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濤
農民在一定地域內進行種植活動,首先要選擇種子,在選種子的過程中,要認真研究其習性,包括其對氣候、土壤、水分等的要求,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確保豐收。教學過程中,學生就好比是種子,教師同樣要對“種子”進行一次甚至多次的研究,否則后果將不堪設想。
一、備學生的指向和內容
(一)知識基礎
要做到因材施教,首先要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這對備好課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教師剛接觸學生時,應對全體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一次調查,對學生掌握知識情況進行分析、分類和登記等綜合研究,做到對學生的知識體系了如指掌。在每次知識檢查后,都要做系統(tǒng)的試卷分析,找出每個學生存在的問題,并載入備課本,研究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普遍的問題要在備課中體現(xiàn)出重點指導,個別問題應當加強個別輔導。
(二)能力基礎
基礎學習能力是指在學習過程中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等。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具備以下六種能力,即合作交往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選擇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抗挫折能力、終身學習能力。教師首先要將這六種能力結合所教學生制定出相應目標。初中低年級學生能提出問題并進行獨立思維,隨學隨用有關概念解題,能想出有直接聯(lián)系的知識,掌握三步以內的思考過程;初中高年級學生能圍繞一個中心內容進行思維創(chuàng)造,能夠獲得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有層次地思考問題,學會初步的思維創(chuàng)造方法;高中年級學生能有理、有據(jù)、有層次地思考問題,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能多角度、靈活、敏捷地思考問題,聯(lián)想遷移能力較強。
(三)認知基礎
學生的認知特點可概括為“動作——感知——表象——概念”。教師要根據(jù)知識、內容的科學邏輯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認知活動的能力,注重從知識的整體入手,突破知識“一次完成論”。對各科教學中一些重要概念和規(guī)律的揭示,應注意遵從適應知識內在的矛盾關系,并有意識地結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生活經(jīng)驗設計富有情趣和有意義的活動,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和理解。
(四)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是新課程背景下備課環(huán)節(jié)中一個很重要的成分。情感因素是伴隨著知識經(jīng)驗的掌握、觀念的形成以及內部智力的成熟而發(fā)展起來的,它對外部智力的形成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教師的任務是為學生發(fā)展服務,因此,作為教師要采用多種途徑和方法,在與學生接觸中了解、分析、記錄學生們存在的各種問題,調整方法、制定相應措施。
二、備學生的方法
(一)深入研究學生,找準教學起點
學習者對從事特定的學科內容或任務的學習已經(jīng)具備有關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以及對有關學習的認識水平、態(tài)度等,稱為起點行為或起點能力。它是影響學生學習新知最重要的因素。正如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所說:“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學還原為一條原理的話,我將會說,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我們應當根據(jù)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去進行教學。”現(xiàn)在學生的學習渠道拓寬了,他們的學習準備狀態(tài)有時遠遠超出教師的想象,許多課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識,學生已經(jīng)知道得清清楚楚。如果教師按事先所設定的內容教學,起點不一定是真實起點。教師要遵循學生的思維特點設計教學過程,就必須把握教學的真實起點。教師要從以下方面切入:一是學生是否已經(jīng)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學目標中要求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樣?沒有掌握的是哪些知識?二是哪些新知識學生自己能夠自主學習?哪些需要教師的引導和點撥?
(二)關注個別差異,設計不同要求
教師對學生的個別差異要細心觀察,并充分估計。要打破傳統(tǒng)“一刀切”教學觀的束縛,采取“分層教學”、“分類施教”。
1.設計課堂教學分層。學生的個性特點是影響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因素。在備課時要因人而異地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做到揚長避短、分類指導。課堂的提問,新舊知識的遷移,新知識的講解等方面,都要針對學生差異,設計不同層次問題,使能力較強的學生發(fā)展了思維,能力中等的學生產(chǎn)生了興趣,能力較差的學生掌握了方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相應提高。
2.設計課堂練習分層。練習是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將技能轉化為熟練活動的過程,是反饋學生掌握知識的重要手段。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隨時根據(jù)學生的情況,調整練習。教師可針對本班學生的學習差異,設計三個層次練習,即:基本練習、變式練習、引申練習。通過分層練習,使各類學生都學有所獲,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
教師在充分調查、認真分析的基礎上,聯(lián)系學生生活世界,如針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知識積累、個性差異、情趣愛好、家庭背景等各方面的情況,充分了解學生,在尊重學生志趣的基礎上備課,在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上設計教案,才能備好學生。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育才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