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鄲陽 周騰飛
[摘要]在影視中,不僅劇情、人物、演員的表演是觀眾們議論的話題,其建筑也成了關注的焦點。作為影視中“景”的重要組成部分——影視建筑,其反映了影視中人物精神、思想和感情內在的短暫7的建筑形象。影視通過建筑也可以表達人物內心的情感、展現(xiàn)人物關系、積累影片情緒、形成影片節(jié)奏,從而推進故事情節(jié)開展,建立影片完整的敘事結構。建筑對影視意境的生成、主題的彰顯、意義的深化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建筑;影視;創(chuàng)作
一、建筑風格
1國內古建筑風格
時代造就英雄,時代也造就建筑。什么樣的建筑風格和建筑文化也能反映什么樣的時代需求。中國悠久的歷史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古代涌現(xiàn)出許多建筑大師和建筑杰作,營造了許許多多傳世的宮殿、陵墓、廟宇、園林、民宅……。中國古代建筑不僅是我國現(xiàn)代建筑設計的借鑒,而且早已產(chǎn)生了世界性的影響,成為舉世矚目的文化遺產(chǎn)。
中國古建筑從總體上說是以木結構為主,以磚,瓦,石為輔發(fā)展起來的。從建筑外觀上看,每個建筑都有上,中,下三部分組成。上為屋頂,下為基座,中間為柱子,門窗和墻面。在柱子之上屋檐之下還有一種由木快縱橫穿插,層層疊疊組合成的構件叫做斗拱。它既可承托屋檐和屋內的梁與天花板,有儼然具有較強的裝飾效果。斗拱這個詞在談論中國古建筑中不可不提,由于它在歷代建筑中的做法極富變化,因而成為古建筑鑒定的最主要依據(jù)。
建筑的平面布局是決定一座建筑、一組建筑、一群建筑甚至一個村鎮(zhèn)、一個城市形制的重要因素。在中國古代建筑中,基本上有兩種平面布局的方式。一種是莊嚴雄偉,整齊對稱,一種是曲折變化,靈活多樣。
建筑不僅僅是技術科學,而且是一種藝術。中國古代建筑經(jīng)過長時期的努力,同時吸收了中國其他傳統(tǒng)藝術,尤其是繪畫、雕刻、工藝美術等造型藝術的特點,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藝術形象,并在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點。
我國古代的建筑藝術是美術鑒賞的重要對象。要鑒賞建筑藝術,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藝術的主要特征外,還要了解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一些重要特點,然后再通過比較典型的實例,進行具體的分析研究。
2近現(xiàn)代的建筑風格
建筑發(fā)展至今,也產(chǎn)生了不少的門派。從十八世紀發(fā)展到現(xiàn)代,就有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折衷主義、工藝美術運動、德意志制造聯(lián)盟、表現(xiàn)派、未來派、高技派、理性主義、追求技術精美主義以及后現(xiàn)代主義建筑中的解構主義等等。雖然現(xiàn)代的建筑設計師并不會明確標注自己設計的作品屬于哪個門派,但是大體上還是有跡可尋。
歐陸風格以“粉紅色外墻,白色線條,通花欄桿,外飄窗臺,綠色玻璃窗”為特色。
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筑外觀吸取了類似“歐陸風格”的一些元素處理手法,但加以簡化或局部適用,配以大面積墻及玻璃或簡單線腳構架,在色彩上以大面積線色為主,裝飾味相對簡化,追求一種輕松、清新、典雅的氣氛,可算是“后歐陸式”較之前者則又進一步理性。
現(xiàn)代風格的作品大都以體現(xiàn)時代特征為主,沒有過分的裝飾,一切從功能出發(fā),講究造型比例適度、空間結構圖明確美觀,強調外觀的明快、簡潔。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生活快節(jié)奏、簡約和實用,但又富有朝氣的生活氣息。
不管何種類型,其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基礎上添加了審美造型,映襯環(huán)境的主題,全面鋪開,增加更易于發(fā)揮的種種情調空間。
二、影視作品中的建筑
1影視作品中真實存在的建筑
影視是一門藝術,是一門集繪畫、制圖、雕塑、建筑、裝修、家具、服裝、化妝等造型藝術為一體的綜合性造型藝術。影視是活動的繪畫,活動的雕塑,活動的建筑。影視創(chuàng)作和生產(chǎn)制作中,影視美術師的職能主要是總體造型,場景造型,人物造型,鏡頭畫面造型。場景造型,分兩大部分:一是自然景觀,即天地山川、江河湖海、花草樹木等等;二是人文景觀,即人類生活、生產(chǎn)、科研、娛樂等一切社會活動場所。如城市、街道、房屋、工廠、商店、機關、學校,無一離開建筑。影視中場景造型的主體是建筑,沒有建筑就談不上場景造型。
這其中包括由于對布景的選擇,也包括對都市生活的速度與刺激的精彩描繪,對現(xiàn)代主義建筑的宣傳與記錄,無微不至的準確的歷史再現(xiàn)?;蛟S那些為某部特定的影視而創(chuàng)造,并只為這部影視而存在,也只能通過這部影視而存在的建筑比較符合“影視建筑”這一概念。
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不僅靠人物的刻畫,更要靠背景的輔助和襯托,于是配合影視的相關的建筑環(huán)境不停地涌現(xiàn)出來。中國城市建設的一個熱門詞匯——影視城,不斷開發(fā)建設。有“唐城…‘歐洲城”“三國城…‘水滸城”“象山影視城”等。集影視文化與旅游休閑于一體。國內的影視城大體都體現(xiàn)出了氣勢恢宏與秀麗幽雅,迷離奇幻、蓊蓊郁郁的植物景觀等主要特色景點都風格獨特、創(chuàng)意新穎。城內有湖光山色,也有亭臺樓榭;有溝谷洞天,也有古街,讓人情不自禁地融入武俠意境,比如象山影視城就是《神雕俠侶》的主要拍攝基地。以靈巖山為大背景,巧妙結合了當?shù)氐纳?、巖、洞、水、林等自然景觀,建有氣勢恢宏的襄陽城、神秘莫測的活死人墓、秀麗幽雅的歸云山莊等主要特色景點。象山影視城擁有十分豐富的場景和題材,不同歷史階段的影視題材均可在這里找到合適的場景,它詮釋著宋代古建筑藝術。
有為時代而存在的建筑,有為情節(jié)而特設的建筑,影視與建筑的相遇,從一開始就不可避免。在這種空間里,活動的主體必須經(jīng)過若干運動空間才能達到目標,而建筑在相繼的時間中逐漸呈象,逐漸清晰的運動過程,伴隨主體的體驗體現(xiàn)出移動的圖像,景色,甚至是文化。影視蒙太奇的手法更加體現(xiàn)在建筑空間中,在設計里,使空間成為運動而真實的,創(chuàng)造不同的行進感,成為“散步建筑”或是讓建筑成為一本可以閱讀的“書”。
現(xiàn)代建筑不僅僅只是影視的舞臺,它還將其藝術的一面帶入了影視,這在場面調度上顯現(xiàn)其特征,建筑掙脫了條條框框的束縛,建筑在“表演”。影視藝術提供了發(fā)掘關于時間和空間的新建筑的潛能,這種建筑不受重力和日常生活的物質束縛。
2以影視(活動影像)媒介實現(xiàn)的建筑
以影視作為一種方法來研究這種短暫的美,運用故事片、記錄片中的片斷及其人物形象拍攝的鏡頭營造出一個住宅,遍布于其中的各種圖像與文字創(chuàng)造出一種疏離的意味或氛圍,這一點是無法從任何現(xiàn)成的影像中獲得的。
1920年代和30年代的相當一些先鋒運動,包括表現(xiàn)主義,用再現(xiàn)的方式探索了這種交會,“我是電影眼睛,我是建設者,我現(xiàn)在把你安置在一個不同尋常的房間內,你是我創(chuàng)造的,這個房間在我創(chuàng)造出來以前也是不存在的。房間里的十二面墻,是我從世界各個不同的地方拍攝來的。把這些墻和其他細節(jié)的鏡頭放在一起,按照一種宜人的秩序把它們安排妥當,通過鏡頭間隔正確地構成一個影牌詞組,這就是那個房間。”(吉爾·維爾托夫)
影視表達的內在建筑性和建筑體驗的影視化本質——是多方位的。兩者都是一種藝術形式。拋開它們不可回避的集體產(chǎn)物的本質不論,影視和建筑都是個性導演的藝術,是一個個藝術創(chuàng)造者的藝術。德國表現(xiàn)主義電影中徘徊于現(xiàn)實和夢想之間的幻想建筑,二維的電影圖像如何再現(xiàn)三維和多重感官世界,或者蒙太奇如何利用人類感知體系的特點和缺陷來營造一種連續(xù)的真實世界的印象。
三、影視中的建筑創(chuàng)作
建筑是凝固的影視,因此在建筑設計中,建筑師需要拿出來的成果是對空間的塑造,相對于行為與事件,空間必然是主體??臻g的設計可以像影視劇情一樣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從起步、發(fā)展、高潮到達最后的結局。建筑師與導演區(qū)別在于,建筑師不能修改任務書,而只能完善自己的空間設計,讓建筑在各種條條框框的束縛中,展現(xiàn)出最完美的一面。于是乎,導演似乎更加具有靈活性,因為既需要面對劇本又需要在拍片現(xiàn)場進行指導,所以很多覺得欠缺的地方都能及時地修正。建筑師似乎做得還不夠,在設計中往往不能設身處地去體驗作為使用者在建筑中的感受。所以,往往很多問題都是在建筑建成使用之后才被發(fā)現(xiàn)。這點建筑師就需要向影視導演來學習了,要讓使用者在使用他們所設計的建筑的時候,像在觀看一部影視一樣,感覺到空間劇情合乎情理地變化。
在不同的地域,建筑中角色的分配會不同。在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建筑中,木材就是主要的構造材料,磚和石材相對就使用得少。這樣木材就是主角,磚和石材就是配角。在古羅馬的建筑中,石材是主要的角色,木材只是少量使用。
建筑師與影視導演的互動似乎可以更密切些。在做建筑的時候,學習像影視導演那樣,在否定之否定中做出最佳的方案。影視導演也可以像建筑師那樣培養(yǎng)自己的空間感,在影片開拍之前就在腦中勾畫出一個意境與場景,最好能像建筑師那樣用筆畫出草稿。建筑師與影視導演相互學習借鑒,創(chuàng)作出的藝術品才能更加完美,讓建筑與影視相映生輝。
四、結語
影視中的建筑,就像電影一樣,離不開時間和運動的維度。人們會依附序列性來理解和研究一幢建筑。建筑一幢建筑,就是預測和尋求人們行經(jīng)路線的連接和對比的效果,從連續(xù)的鏡頭、序列來看,影視中的建筑就是建筑師通過剪輯、定格和開場來完成的……影視中建筑可以從諸多不同視解來研究;比方如不同的導演如何描述同一座城市……目前幾乎沒有不包含建筑形象的影視,不管是否有具體的建筑出現(xiàn)在電影中,這都是不爭的事實,因為影像定位,比例或照明的定義都暗示了一個具體場所的建立。另一方面,場所的建立是建筑的根本任務,建筑的首要任務就是劃定人類的場所。通過建筑,我們把陌生和隔閡的體驗轉換成積極的住所感。居住空間不是固定不變的一文不值的空間,每個場所都有自己的歷史和象征性的內涵。因此,一個影視事件和建筑空間、時間和地點完全不可分,并且影視導演必然需要創(chuàng)造建筑,雖正是建筑學科的這種純真和獨立民生,使得影視建筑如此敏感和發(fā)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