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須有全局在胸,又須于細微處著功夫,恰如進入巍峨的宮殿中,既要見全體的宏偉,更須看那一雕梁一畫棟的絢麗?!读主煊襁M賈府》(以下簡稱《林》)是高中經(jīng)典課文,我在教《林》一文時,略過追魂攝魄、傳神寫心的王熙鳳人物形象分析,采用劍走偏鋒的方法,仔細涵詠隱藏在人物語言后的多層次內(nèi)涵,從賈府環(huán)境對林黛玉的影響入手來剖析林寄人籬下的性格心理形成原因及影響。今將教學過程展示一端,不揣粗鄙,以期求教于方家。
一、探討初至賈府眾人對待黛玉的態(tài)度
我問:“林黛玉在‘上無親母教養(yǎng),下無姊妹兄弟扶持的情況下,與父親灑淚而別,投奔外家‘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初至賈府,賈府眾人對林黛玉好不好?”
有的學生說好,有的說不好。我請他們用文中事實證明自己觀點。一學生回答:“林黛玉無可奈何投奔賈府,但‘卻不進正門,只進了西邊角門,可見賈府對她不甚歡迎?!睂W生馬上反駁:“賈府作為豪門大族,正門一般為迎接皇親國戚而開,讓林黛玉走角門是封建禮法的需要,并非是冷落她?!?/p>
我肯定了后者的意見,再次點撥:“賈府眾人對林黛玉的態(tài)度有什么不同?例如作為賈府碩果僅存的賈母對寶玉與黛玉都很憐愛,但有沒有什么區(qū)別?”
一位學生回答:“有,寶玉的丫環(huán)明顯比黛玉多?!毕旅娴膶W生群起而攻之:“不對,那是因為黛玉初來乍到。”
于是我再次提示:“黛玉為少年孤女,又是賈母唯一的外孫女兒,所以黛玉的到來,引起了賈府上下高度的重視。老祖宗親臨迎接,且一見就‘一把摟入懷中,心肝兒肉地疼著。但要注意賈母對黛玉的稱呼,有什么不同尋常之處?”
學生立即尋章摘句,從文中第二段找出“今日遠客才來”,第十二段找出“你是客,原應(yīng)該如此坐的”,第十四段“外客未見”,由此可見賈母還是有內(nèi)外之分的。
我趁熱打鐵,補充說:“中國有句古話‘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賈母盡管寶貝兒似的疼黛玉,但在她心目中還是內(nèi)外有別的,幾次喚‘客的稱呼使初來乍到的黛玉有寄人籬下之感。假如母親尚在,又或僅僅是來串串門,倒覺熱情,可如今托付外祖母教養(yǎng),心中難免凄涼。況且賈母為一家之主,她的態(tài)度直接影響全府中人。”
在教師的示范引導之下,學生循著思路自己概括。
一生說:“鳳姐雖對黛玉刻意逢迎,贊其標致‘不像外孫女,竟是個嫡親的孫女,好像只有賈家人才配有如此漂亮,嫡與不嫡的區(qū)別明顯帶見外之意,特別是她的關(guān)照‘在這兒不要想家,實際是告訴黛玉‘這兒不是你的家。”
一生又說:“大舅舅身上不舒服,二舅舅又齋戒去了,都沒有見黛玉。其實,有人沒會因傷心而不見親人?齋戒哪天不可以?二舅又是否真的不在家?書中其實暗示著她對兩個舅舅而言并不是非見不可的人物,賈府只是收留她。兩個舅舅的敷衍冷落之意顯而易見.”
一生補充:“王夫人除讓座外,只關(guān)照黛玉一件事,千萬不要沾惹寶玉。黛玉從此不得不隱藏自己的真情實感,對寶玉敬而遠之,造成他們今后的誤會?!?/p>
關(guān)于寶玉對黛玉的態(tài)度這一點大家不好把握,于是我發(fā)問:“寶黛會面的高潮在哪里?”
學生齊說“摔玉”,于是引導學生思考:“這狠命摔玉表明了賈寶玉怎樣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取向?”
學生沉默著咀嚼體會,一人站起來說:“寶玉說‘家里姐姐妹妹都沒有,可見他追求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摔玉也正表現(xiàn)出他對天命的反抗,對世俗的鄙棄。喜怒形于色也表現(xiàn)了他性格的率真,與王熙鳳相比更顯出他的可愛。”
我肯定了他的回答,也闡釋了自己的感悟:“這塊玉是身份的象征,砸玉表明他愿為黛玉舍棄它,這一情節(jié)凸顯了黛玉在寶玉心中圣潔的形象,同時也開啟了兩人感情發(fā)展過程中屢次砸玉明志的先河。但這件事也給黛玉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和打擊,自己身無金玉,而后薛寶釵一進賈府就帶來了大大的金項圈,為她和寶玉的愛情蒙上了一層陰影?!?/p>
板書如下:
賈府上下態(tài)度:賈母:憐多于親
鳳姐:贊而見外
兩舅舅:敷衍冷落
王夫人:虛禮警戒
寶玉:心有靈犀,傷其無玉
總結(jié)黛玉進入賈府后的處境:喪母別父,缺少慈愛
賈府雖好,內(nèi)外有別
寄人籬下,處處小心
身無金玉,難續(xù)前緣
二、從語言行為分析黛玉性格心理
我問:“文中是如何刻畫黛玉形象的?對黛玉的描寫共有幾次?角度有什么不同?”
這個問題解決起來相對容易,學生們綜合歸納,得出:
1.側(cè)面描寫(通過他人的眼睛看)
眾人觀:言談不俗,體弱多病
鳳姐見:標致人物,氣派不凡
寶玉看:美麗多情,聰明靈秀,
多愁善感,體態(tài)嬌弱
2.正面描寫(言行舉止)
自我告誡 言行謹慎
拜見祖母 不敢失禮
會見姐妹 搶先行禮
會見鳳姐 兩次行禮
謝絕賜飯 禮節(jié)周全
度量讓座 小心謹慎
漱口喝茶 入鄉(xiāng)隨俗
意未全盡,我補充說:“黛玉的言行舉止贏得了眾人的青睞,這得益于她聰慧靈秀、便言令齒、心思縝密的深厚內(nèi)功外,還源于她孤身進賈府的行動準則‘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既便如此,在賈府復雜的環(huán)境中,她能否做到面面俱到,處處皆圓呢?”
學生立刻回答:“不能?!币粚W生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黛玉盡管小心謹慎,還是在疼愛她的外祖母面前有關(guān)于是否讀過書這個問題的辭令失當。當黛玉問姐妹們讀何書時,信守‘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賈母即說:‘讀什么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言辭中隱隱透著對黛玉的不快。留心在意的黛玉當然銘記教訓,努力尋找機會,討賈母的歡心,于是,同樣的問題在寶玉與在賈母面前的回答形成了強烈對比‘不曾讀,些許認得幾個字,前后不一的言辭寫盡了黛玉的便言令齒,聰明伶俐?!?/p>
一生繼續(xù)補充:“對于賈寶玉是否‘有玉的問題,黛玉忖度而答‘我沒那個,想來那玉是一件罕物,豈能人人有的,簡潔明了的回答流露出了黛玉對這位表哥的崇敬和羨慕之情,不料卻引發(fā)了寶玉摔玉的癡狂病,弄得上下皆驚,初至賈府的黛玉也尷尬不已?!?/p>
我肯定了他們的見解:“黛玉講話雖處處留心,謹防冒犯卻又時出亂子,典型而又真實的體現(xiàn)了黛玉純真嬌憨的個性,推進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梢?黛玉的個性并非我們一貫誤以為的心眼狹小、尖酸刻薄,相反她卻是個便言令齒、機靈有心、惹人憐愛、秀外慧中、嫻于辭令的大家閨秀。而在這一回中,初見親友的種種言行被作者寫得絲絲入扣燭幽洞微,凸顯出一個謹守禮度、聰慧靈秀、孤高純潔的封建貴族少女的形象,與鳳姐的潑辣放縱以及寶玉的無拘無束形成鮮明對比。從此,黛玉便走進了這個陌生的環(huán)境,以亦主亦客的身份在賈府中開始了別樣生活?!?/p>
三、探究寶黛悲劇之根源
我再讓學生思考:“《林》通過描寫寶黛初會揭開了寶玉與黛玉愛情悲劇的序幕。天上掉下個林妹妹,寶玉見到黛玉的第一句話是什么?”
學生齊說:“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p>
我追問:“從未見過黛玉的寶玉為何說出這句話?”
一生搶答:“這是他們前世的木石前盟姻緣延續(xù)到今日的照應(yīng)。”
我追問:“如果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呢?”
一生說:“也可能是把寶玉為拉近之間的關(guān)系,正如我們男生有時為引起女生的注意而故意搭訕一樣?!?/p>
下面學生齊笑,我充分肯定了他的回答:“對,黛玉的靈秀氣,書卷氣,孤傲氣正契合寶玉夢中情人的理想與標準,他心中所思所想正是這樣一個人物,所以一見面就產(chǎn)生了所謂的心靈感應(yīng)。其實,兩人不但在氣質(zhì)上,在思想上,情趣上也都契合,同樣都是封建社會的叛逆,都讀過不少禁書,黛玉從不勸寶玉讀圣賢書走仕途經(jīng)濟之路。但如果從封建家族擇媳標準來看,黛玉雖滿腹才情、聰明絕頂卻是不合格的。相反,薛寶釵卻贏得了賈府上下的一致稱贊,于是悲劇就產(chǎn)生了。
【總結(jié)】某種意義上說,《紅樓夢》是一部女性的贊歌,對女性的美麗和才華進行了前所未有的熱情贊頌;又是一部女性的挽歌,沉痛描述了眾多女兒的悲劇,“千紅一窟(哭),萬艷同杯(悲)”。無論是禮贊還是哀悼,黛玉都是最集中、最深刻的傳達了作者感情的女性典型。《林》這一節(jié)初步點染出一個機靈有心、美慧病弱、孤高純潔的封建貴族少女的性格底色,展現(xiàn)了“庭院深深深幾許”的豪門大宅盤根錯節(jié)的人際關(guān)系,為后文描寫她孤標傲世的典型形象和“魂歸離恨天”的悲劇命運埋下了伏筆。
【教學后記】這是08年我的一場校內(nèi)公開課的教授實錄,開課后好評甚多?,F(xiàn)在回想起當時設(shè)計教案時頗費苦心:如何讓閱歷尚淺、學識不深的高中學生對蘊含豐富的《紅樓夢》感興趣,恐怕不是一件易事。那么我首先通過自己對經(jīng)典的細讀收獲對文本的情緒和感悟,體會出人物不經(jīng)意的語言中隱藏的真實情感,被人忽略的故事后沉淀的審美意蘊,然后作為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引領(lǐng)學生細讀文本,在共同賞讀過程中,人物的情感意義、審美價值、形象魅力都得到徹底呈現(xiàn),從而喚醒了學生的生命意識,提升他們的語文閱讀素養(yǎng)。
★作者簡介:張丹東,江蘇省東臺市第一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