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林
摘要:當前藝術(shù)的學習與普及已成為我國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在各種藝術(shù)專業(yè)中對鋼琴的學習是人們比較青睞的一種。不論是鋼琴專業(yè)人士還是業(yè)余愛好者,在演奏鋼琴音樂時必須使用鋼琴踏板來達到理想的音色效果。
關(guān)鍵詞:踏板的發(fā)展 標記 使用音效 聽覺效果
一、鋼琴踏板的發(fā)展
鋼琴踏板的發(fā)展歷史是一個橫跨一百五十年的復雜演變過程,它最后以今天所見到的三個踏板而告終。有關(guān)鋼琴發(fā)展的這一過程,意義十分重要,這不僅由于它的歷史性影響,而且也由于它為那些希望以高水準來演奏鋼琴音樂的鋼琴家們提供了重要的輔助手段。
1709年巴托羅米歐。克利斯托福里在佛羅倫斯建造出第一架有強弱的羽管鍵琴,它的聲音在很多方面仍然和古鋼琴和羽管鍵琴相似。但現(xiàn)在,包有鹿皮的錘子用來擊弦,以代替用羽管鍵琴的支柱和羽管,或是古鋼琴的金屬切片來發(fā)聲。
到1726年克利斯托福里已建造大約二十架這樣的樂器。為了幫助承受住新發(fā)明的錘子機械裝置的打擊,不久開始設(shè)置更結(jié)實和更大的弦和共鳴板。其他早期的鋼琴制造者如高特弗列德。西爾伯曼和約翰。朱姆貝,很快地擴展和修改了克利斯托福里原來的概念。其結(jié)果是早先鋼琴的聲音開始增加洪亮度,爾后經(jīng)過幾十年,新的樂器和它帶有錘子的羽管鍵琴的早期身份已無明顯相似之處。鋼琴在整個歐洲大陸上奇跡般地迅速成長和流行,使古鋼琴和羽管鍵琴二者都成為了歷史。
在鋼琴演奏中,如能正確并自如的去運用踏板就必須先了解它。在一般的樂曲演奏中最常用的是右踏板(延音踏板)其次是左踏板和中踏板(弱音踏板),中踏板的結(jié)構(gòu)是利用兩根桿連接著踏板和弱音控制桿,弱音控制桿在一長塊毛貼來擋在琴錘與琴弦之間,當踩下中踏板時毛貼落下使其擊錘不能直接擊在琴弦上,因此鋼琴聲變得很弱,其作用是在一般鋼琴演奏中幾乎不用中踏板,我們著重講右踏板和左踏板。
二、右踏板標記及使用音效
右踏板即延音踏板,它控制著鋼琴中的制音器,當踩下踏板時制音器離開琴弦,使琴弦長生共振達到延長音色的效果以及給它們增加色彩。右踏板除了被稱作延音踏板外還被稱作“響踏板”或“強踏板”,因為當制音器從周圍弦被抬起時所彈奏的一個音或和弦,確實會比制音器在原地時彈奏的同樣音符聽起來稍強一些,正因為右踏板的這些特點能給鋼琴音色不同的效果,所以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踏板。我們現(xiàn)在常用的右踏板踩下記號是“”,并用“”表示放掉踏板。
在使用踏板時腳的位置也尤為重要,在我們眾多鋼琴學生中大多都忽略了這一點。每個人的腳在力度或大小方面都是不同的,因此往往踩用一個踏板,不同的人踩的音響效果就不一樣例如當利用部分松開制音器的聲音層次時,因為腳的錯誤往往會妨礙手和腳之間的配合。因此影響演奏的質(zhì)量。所以當一個人去彈奏一架鋼琴時首先要將踏板的力度對制音器的影響進行了解。為了發(fā)展存在于踏板和腳的下部之間微妙和相對密切的關(guān)系,我們可以只穿襪子來感覺踏板和腳的密切關(guān)系。還可以用快速踩下,慢慢松起的方法來練習。踏板踩下的多少對音色有很大影響,在不同踩下的層次上其聲音效果不同,每臺鋼琴都有不同的層次,我們在使用一臺新琴時可以打開音箱蓋來觀察制音器的微妙變化。用踏板來試驗彈和弦,看在什么位置聲音最初開始被踏板抓住,然后放掉,隨經(jīng)驗的增長,演奏者更可以在一件不熟悉的樂器上很快地找到使用踏板的四個區(qū)域的準確界限。
三、左踏板標記及使用音效
在鋼琴演奏中,左踏板是僅次于右踏板的另一個制音因素,左踏板記號是“” 在廣大鋼琴愛好者中有絕大部分人不知其用法,甚至忽略了它的作用,這是踏板使用的一大誤區(qū)。左踏板往往被稱為弱音器(減弱聲音的踏板)或又稱柔音踏板。它的作用不僅是幫助演奏者彈得更弱,也是為了增加聲音的柔和,去掉音質(zhì)中任何敲擊的成份。在演奏中我們最好不要把它當作是一種彈奏弱音的工具,要利用它的特點,使音質(zhì)變得柔和達到最佳效果。因為當左踏板被踩下時,整套錘子稍向左移動(針對三角鋼琴而言),因而在大多數(shù)音上面打擊了兩根弦而不是三根,音量當然會減弱了,正因為這樣使得琴錘被撞擊得稍弱的那一面來擊弦而造成音質(zhì)上的改變,使得這個泛音的產(chǎn)生給整個琴聲蒙上了一種薄紗似的聲音。在使用左踏板時,其左腳的位置是有一定講究的,很多老師教他們的學生時講他們在任何時候都應該將左腳放在左踏板上,當需要時即可踩下去。在我的認為這種做法是不恰當?shù)?許多鋼琴家,特別是那些喜歡用身體語言來表達情感的,會忙于左腳的動作。因此我認為左腳應該自然的放在地上,因為有些段當兩手同時走向一邊時,左腳可能需要用來作平衡。
四、左踏板及右踏板在運用中的聽覺因素
講了踏板的基本結(jié)構(gòu),功能以及用法后,現(xiàn)在我們開始講述關(guān)于踏板在演奏中的實際運用。假如你已經(jīng)知道如何有規(guī)則的運用踏板那我可以告訴你踏板是沒有什么規(guī)則可循的①“正如畫家在調(diào)色板上調(diào)配顏色以求得某些特殊的色彩那樣,畫家知道藍色和黃色可調(diào)成綠色,紅色和藍色調(diào)成紫色,但這些都不是常用的底色,為了取得更完美的色彩,他必須試驗并憑著他的視覺和判斷,”和使用踏板是一個道理。很多人喜歡憑著自己的性子來踩踏板,無論是什么樂段都沒有踏板的附合。似乎一連串的共振給他帶來了美妙的感覺。如果這樣使用踏板的話,給人在聲音上的感覺就是一堆渾濁而含糊不清的音。因此要學會用你的聽覺來指導你的踏板。在很多的樂曲中沒有明顯的踏板標記,因此在彈奏這些樂曲時首先要進行沒有踏板的練習對樂曲進行了解和剖析,當對樂曲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慢慢的將踏板有針對性的加上去。
踏板還可以表現(xiàn)出更多的特色;比如有時我們可以有目的的混合一些不協(xié)和的聲音,便可以產(chǎn)生一些奇怪的、像玻璃或流水,或風吹草動的聲音效果。例如在拉威爾的“夜之妖靈”中的第一部“水妖”,一開始就是一個延續(xù)踏板,加上那不同層次的力度,使聽眾從中感覺到皎潔的月光,平靜的湖面,水妖那柔美的舞姿在水中激起漣漪的水波,微風拂面等等,這種混合的模式,還可以在許多情況下引用到所有的和弦,在這一情況下并不意味放棄踏板;我們只要建立力度的不同層次感,將主要和弦置于比其他和弦更高層次上就行了。也就是主導和弦必須得到足夠的力度,使它的延續(xù)時間能比那些雖然可以聽到,但由于微弱而自行消失的所有其他和弦更持久。但這一踏板的使用會受到琴弦共振的影響,那一瞬間只能由演奏者自己的耳朵去判斷。因此重復上面所說的,耳朵是主宰,只有耳朵才能決定是否使用踏板,該怎樣去使用踏板。
注釋:
① 約·霍夫曼—論鋼琴演奏第45頁
② 約·霍夫曼—論鋼琴演奏第29頁
參考文獻:
(1) 約·霍夫曼—論鋼琴演奏: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年版
(2) 吳曉娜 王健 編著鋼琴音樂教程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3) 張大勝. 鋼琴音樂研究(第六版) 臺北:全音樂譜出版社,1981年版
(4) 趙曉生 鋼琴演奏之道 上海:世界圖書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
龍林湖北民族學院藝術(shù)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