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萍
一、猜字謎識字
學生天生愛猜謎,把字謎帶入課堂,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挑戰(zhàn),它既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通過綜合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而根據(jù)字形的特點用謎語識字,又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二、編童謠區(qū)分形近字、同音字
面對識字量的增大,隨之而來的又一大困難就是如何區(qū)分形近字和同音字。在每次檢測中,這方面也是學生失分率最高的。我嘗試過很多的方法,可是實效和我的期望往往是大相徑庭的,然而一次偶然的談話便解開了我的迷惑。一次班級中的杰杰經(jīng)常把“李”的“木”字寫成“禾”字,我便突發(fā)奇想問他:“你說李白是個男的吧!那他能扎個長長的辮子嗎?”“不能!”杰杰肯定地說。那如果你把上面的“木”寫成“禾”那李白就有辮子了。我們便一同編了一句童謠“沒有長長辮子就是李?!边@時看見他笑嘻嘻的,在接下來的聽寫訓練中他真的沒有再寫錯。
三、肢體表演識字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表演欲很強,把學習融入肢體表演中,學生的識字興趣會更加強烈。例如,在學習“走”時,我請一位學生側(cè)面對著全班同學戴著草帽慢動作從講臺的一端正步走向另一端,讓學生仔細觀察,感悟表演者的每一個動作都代表生字的哪一筆。再如學習和“走”字旁有關的“趕、起”時,我問學生這里的走字旁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學生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說“走的捺腿要伸長一些,要不然‘干、己這兩個字寶寶會掉下來的”。說著還不由自主地伸長了自己的腿。非常生動而富有童趣的語言和行動,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這種方法的感染。
四、做游戲識字
游戲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識字興趣,而且很容易點燃學生創(chuàng)新的火花,萌生創(chuàng)新的沖動。如,在學習“媽”字時,我根據(jù)合體字規(guī)律,把他們分別制成偏旁部首,獨體字兩個卡片發(fā)給學生,要求學生用最快的速度邊跑邊說:“我是‘女字旁,誰來和我做朋友?”跑到講臺另一側(cè)。另一個學生也拿著卡片,邊跑邊說“我是‘馬,‘小馬的‘馬,我來和你做朋友”。兩個人跑到一起把卡片合成“媽”字。采用這種生動有趣的學習方法,學生興趣高昂,記憶深刻,識字效果極佳。
五、多媒體演示識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提高教學質(zhì)量,必須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尤其是多媒體的運用,能使抽象的具體化,深奧的形象化,枯燥的趣味化。這樣,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習熱情,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并能有效的縮減教學時間,減輕他們的疲勞程度,提高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河北省景縣洚河流鎮(zhèn)劉高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