出血的判定具有重要的價值,也進一步揭示出兩指標與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內(nèi)在必然聯(lián)系。
[參考文獻]
[1] 駱抗先. 乙型肝炎基礎和臨床[M]. 第3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606.
[2] 葉任高,陸再英. 內(nèi)科學[M]. 第6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442.
[3] 賴江瓊,李奕鑫,李國安,等. 肝硬化患者門靜脈內(nèi)徑、透明質(zhì)酸、層粘蛋白與消化道出血的關系[J]. 實用肝臟病雜志,2004,7(3):158-159.
(收稿日期:2009-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