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祥
近日,筆者調查發(fā)現(xiàn),在山西省汾陽市劉村關帝廟墻壁上,鑲嵌有一約60厘米×70厘米的《嚴禁開支火食》碑,碑文清晰可辨,是1932年9月刻立,距今77年。據(jù)查以禁止公款吃喝為內容而立碑石的,尚屬首例。其內容記述了當?shù)剞r民的生活及公共管理財務狀況,大家對公款開支伙食的態(tài)度、開支伙食費的規(guī)定和不受限制的范圍,會議確定的事項及其落實監(jiān)督辦法,對當前反腐倡廉,接受群眾公開監(jiān)督,嚴禁公款大吃大喝,建立節(jié)約型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依筆者看,此碑文價值有四:
一是警示后人。節(jié)約開支,勤儉持家,歷來為中華民族之美德。人民對浪費公款,大吃大喝,貪污腐化等現(xiàn)象,無論什么時間哪個朝代都是恨之入骨,劉村之所以達到需要對公務伙食專門商議、立碑禁止的程度,也說明了當時公款開支的嚴重狀態(tài)。但是能夠立碑禁止也證明當時“鄉(xiāng)長”等領導的無耐和痛下決心的積極態(tài)度。這對當今社會仍然具有良好的警示和教育作用。
二是民主監(jiān)督。任何權力都是人民給予的,理應接受人民的監(jiān)督,立碑于關帝廟前,將禁止之事嵌壁明示,讓每一個追求公平正義的人來監(jiān)督,其所具有的現(xiàn)實意義非常深刻。任何時候任何事情只有在民主的監(jiān)督下,陽光決策,才能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才能保證公務活動不變調、不變味、不離譜。
三是依規(guī)賦權。為了防止出現(xiàn)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現(xiàn)象,碑文中明確提出“依規(guī)賦權、還權于民”機制,即:“倘有仍蹈前轍者,準由列石村民五家,破除情面,彈劾罷免”,以求落實。有了這樣一個機制,而且為了破除情面,規(guī)定只要有5家出面便可罷免。如果有問題,53名立石村民中總會有5名愿意用權出面制止吧,真正做到了落實到位。
四是科學執(zhí)政。禁止大吃大喝同時,該村也規(guī)定了合理的吃喝,即年節(jié)、開學、夏收、秋收各3日。這就把應該與不應該進行了合理的區(qū)分,將工作量化細化,而不是簡單粗暴,體現(xiàn)出了科學執(zhí)政的理念。這對當前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現(xiàn)將原文抄錄于下,以饗讀者。
《嚴禁開支火食》碑
竊查我們劉村地土光褊狹,居民稀零,務農為業(yè),別無資產,財源困絀已甚,合亟撙儉維持。謹稽社所習弊,厥惟伙食一事,歷有年,所竟成慣例,公款竭蹶。雖不盡此,積零成鉅強半。由茲同人等言念及此,心實傷之,毅然奮起,誓除斯弊,到會村民同聲贊許。此后除年節(jié)開學必須備饌暨夏秋起攤備饌各三日外,無論何項,辦公人員嚴禁村款項下開支伙食。倘有仍蹈前轍者,準由列石村民五家,破除情面,彈劾罷免。人民因訟到所,自備飯饌者不在此禁。為此鐫石嵌壁,庶觸目無忘焉。汾人麟閣葉勛繕并書。
汾陽縣劉村鄉(xiāng)長張滿福 副張全義 閭長李福海 譚景瀛 張浚
村民會議出席姓名: 王立節(jié) 張興全 程福元 葉東海 譚景漳 王啟恭 譚景淮 王啟興 高鳳翔 趙汝芝 武慶智 王啟祥 葉東茂 趙汝茂 宋學保 王立忠 薛壽椿 朱萬桂 武榮華 譚景潤 王啟和 王啟元 王殿富 郭振奎 譚景沂 趙登明 趙汝蘭 雍氏大德 梁□奎 趙寶棠 馮恩光 王振聲 王啟云 葉□□ □□□ 孟啟發(fā) 馮恩元 葉桂青 王啟雄 李□□ 李朝□ 張福青 武關孝 張繼賢 張紹根 趙清□ 張承業(yè) 張福保 周萬德 周吉元 周根 譚景□ □汝□
中華民國廿一年九月上浣吉立
(責編 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