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 靜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中語文教學必須重視情感因素,在教學活動中充分開發(fā)利用情感因素,重視審美教育。
關鍵詞:情感因素 審美教育
新頒布的《語文課程標準》中對語文教學提出審美教育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作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币簿褪钦f語文學科既應該是培養(yǎng)語文能力的學科,又應該是培養(yǎng)情感的學科。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呢?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激發(fā)情感,引導學生探索美
“文藝應該通過什么來感動人呢?感動就是在感情上的共鳴?!闭Z文教學實施審美教育,先要根據(jù)文學的特點,運用這種感動去激發(fā)學生在感情上與作品的共鳴。
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教師要結合學習興趣和動機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學好語文的熱情。要上好每一節(jié)語文課,靈活地自選教學內容,采用“茶館”、“書場”式的教學方式,講故事,說典故,縱橫幾萬里,上下幾千年,用豐富的新穎的內容吸引學生,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打動學生,把學生引入語文天地。如:教學說明文《核舟記》,在充分梳理課文內容之后,教師反復吟讀,恰如一個聰明博識的導游,把學生帶到一件新奇的珍品面前,將其部件的精細,機關的巧妙及前后關聯(lián)一一化解展示于眾,一篇平實無華的文言說明文就這樣把學生引入了意趣盎然情景之中,而教師的朗讀就是由此岸到彼岸的“木舟”。
其次,要采用多種有效手段,豐富學生的情感。語文教學中的情感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抓住文章內在的“情”,往往便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達到美育乃至全文的教學目的。特別是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都傾注了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學生只有具備了豐富的情感體驗,才可能借助語言與作者溝通,透過字里行間,看到作者內心感情世界,理解課文。因此,老師要教育學生熱愛生活,指導學生投身生活,不僅要觀察生活,積累生活,更主要的是要體驗生活,感受生活,指導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感人之處,深切體味,并積累情感,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生活感受力,指導學生體驗生活,要抓住時機,適時引導。如《春》,教師通過舒緩,欣喜的語調,再現(xiàn)了堅韌的青草,溫柔的春風,濕潤的春雨,璀璨的春花等形象,使學生感受到春天的美景。并創(chuàng)設情境,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情感體驗機會,善于抓住機會,指導隨機觀察體驗,豐富學生的情感。
再次,老師還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及積極健康的情感。語文老師要在教學及生活中,教育學生時刻以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樂觀向上的精神,高尚的審美情趣,高漲的情緒,穩(wěn)定的心境去面對生活和學習,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科學世界觀,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質,正確認識社會、人生和自我,這對于學生閱讀和寫作是至關重要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把骨肉情、友誼情、人道情等基礎情感上升為愛國情、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級情感,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如《回憶我的母親》,老師通過平和溫情的朗讀,使學生從平實的敘述,誠懇的報答,深情的思念之中感受到平凡而偉大的母親的美好形象。母愛的深切體味等都便于進行這一類的情感教育。這些對于中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將有著極大的幫助。
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情導情
情感總是由一定的客觀事物引起的。語文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詩歌,富有詩意的散文,引人入勝的小說,催人淚下的劇本,很多都蘊含著濃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有助于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形成崇高的人格。因此,語文老師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朗讀引發(fā)、研讀體味、情景再現(xiàn)、情境體驗、背景穿插、烘托渲染等教學方法,以情導情,激起學生內心的感情波瀾,引發(fā)學生的情感,使之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進而理解課文、發(fā)展情感。導情要適度,要圍繞理解課文,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進行。導情還要適時,要在學生情感思維出現(xiàn)障礙時加以導引,并要設法上升為理性思維。如魏巍的《我的老師》中的曹老師,她外貌溫柔美麗,心地慈愛,愛孩子,關心孩子的甘苦,及時為孱弱的孩子排除痛苦悲傷,是一位老師的美好形象,使人受到美的感召而凈化心靈,于是感情上產(chǎn)生了共鳴。情感上的鋪墊,形成了課堂良好情緒的開始。
在教學中,老師還要充分發(fā)揮語言的激情作用。教師的教學語言要生動形象,具有激發(fā)性和感染力,點燃學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要講究輕重緩急的節(jié)奏,豐富多彩的內容,抑揚頓挫的語調,富于變化的語氣,引人入勝的語境。
三、注重教師自身的情感影響,以情引情
教師在學生心中是崇高的,神圣的。教師的情感也同樣能感染學生。
首先,教師要給學生親切感,信任感。如果學生厭惡甚至憎恨教師,那么對其所教學科也自然沒有學習熱情。教師要對學生傾注全部愛心,關心愛護學生,尊重信任學生,滿腔熱情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尤其對差生要傾注更多的愛。教師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并對學生寄予希望,學生就愿意接近教師,樂意接受教師的教育,學生進步就快;反之,學生與教師關系疏遠,甚至嚴重對立,進步就慢??梢?師愛這種感情力量對學生多么重要,它是推動學生前進的心理動力。這一相關性其實早在我國古代《學記》中就已提及,所謂“樂其師,信其道”。
其次要充分發(fā)揚教學民主,相信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币蚨?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多引導,多鼓勵學生自我學習,自我發(fā)現(xiàn),特別是討論過程中學生思維出現(xiàn)障礙而中斷或錯誤時,要多方引導啟發(fā),盡量讓其完成,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享受到獲得知識的喜悅和成功的快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也更加佩服教師,表現(xiàn)出更大的學習和參與熱情。
綜上所述,在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審美教育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任務,這正如雕塑家羅丹所說的:“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所以作為語文教師必須充分開發(fā)和利用這一非智力因素,深入鉆研教材,在這“美的富礦”里挖掘美,鑒賞美,變單純的知識教育為素質教育,培養(yǎng)新型人才。
作者單位:江蘇省新沂市時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