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君 李 姣
摘要:本文基于文學作品自身的特點,揭示了其對旅游業(yè)的價值,并探討了文學作品經開發(fā)成為文學旅游資源時對游客的吸引力,從而提出文學作品旅游開發(fā)的措施建議,以期更好地實現(xiàn)文學作品的價值。
關鍵詞:文學作品開發(fā)文學旅游
一、 文學作品對旅游業(yè)的價值
中國的古代文學作品中,許多膾炙人口的傳世佳作,是來自作者在游山玩之間,多少文人墨客在飽覽名山大川時,“觸景生情”,創(chuàng)作出不少名篇佳作。這些作品有詩詞、歌賦、散文、游記和對聯(lián)等各種文學形式。它們?yōu)樗枥L的自然山
水增添了獨特的文化魅力,也使詠贊的人文古跡擁有更加豐富的文化韻味。從而使這些自然山水和人文古跡更具有旅游資源的價值。另外,在現(xiàn)代旅游發(fā)展的過程中,文學本身也成為一種人們積極開發(fā)以吸引游客的重要資源。
(一)文學是一種重要的旅游資源
旅游資源,“指一切能造就吸引力環(huán)境,能為旅游業(yè)所利用,并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自然條件和社會因素”1。因此,通常將旅游資源分為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文學就是一種重要的人文資源。
1.文學家故居
國內外幾乎所有杰出文學家的故居和其他遺跡都已成為旅游者參觀游覽的地方。旅游者可以借此了解這些文化巨匠的經歷、成就與情操,研究他們的創(chuàng)作過程及其與所處社會歷史背景的關系,為旅游增添了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例如: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西,是當年杜甫在成都時的故居,他在此居住四年,寫下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二百四十多首詩歌。原宅早毀,宋朝重修,立祠宇。經歷代修葺擴建,成為一處著名的旅游名勝。
2.文學描述的場景
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的名著《羅密歐與朱麗葉》使意大利東北部的維羅納城內這兩大家族的成為該城的旅游熱點。魯迅先生《孔乙己》一文中主人公站著吃茴香豆的“咸亨酒店”,至今不僅依原樣保存下來,而且成為紹興城的旅游景點之一。人們或模仿作品中描繪的情景修建景點景區(qū),將作者烏托邦式的理想展現(xiàn)于現(xiàn)實世界;或將作為文學作品背景原型的具體景點、實有建筑加以擴建或修葺,使實景實物更具魅力,成為更有吸引力的旅游勝地。
3.文學題材的藝術品
美人魚是安徒生童話故事《海的女兒》中的主角,是一個追求人間幸福的典型形象,集中表達了丹麥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情。如今,美人魚銅雕是北歐最大城市-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標志,也是來這個城市的旅游者必去參觀之景。云南省曲靖市以《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欲擒故縱、七擒彝族首領猛的故事而創(chuàng)作《七擒猛獲壁雕》,成為該市旅游資源中的一道亮麗風景。
4.文學主題公園
我國較早的文學名著主題模擬景觀,是上海和北京以《紅樓夢》“大觀園”意境建造的兩個南、北大觀園?,F(xiàn)在,全國各地雨后春筍般地興建了許多文學名著主題公園。如:山東淄博建造“聊齋大觀園”。湖北的武漢和蒲圻分別建造“中華水滸城”。江西撫州興建“湯顯祖文化藝術園”等等。
(二)文學增添旅游資源的文化魅力
1.文學增加自然山水的審美價值
“文學能夠升華和美化環(huán)境,為自然旅游資源增添人文美”2,為自然山水營造文學藝術氛圍。古人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描繪自然山水的詩詞歌賦猶如這“仙”和“龍”,給許多自然旅游資增添“靈氣”和“名氣”。文人往往能體驗出一般人常常熟視無睹的美,并以詩詞、歌賦、對聯(lián)等形式道出了一般人常常言而不達之意。他們不僅寫景出色,更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意境,抒發(fā)了崇高圣潔的情懷,并使人們知物、明理3。如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奔让枥L了神秘莫測的廬山自然景色,又道出了“當局者迷”的人生和社會哲理。
2.文學豐富人文古跡的文化韻味
文人騷客觀賞人文古跡時觸景生情而作的名篇佳句往往會起到“點睛”之妙,增加人文旅游資源的無窮韻味。“可以說有些景觀原本是平常的,但往往因名人題詠而成為著名景觀,其中大量的人文景觀多因此而形成”。
3.文學宣傳、提高旅游景點的知名度
早在十三世紀,意大利旅行這家馬可-波羅經西亞、中亞到中國,在中國旅居17年,所著《馬可-波羅游記》記述了中亞、西亞、南亞等地區(qū)許多國家的情況,并著重敘述了中國?!恶R可-波羅游記》盛贊東方的富庶,歐洲的商人、航海家、封建主因此紛紛從事海洋遠航,探索通往印度和中國的海上航線。
二、文學旅游資源的吸引力
人文旅游資源的利用是當今旅游開發(fā)的一項重要內容,文學旅游資源就是一種人文旅游資源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文學旅游資源的具體形態(tài)表現(xiàn)為作家故居或紀念館、作品故事情節(jié)游覽線、小說故事情節(jié)發(fā)生的場所游覽點、詩人作家萍蹤所至而留下的詩文、石刻、碑記等等。這些文學旅游景觀或獨立成景、或作為陪襯,與其它人文(或自然)景觀交相輝映。在我國漫長的文學歷史長河中積淀著眾多的作家資源、故事情節(jié)資源、小說場所資源以及山水詩歌資源,它們融合在一起,共同形成中華民族特有而豐富的文學旅游資源。當文學作品經開發(fā)成為文學旅游資源時,就對特定的游客產生不同程度的吸引力,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它強烈地吸引著那些對作家的生平事跡感興趣的游人
通過觀光游覽,游人們可以把對作家生平事跡的認識,從書面文字或口頭語言層次上升到直觀的視覺層次,大大地提高了認識經驗質量,增加了游興。
(二) 對文學旅游景觀的游覽,還可以熟悉作品所描寫的實際場面
隨著文學旅游景觀開發(fā)的進一步深入,真實場所與小說虛構場所截然二分的界線已逐漸消失,如人們常說的《三國演義》之真假赤壁。文學旅游景觀本身逐漸成了象文學作品一樣的一種“文本”,結合對原作品的閱讀經驗,游客給這種特殊的“文本”賦予意義和解釋,促使動態(tài)與靜態(tài)的結合,加深理解。也正是這種創(chuàng)造性的、對“文本”賦予意義的游覽活動,吸引著源源不斷的探索者和興趣者。
(三)個吸引力則表現(xiàn)在對文學作品主人公懷古幽思,愛國激情、處世品格、哲學態(tài)度等等情感的認同和再認識上
在這方面,文學旅游景觀成了直接溝通作品主人公與讀者(游客)、作家與文學價值(或文化意義)的另一種(文學作品之外的)渠道。觀岳飛廟、游狼牙山時一游客(讀者)與原作家或原作品的距離相對拉大了,相反,與景觀開發(fā)設計者、景觀文本及其新賦予的意義的距離則相對縮短了。
(四)文學旅游景觀的吸引力還體現(xiàn)在旅游景觀本身
這些景觀往往風光旖旎,自然旅游資源以及其它人文旅游資源異常豐富,即使沒有這份文學旅游資源,也同樣具有很大吸引力。這便是旅游資源開發(fā)中常說的“多吸引力資源”。
三、文學作品旅游開發(fā)措施建議
現(xiàn)代意義的旅游,不僅是一種物質性的消費活動,同時也是一種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美化心靈以提高旅游者自身素質的精神活動,所以作為人類高級精神活動產物的文學能夠成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旅游資源。在現(xiàn)代旅游發(fā)展中不僅可以開發(fā)各種形式的文學旅游資源,而且在自然旅游資源的開發(fā)中也應該充分發(fā)掘文學資源以營造其文化氛圍?;谝陨戏治?本文提出以下措施建議:
(一)深層次營造藝術氛圍
文學旅游資源獨具千姿百態(tài)的藝術風格和意境美感,旅游經營者對文學作品的藝術風格、價值和審美意境挖掘越深入,對游客構成吸引力的內容就越豐富,吸引的水平也越高。以廬山瀑布為例,李白《望廬山瀑布》,詩情豪邁,把陽光照射下云氣繚繞的香爐峰,比作一只紫煙裊裊的香爐,想象奇特,又運用夸張比喻,把直瀉而下的瀑布,說成是浩瀚的銀河從九天之上跌落下來,異想天開,妙喻生輝,而又形象生動,氣勢不凡。作品的藝術品位極高,應突出廬山瀑布無形文化價值的開發(fā)4。這首優(yōu)秀詩篇是以廬山瀑布這一自然景觀為載體的,在文學作品藝術的解讀與廬山生態(tài)的保護間應取得平衡。
(二)重視營銷與游客心理體驗研究
文學旅游的營銷策略將給人一個強烈的感知世界。為高品質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資源樹立各自強烈的名聲,目的地提升活動聚焦在一個區(qū)域環(huán)境中的地方可識別部分也是很重要的。在旅游過程中,游客一方面是對旅游地吸引物的當然感興趣,但實際追求的是作品藝術所帶來的心理和感情的體驗。不同類型的游客將以不同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體驗。
(三)重視導游的講解質量
導游應充分重視旅游文學在旅游中的作用,承傳古人的豐富文化遺產作為一種責任來承擔。有關部門應豐富導游講解的文化內涵,增強導游語言表達的形象性、藝術性,力求導游語言形象生動、引人入勝。導游還應善于將千古絕句、散文名篇等譯成外文介紹給外國游客,讓游客了解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引邀游客去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像力,將他們帶入文學家們曾生活的世界,讓絕句之旅富有魅力,意味深長。
參考文獻:
[1]王守華.王小力.旅游資源學[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
[2]潘寶明.朱安平.中國旅游文化[M].中國旅游出版社,2001
[3]李祥福.文學的旅游價值因文成景、文傳景名[J].文化研究,2008(19)
[4]陶少華.體驗經濟視角下的文學旅游發(fā)展策略[J].桂林旅游高等??茖W校學報,2006(03)
作者:
杜文君 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李姣 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