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不是無端悲怨深

      2009-09-29 08:16:54陸紅穎
      文學評論 2009年4期
      關鍵詞:志摩康橋情詩

      陸紅穎

      內容提要徐志摩、林徽因英倫之戀是否發(fā)生?林對徐是否僅懷好感?學界懸疑數十載。而他們后期的香山交往,是否普遍認為的純屬友情。對兩位詩人的研究一向是分別展開,今予整合,把古典文學的考證用至現(xiàn)代文學領域,使前后期霧失樓臺的戀情云破月出。意在重審徐、林情詩的悲劇內蘊,以及徐詩凄美、林詩悲婉的個性風神。

      徐志摩、林徽因研究疑點待解,爭議時久?,F(xiàn)把徐、林雙向研究予以整合,并用古典文學研究的考證方法尋根探源,進而延展到對詩作的重審定位。

      一、徐、林英倫之戀確證

      徐志摩、林徽因在英期間有無戀情?林對徐是否僅懷好感?學界歷來存疑。這云煙深處的隱史,成為研究中的一大障礙,影響了我們對兩位詩人的整體審視。今從內證切人探查。

      徐志摩《她是睡著了》:“她是睡著了——/星光下一朵斜欹的白蓮;”“停勻的呼吸:/清芬滲透了她的周遭的清氛;/有福的清氛,/懷抱著,撫摩著,她纖纖的身形!”“看呀,美麗!/三春的顏色移上了她的香肌,/是玫瑰,是月季,/是朝陽里的水仙,鮮妍,芳菲!”“可愛的梨渦,/解釋了處女的夢境的歡喜,/象一顆露珠,/顫動的,在荷盤中閃耀著晨曦!”手稿篇末注明:“十九日夜二時半”作,年月和發(fā)表刊物不詳。能夠近在身畔目睹美人睡姿,足見關系親密。林微因左頰有“梨渦”,1928年12月13日徐志摩給陸小曼信中稱林徽因“渦媚猶圓”徐詩《兩個月亮》:“她也有她醉渦的笑”,林徽因《笑》:“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和唇邊渾圓的漩渦。”均寫及這一特征。可知詩中睡者為林?!疤幣膲艟场?,應在少女時代。用“玫瑰”比擬,呈現(xiàn)艷異。詩人羨慕“有福的清氛,/懷抱著,撫摩著,她纖纖的身形!”已經深切迷戀,但還是發(fā)乎情而止乎禮。當寫于英倫時期。

      徐志摩有一首久被忽略的《情死(Liebstch)》:玫瑰,壓倒群芳的紅玫瑰,昨夜的雷雨,原來是你發(fā)出的信號——真嬌貴的麗質!

      你的顏色,是我視覺的醇醪;我想走近你,但我又不敢。

      青年!幾滴白露在你額上,在晨光中吐艷。

      你頰上的笑容,定是天上帶來的;可惜世界太庸俗,不能供給他們常住的機會。你的美是你的運命!

      我走近來了;你迷醉的色香又征服了一個靈魂——我是你的俘虜!

      你在那里微笑!我在這里發(fā)抖,

      你已經登了生命的峰極。你向你足下望——一個

      無底的深潭!

      你站在潭邊,我站在你的背后,——我,你的俘虜。

      我在這里微笑!你在那里發(fā)抖。

      麗質是命運的命運。

      我已經將你禽捉在手內!我愛你,玫瑰!

      色,香,肉體,靈魂,美,迷力——盡在我掌握之中。

      我在這里發(fā)抖。你——笑。

      玫瑰!我顧不得你玉碎香銷,我愛你i

      花瓣,花萼,花蕊,花刺。你,我——多么痛快啊!——

      盡膠結在一起,一片狼藉的猩紅,兩手模糊的鮮血。

      玫瑰!我愛你!解此詩,先據徐、林各自年表,選重要時點綜合排列,以見線索:1920年10月徐、林在倫敦相識,11月徐即致信徽因表達愛情,12月1日林長民回函,父女婉拒追求。年底張幼儀到倫敦。1921年4、5月間,徐志摩人劍橋大學王家學院,與張遷到距劍橋(即康橋)六英里的沙士頓居住。此時徐志摩與倫敦的林徽因已頻繁通信。6月2日,林長民赴瑞士小居,徽因留倫敦。8月,徐志摩向幼儀提出離婚,一周后突然出走。后黃子美從倫敦帶徐口信,要求離婚。8月林長民安排徽因到英國南海邊避暑月余,其間告女回國計劃。10月14日父女回國。1922年3月初徐志摩在柏林與張簽署離婚協(xié)議。8月離康橋到倫敦。約9月14日自馬賽起程回國,追尋林徽因。

      該詩寫于1922年6月,在康橋。值剛剛離婚后,孤身在英,思念國內徽因。回憶了玫瑰芳馨、相悅如詩的戀情場景,其中的性愛描寫觸目驚心。那位艷壓群芳、初承云雨的處子美人絕不可能是張幼儀,也不可能是后來的陸小曼(徐回國后才認識王庚、陸小曼夫婦),亦不可能是其他女性(徐的情感世界帶絕對的唯美色彩),只會是林徽因?!懊倒濉敝饕才c《她是睡著了》中的比擬一致,得以互證。上詩情感尚處克制,此詩則由靜態(tài)沉迷而終于濤瀾千里。畫面再現(xiàn)了英倫之戀的真實內情,其熱烈繾綣遠超人們的猜想,由之揭開近一個世紀以來最著名的情愛謎底,對研究兩位詩人都意義重大,我們不可避開它。徐志摩后來在《翡冷翠的一夜》(寫于1925年)、《春的投生》(寫于1929年)、《別擰我,疼》(發(fā)表于1931年)等詩中,均回憶了與陸小曼之間的性愛場景。所以,他的詩是紀實的。

      徐志摩認為真愛至上,他說:“Die upon a kiss‘一吻而亡]是真鐘情人理想的結局,再不要別的?!?925年6月25日給陸小曼的信中:“那本戲是最出名的‘情死劇Love--Death[情死],Tristan[特里斯丹]與Isold[伊索德]因為不能在這世界上實現(xiàn)愛,他們就死,到死里去實現(xiàn)更絕對的愛,偉大極了,猖狂極了,真是“驚天動地”的概念,‘驚心動魄的音樂?!庇芍赝?,可解《情死》標題。他決心不惜代價(甚至死亡)也要與理想之愛的徽因永久相守。他與張幼儀離婚,即緣于此。

      林徽因1932年春致胡適的信中談及志摩關于康橋的散文:“一方面我又因為也是愛康河的一個人,對康橋英國晚春景子有特殊感情的一個人”“他那文章里所引的事,我也好像全徹底明白……”當初林徽因在倫敦的圣瑪麗女子學院(St.Mary College)上學。志摩在劍橋大學。據考,該校位于劍橋鎮(zhèn)(即康橋),“從倫敦乘火車東北行約5r英里,就到了馳名世界的大學城——劍橋。”著名的劍河(River Cam,即康河)“斜著從城市西南流向東北”。兩地相距51英里,相當于82公里,相見距離較遠。林客觀上能去康橋探望徐的時間是從1921年4、5月間(正值春天)徐入劍橋大學,經6月林長民去瑞士,直到8月林徽因去南方避暑前?;找蛘f“愛康河”,并對康橋“晚春景子有特殊感情”,可見她此段時間不僅去過康橋(也許多次),并確實在那里留下非同尋常的情感記憶。所以她“全徹底明白”志摩后來所寫散文中對康橋的深深眷戀。此外,康河上游是著名的拜倫潭,《情死cLiebstch》中的“深潭”可能即是拜倫潭,也可能喻指男女情愛邊界的“雷池”。

      緊隨《情死》,寫于1922年7月21日的《私語》,描繪清冷秋雨“私語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語情節(jié)。/臨了輕輕將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暈里,一渦半轉,跟著秋流去。/這秋雨的私語,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詩情節(jié),也掉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暈里,一渦半轉,跟著秋流去?!狈磸鸵魑丁扒樗记槭虑檎Z情節(jié)”,已經蓄滿了愛情失落的悲涼。

      1922年重lO月6日在歸國船上寫下散文《印度洋上的秋思》,載1922年12月29日Ⅸ晨報副刊》。文中浸透

      了相思深愁,他想象月下自我形象:“一個失望的詩人,坐在河邊一塊石頭上,滿面寫著幽郁的神情,他愛人的倩影,在他胸中像河水似的流動”。緊接著幻見到伏在老婦人膝上“悲泣的一個少婦”,“在花瓶上幻出一個窈窕的倩影,她兩根垂辮的發(fā)梢,她微澹的媚唇,”“她腮邊天然的妙渦,已有好幾日不圓滿:她瘦損了。但她在想什么呢?月光,你能否將我的夢魂帶去,放在離她三五尺的玉蘭花枝上?!庇伞懊顪u”可知是林徽因,她在英確實梳兩根垂肩發(fā)辮。這里對林的稱謂有了根本變化:“愛人”、“少婦”,印證了《情死》中靈肉融一的戀情。

      發(fā)表于1923年4月的《月夜聽琴》:“休道她的芳心忍,/她為你也曾吞聲,/休道她淡漠,冰心里/滿蘊著熱戀的火星。//記否她臨別的神情,/滿眼的溫柔和酸辛,/你握著她顫動的手——/一把戀愛的神經?”林的“吞聲”飲泣預示了愛的無望。所憶應是林離英前兩人的分別情形,雖然有兩部林徽因傳記都延用傳說:林父女回國時沒有告訴徐。但從詩中看,兩人在行前有過悄悄告別。微因溫柔、酸辛的眼神流露出多情和無奈,相握的顫動的手傳遞了情緒的激動不寧。

      徐志摩的表妹夫陳從周,在80年代末,告訴研究者孫琴安:“徐志摩與張幼儀離婚后要與林徽因結婚,林微因是同意的,她的父親也不反對,但她的兩個姑媽卻不同意。她們有些封建思想”陳從周與徐家有雙重戚誼,所說應具相當可信度。林同意與徐結婚,也再證了英倫之戀。如果僅是好感,絕不會同意婚事。其父林長民雖不愿他們結合,但甚愛徽女,且甚開明,他后來“不反對”亦合情理。但徐趕回國時,林、梁兩家已有口頭婚約,林與梁思成也已常來往。

      1924年5月17日晚,林與徐在北平單獨會面,言明分手。多年后林寫詩《那一晚》:“那一晚你的手牽著我的手,/迷惘的星夜封鎖起重愁?!饺缃裎疫€記著那一晚的天,/星光、眼淚:白茫茫的江邊!牽手”標明了戀情關系,“重愁”、“眼淚”傳遞出分離的痛傷。

      徐志摩康橋時日記,后托凌叔華保存。志摩去世后徽因急迫索要,凌拖延不給。林1932年1月1日下午致胡適信:“(八)我留字,請她務必找出借我一讀。說那是個不幸事的留痕””同日晚又致胡適:“有過一段不幸的曲折的舊歷史也沒有什么可羞慚。我覺得這樁事人事方面看來真不幸,精神方面看來這樁事或為造成志摩為詩人的原因”一再用“不幸”概之,遺憾深重。凌后來把日記交胡適,胡1932年1月22日的日記:“為了志摩的半冊日記,北京鬧的滿城風雨,鬧的我在南方也不能安寧。今天日記到了我的手中,我匆匆讀了,才知道此中果有文章?!薄皾M城風雨”,足見當時人們極關注《康橋日記》糾紛。胡適所言“果有文章”,可為英倫之戀作有力側證。另一知情人凌叔華1982年10月15日致陳從周信:“他(注:志摩)和林徽因、陸小曼等等戀愛也一點不隱藏地坦白地告訴我多次了?!币仓该髁诵?、林相愛史實。

      康橋往事,是兩位詩人心間不滅的追思。

      二、凄美沉郁的志摩情詩

      志摩詩作飄逸、空靈,這是我們共識的風致。但英倫之戀的創(chuàng)痛久駐詩筆,1931年8月寫的《猛虎集·序》:“整十年前我吹著了一陣奇異的風,也許照著了什么奇異的月色,從此起我的思想就傾向于分行的抒寫。—份深刻的憂郁占定了我;這憂郁,我信,竟于漸漸的潛化了我的氣質?!彼那樵娪写罅科嗝郎珴傻墓诺湟庀?,傳遞出詩人悲郁靈魂的聲息,從而兼具了沉凝之蘊。

      1.“琴”與“琵琶”。發(fā)表于1923年4月的《月夜聽琴》極富傳統(tǒng)意蘊;“是誰家的歌聲,/和悲緩的琴音,/星茫下,松影間,/有我獨步靜聽。我聽,我聽,我聽出了/琴情,歌者的深心。/枝頭的宿鳥休驚,/我們已心心相印。”“琴”是中國文化內涵悠遠的樂器,它蘊蓄著對子期伯牙高山流水般精神知音的尋求,亦含有卓文君月夜昕琴私奔相如的文學原型,所以月下彈琴是言情的典雅意象。詩人與美人心音共振,琴瑟相和,但又被迫分離。悲緩的琴聲是幻化出的心靈樂音,借以低訴相思。南宋著名琴師汪元亮曾寫有同名詩作《月夜聽琴》:“如此良夜,秋空月圓。君彈山鬼,我拊水仙?!币啾磉_了對知音的企盼。志摩發(fā)表于1926年5月的《半夜深巷琵琶*:“又被它從睡夢中驚醒,深夜里的琵琶!/是誰的悲思,/是誰的手指,/像一陣凄風,像一陣慘雨,像一陣落花,/在這夜深深時,/在這睡昏昏時,/挑動著緊促的弦索,亂彈著宮商角徵,/和著這深夜,荒街,柳梢頭有殘月掛?!币砸篂獒?,變痛苦為聲音意象,在寰宇寂滅時響起心靈思念的悲哀弦索,更以具象的凄風、慘雨、落花使之外化,迅疾的旋落中有著密集的情緒節(jié)奏,與荒街、柳梢、殘月匯聚成孤獨絕望的感覺圖景。

      2.“風”與“夢”。這兩個虛幻的傳統(tǒng)意象頻繁出現(xiàn),晚風、西風、秋風、春夢、幻夢、迷夢等等,詩情飄搖沉浮,在虛實交疊中迷離著憂郁。如寫于1922年8月歸國前的《清風吹斷舂朝夢》:“片片鵝絨眼前紛舞,/疑是梅心蝶骨醉春風;/一陣陣殘琴碎簫鼓,/依稀山風催瀑弄青松;/夢底的幽情,素心,/縹緲的夢魂,夢境,——/都教曉鳥聲里的清風,/輕輕吹拂——吹拂我枕衾,/枕上的溫存——,將春夢解成/絲絲縷縷,零落的顏色聲音!”就要離開康橋的志摩,回顧往日戀情,似乎是一場春夢,纏綿溫潤,驟被驚斷,那游絲的痕跡撩人神傷?!爸豢匆话銐粢怅@珊,——/詩心,戀魂,理想的彩曇,——/一似狼藉春陰的玫瑰,/一似鵑鳥黎明的幽嘆,/韻斷香散,仰望天高云遠,/夢翅雙飛,一逝不復還!”舊夢難續(xù),一如風過花落。杜鵑啼血,悵恨空遠。1931年5月去世該年寫《在病中》:“這病中心情:一瞬瞬的回憶,/如同天空,在碧水潭中過路,/透映在水紋間斑駁的云翳,/又如陰影閃過虛白的墻隅,/瞥見時似有,轉眼又復消散,/又如縷縷炊煙,才裊裊,又斷……/又如暮天里不成字的寒雁,/飛遠,更遠,化人遠山,化作煙!/如在暑夜看飛星,一道光/碧銀銀的抹過,吏不許端詳。/又如蘭蕊的清芬偶爾飄過,/誰能留住這沒影蹤的婀娜?/又如遠寺的鐘聲,隨風吹送,/在春宵,輕搖你半殘的春夢!”雖然距離《清風吹斷春朝夢》的寫作時間已近十年,但詩人心靈的痛傷不減。依舊是煙云往事,似真似幻,依約燕影、依約星輝、依約芬勞、依約鐘音,都憑清風入夢輕迥。

      3.“月”與“杜鵑”。月亮這一凄婉柔美的意象,志摩格外偏愛。散文《印度洋上的秋思》:“昨晚的月色就是秋思的泉源,豈止,直是悲哀幽騷悱怨沈郁的象征”。詩作《月夜聽琴》、《月下待杜鵑不來》、《月下雷峰影片》、《兩個月亮》等,點染出秋月、殘月、明月、清月、冬月、纖月,這孤懸深天、夜夜清輝的月與愁郁的詩人相映,志摩沉人心底的情詩,往往帶了月下寧靜的背景,從而游走情思,徘徊憂傷。寫于1923年9月的Ⅸ月下雷峰影片》;“深深的黑夜,依依的塔影,/團團的月彩,纖纖的波鱗——/假如你我蕩一支無遮的小艇,/假如你我創(chuàng)一個完全的夢境!”

      月色湖波塔影,景象神秘空漾,幻想還能與戀人輕舟水上,夢寐相隨。古典詩詞有望月懷人的言情母題,如唐代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蹦咸茝埫凇都娜恕罚骸岸嗲橹挥写和ピ?,猶為離人照落花。”北宋晏幾道Ⅸ《臨江仙》:“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本柙略V情。志摩詩中亦用杜鵑意象,如發(fā)表于1923年3月的《月下待杜鵑不來》,寫未能等到徽因赴約,不禁傷感:“水粼粼,夜冥冥,思悠悠,/何處是我戀的多情友?/風颼颼,柳飄飄,榆錢斗斗,/令人長憶傷春的歌喉?!倍霹N相傳為周朝望帝杜宇的魂魄所化,暮春立夏之際啼苦,鳴則眾芳皆歇。所以杜鵑意象總與悲詩相聯(lián),如晚唐李商隱《錦瑟》:“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北彼吻赜^的《踏莎行·郴州旅合》:“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北宋賀鑄《憶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倍加枚霹N來寫凄傷的戀情和人生。志摩筆下的鵑鳥意象凝注了詩人的愛情悲劇,增強了詩境的憂郁氛圍。

      4.“柳”與“笙簫”。1922年秋志摩回國時寫下長詩Ⅸ康橋再會吧》,1925年3月至7月志摩再次去歐,重見康橋,歸后寫了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橋》,他說:“我這一輩子就只那一舂,說也可憐,算是不曾虛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雖則碰巧那也是我最感受人生痛苦的時期。)我那時有的是閑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絕對單獨的機會。說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認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1928年6月,志摩第三次旅歐,8月又見康橋,此時他與陸小曼的婚姻陷入危機,該年3月徽因已在加拿大渥太華與梁思成結合,11月詩人在歸國船上寫下現(xiàn)代詩史上的經典之作《再別康橋》,康橋因為志摩的情詩而特具戀情圣地的意涵,因為志摩的別離而籠上凄艷的霞彩。“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笨禈驅χ灸Χ?,是一個不解的情結,一個青春的綺夢。詩人萬里尋蹤,又無聲訣別。起筆舉重若輕,最后回望彤霞晚天的康橋,“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绷z千縷染金,婆娑斜輝,長裙照水,姍姍盛妝,一如美人初嫁,旌動心懷,暗惹離情。古典詩詞向以弱柳言別,“柳”與“留”、“絲”與“思”、“絮”與“緒”諧音。如宋代晏幾道《清平樂》:“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鼻赜^《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毙翖壖病睹~兒》:“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吳文英《風人松》:“樓前綠暗分攜,一絲柳、一寸柔情”均寫離別相思,憂婉纏綿。且柳姿嫵媚,詩詞多喻指佳人,如杜甫《絕句漫興九酋》:“隔戶楊柳弱裊裊,恰似十五女兒腰?!奔囱陨倥w纖。白居易因侍姬小蠻尤善舞,賦《楊柳枝詞》:“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边@些深遠的文化心理、審美底蘊,在志摩的詩間迷漫,蕩漾著臨別憂傷,幻現(xiàn)出伊人麗影。“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青荇”在《詩經·關雎》中用來興喻美人,“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彼灾灸ν话l(fā)奇愿:“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可見情癡?!澳怯苁a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這里的“潭”即拜倫潭,志摩在康橋時與徽因相戀,常到此地。如今勞燕分飛,重洋遠隔,空留虹霓舊夢,默嘆逝水華年。輕舟漫溯,星輝依然,“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常言“洞簫輕吹最關情”,古典言情多用“笙簫”意象寫悲劇之愛和相思清愁。如晚唐李商隱《銀河吹笙》:“悵望銀河吹玉笙,樓寒院冷接平明。重衾幽夢他年斷,別樹羈雌昨夜驚。”溫庭筠《經舊游(一作懷真珠亭)》:“珠箔金鉤對彩橋,昔年于此見嬌嬈。香燈悵望飛瓊鬢,涼月殷勤碧玉簫?!蹦纤谓纭饵c絳唇》:“金谷人歸,綠楊低掃吹笙道。數聲啼鳥,也學相思調?!痹⑶袕埡敕兜摹短靸羯场っ飞以隆罚骸拔黠L落葉長安,夕陽老雁關山。今古別離最難。故人何處?玉簫明月空閑?!斌虾嵶喑龅钠噙h樂音,最合傷心人幽緒。志摩在康河暮色里幻覺到笙簫之曲已起,離別的時刻到來。把那段驚世戀情,完好地永寄康橋。“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這大慟無言的平靜,淡若曉風的詩語,回環(huán)復沓的別離,使得旋律如清波漣漪,言情幽婉深邃,堪稱絕唱??禈驊偾楸瘎〕删土酥灸Φ那樵姡窠枨迦岁愌茉u陸游《沈園》語概之:“就百年論,誰愿有此事,就千秋論,不可無此詩。”

      三、徐,林香山之戀尋蹤

      對徐、林后期的香山交往,一般認為純屬友情。僅韓石山先生《徐志摩傳》中注意到1931年“這一階段,兩人之間的交往實在是太頻繁了?!薄斑@年暑假志摩回到南方,在杭州期間,還多次給林去信”“正是這樣密切的交往,使他們的感情達到了愛的層面。”徐、林之戀始自英倫,但韓先生的細致記述,為本文論析香山之戀提供了輔證。只有對徐、林后期情感作考察研究,才可透徹論述林徽因初識志摩多年后遲在1931年突發(fā)情詩創(chuàng)作的心理動因、情詩獨特的意象、總體的凄涼美感以及表達上濃烈與隱晦交疊的曹隋特征。

      徐、林1924年分手后,6月,林徽因、梁思成赴美留學。1926年10月徐志摩與陸小曼結婚。緊隨其后,1927年2月15日,林在費城給胡適的信中有一段關鍵性陳述:“請你告訴志摩,我這三年來寂寞受夠了,失望也遇多了,現(xiàn)在倒能在寂寞和失望中得著自慰和滿足。告訴他我絕對的不怪他,只有盼他原諒我從前的種種的不了解。但是路遠隔膜,誤會是所不免的,他也該原諒我。我昨天把他的舊信一一翻閱了,舊的志摩我現(xiàn)在真真透徹的明白了,但是過去的。算過去,現(xiàn)在不必重提了,我只求永遠紀念著?!?921年英倫之戀時,林17歲,雖然愛徐,但對徐在舊式婚姻里無愛的深切痛苦、離婚拋妻的決然,未必理解。后依長輩意愿與梁交往,赴美,也己數年,再“一一翻閱”志摩舊信,對當時志摩心境有了切身體會,“真真透徹的明白了”。但已不可能改變現(xiàn)實。1928年3月林與梁在回國前結婚,9月,夫婦受聘東北大學。1930年約11月,徐志摩到沈陽,勸林回北平治病,林冬天返北平。1931年1月,徐離上海到北平,將在北大等校任教。3月初,林查出肺病后到香山療養(yǎng),梁思成仍回沈陽。志摩多次去香山探望,重新有了密切的接觸和交流。按常規(guī),徐、林各有婚姻,舊情應永埋心間,即使徐仍追求,以林的理智,也會封存情感。但林已27歲,對愛情的本質已有清晰體認,真正感到人生中錯過的志摩對于她的生命意義,重新燃起對理想之愛的渴望。陳從周《記徐志摩》:“志摩死的上半年農歷三月初六,母親去世硤石,徽因正在病中,寄給志摩一張她在病榻中的照片,背面還題上了詩。他偷偷地給我妻看

      過?!?931年“農歷三月初六”是陽歷4月23日,徽因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恰在4月?,F(xiàn)實婚姻使他們注定要永遠分離,處于極度的內心波蕩間,就在1931年——兩人相識十一年后,徽因的情感郁久勃發(fā),連續(xù)發(fā)表《“誰愛這不息的變幻”》、《那一晚》、《激昂》、《仍然》、《笑》、《深夜里聽到樂聲》、《情愿》、《一首桃花》,均是情詩,并且是對徐早年情詩的應答,自此登上詩壇。

      發(fā)表于1931年4月的《那一晚》:“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兩人各認取個生活的模樣。/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飄,/細弱的桅桿常在風濤里搖。/到如今太陽只在我背后徘徊,/層層的陰影留守在我周圍?!被貞洰敵醴质謺r的不舍,審視現(xiàn)今情感世界的孤寂,以及對志摩深深的眷戀。這是徽因多年來的情愛告白,詩語真摯而凄涼?!澳且惶煳蚁M叩搅隧攲?,/蜜一般釀出那記憶的滋潤。/那一天我要跨上帶羽翼的箭,/望著你花園里射一個滿弦。/那一天你要聽到鳥般的歌唱,/那便是我靜候著你的贊賞。/那一天你要看到零亂的花影,/那便是我私闖入當年的邊境!”(二三十年代,“那”、“哪”通用)徽因寄望“那一天”“要走到了頂層”,重溫甜蜜舊夢。暗應志摩1922年的《情死(IAebstch)》:“你已經登了生命的峰極”。涌起的戀情如此強烈,丘比特的神箭再度飛翼,理智與情感的交鋒中,詩人已感到闖入了禁地。發(fā)表于9月的《笑》是一首名詩,志摩《情死(Liebstch)》:“你頰上的笑容,定是天上帶來的??上澜缣顾祝荒芄┙o他們常住的機會。/你的美是你的運命!”《笑》對志摩九年前的情詩作了回應:“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和唇邊渾圓的漩渦。/艷麗如同露珠,/朵朵的笑向/貝齒的閃光里躲。/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水的映影,風的輕歌?!痹娛腔找虻淖援嬒?。遠在《詩經》中的迎親詩《衛(wèi)風·碩人》就借描繪莊姜潤華絕艷、顧盼生輝的容姿來寄寓婚戀的理想幸福之境:“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徽音《笑》中如花的笑靨也只能由愛情的和風催放、戀人的眼睛欣賞,抒情筆致含蘊獨到,嫻雅雍容,纖細入微,有典型的婉約風格。發(fā)表于1931年9月的《深夜里聽到樂聲*回應了五年前志摩刊于Ⅸ晨報副刊·詩鐫》的名詩《半夜深巷琵琶》,徽因寫道:“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輕彈著,/在這深夜,稠密的悲思。//我不禁頰邊泛上了紅,/靜聽著,/這深夜里弦子的生動。//一聲聽從我心底穿過,/忒凄涼/我懂得,但我怎能應和?”這是一曲愛情的悲歌,幽怨纏綿,悵失深濃。但詩的節(jié)奏舒緩,細語如訴,在“節(jié)制”中別有感傷之蘊。兩位詩人之間遙隔多年的心靈對語,令人想及李清照的《一剪梅》:“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但現(xiàn)實是無可更改的律條,發(fā)表于1931年9月的《情愿》流露了酸楚絕望的心境:“我情愿化成一片落葉,/讓風吹雨打到處飄零;/或流云一朵,在澄藍天,/和大地再沒有些牽連?!薄巴粼羞@世界;有你;/哀悼誰又曾有過愛戀;/落花似的落盡,忘了去/這些個淚點里的情緒。”凄傷地悄然掩埋愛戀。志摩7月7日送微因由城內回香山,寫《你去》:“你去,我也走,我們在此分手,”“我要認清你的遠去的身影,/直到距離使我認你不分明”“更何況永遠照徹我的心底;/有那顆不夜的明珠,我愛你!”志摩眷眷情深,至死不渝。由上考證,我們已清晰看到林徽因情詩創(chuàng)作的心理背景—一經歷了十一年情愛潮汐的綿長郁積,初步論析了詩作內涵以及蘊藉的古典風格。

      香山紅葉時。1931年9月29日林徽因結束療養(yǎng),當日與志摩等同吃午飯。是月,梁思成離沈陽回北平。11月19日晨,徐為聽林學術報告,從南京趕赴北平,在濟南遭空難?;找?2月7日發(fā)表散文《悼志摩》:“突然的,他闖出我們這共同的世界,沉人永遠的靜寂,不給我們一點預告,一點準備,或是一個最后希望的余地?!薄芭腔苍诶碇呛颓楦械倪呇兀覀儾荒茴A期后會,對這死,我們只是永遠發(fā)怔,吞咽枯澀的淚,待時間來剝削這哀慟的尖銳,痂結我們每次悲悼的創(chuàng)傷?!彼?932年春因肺病再上香山療養(yǎng),6月14日致胡適信:“我今年入山已月余,觸景傷懷,對于死友的悲念,幾乎成個固定的咽梗牢結在喉間,生活則仍然照舊碾進,這不自然的緘默像個無形的十字架,我奇怪我不曾一次顛仆在那重量底下。有時也還想說幾句話,但是那些說話似乎為了它們命定的原因,絕不會誕生在語言上,雖然它們的幻滅是為了忠誠,不是為了虛偽,但是一樣的我感到傷心,不可忍的苦悶。整日在悲思悲感中掙扎,是太沒意思的頹廢?!毕闵街畱倏芍^夕陽晚照,此后多年所寫的情詩,有了更深的悲劇意蘊,由于要忠誠客觀的婚姻,她的傷懷于熱烈的同時還帶隱諱,形成一種郁厚的張力、一脈內在的凄愴歌旋。

      四、悲婉悱惻的徽因言情

      林徽因情詩中有很多與志摩相關的特征性意象,形成隱性的情愛暗示,膏隋深婉悱惻、沉郁凄涼。她說:“在詩里情感必依附在意象上,求較具體的表現(xiàn);意象則必須較明晰底或沉著底,恰適底烘托情感,表征含義?!币韵轮敁駧桌?/p>

      1.“松林”與“山谷”?!秳e丟掉》是志摩去世的次年即1932年夏,在上文所言“頹廢”中創(chuàng)作的著名小詩,徽因四年后才把它發(fā)表于1936年3月15日天津《大公報·文藝副刊》?!皠e丟掉/這一把過往的熱情,/現(xiàn)在流水似的,/輕輕/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嘆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著那真!/一樣是月明,/一樣是隔山燈火,/滿天的星,/只使人不見,/夢似的掛起,/你問黑夜要回/那一句話——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著/有那回音!”兩位詩人最后相處的時段就是1931年徽因香山養(yǎng)病期間,志摩寫于該年4月的《山中》:“我想攀附月色,/化一陣清風,/吹醒群松春醉,/去山中浮動;/吹下一針新碧,/掉在你窗前;/輕柔如同嘆息——/不驚你安眠!”詩中的主要意象是月色下香山的松林與山谷。后來林徽因《山中一個夏夜》就出現(xiàn)相同意象。寫《別丟掉》時,值再度香山療養(yǎng),叉見舊景,詩人徘徊山野,松林靜默、月華凄照,意境迷離幽緲。怨逝傷別的心緒,天上人間的永訣,黯然相思的綿長,都在意象間隱秘寄予,帶了古典的深曲和象征的含蓄,別具“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悲情詩蘊。

      2.“鐘聲”意象。發(fā)表于1933年3月的《中夜鐘聲》:“鐘聲/斂住又敲散/一街的荒涼”“像哭泣,/像哀慟,/將這僵黑的/中夜/葬人/那永不見曙星的/空洞——”“這搖曳的一聲聲,/又憑誰的主意/把那余剩的憂惶/隨著風冷一/紛紛/擲給還不成夢的/人”鐘聲攜著撞擊憂郁靈魂的余音,寒夜中飄蕩散漾,如泣如訴、無邊無涯。鐘聲與志摩和徽因有著特殊的關聯(lián),徐詩《康橋再會吧》:“贊頌穆靜騰輝的晚景,清晨/富麗的溫柔,聽!那和緩的鐘聲/解釋了新秋涼緒,旅人別意,/我精魂騰躍,滿想

      化人音波,/震天徹地,彌蓋我愛的康橋,”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橋》:“在星光下聽水聲,聽近村晚鐘聲,聽河畔倦牛芻草聲,是我康橋經驗中最神秘的一種”“天邊是霧茫茫的,尖尖的黑影是近村的教寺。聽,那曉鐘和緩的清音?!薄翱禈?,誰知我這思鄉(xiāng)的隱憂?也不想別的,我只要那晚鐘撼動的黃昏,沒遮攔的田野,獨自斜倚在軟草里,看第一個大星在天邊出現(xiàn)!”以后鐘聲的緩奏會帶來康橋往事的記憶。鐘聲意象在志摩情詩里?,F(xiàn),如1931年5月寫《在病中》:“又如遠寺的鐘聲,隨風吹送,/在春宵,輕搖你半殘的春夢!”相思不眠的深夜,凄涼鐘聲最易觸動多感的戀人。林徽因發(fā)表于1936年5月的Ⅸ無題》:“什么時候還能那樣/滿掬著希望,/披拂新綠,耳語似的詩思,/登上城樓,更聽那一聲鐘響?//什么時候,又什么時候,心/才真能懂得/這時間的距離,山河的年歲;/昨天的靜,鐘聲/昨天的人/怎樣又在今天里劃下一道影!”共同聽過的遠鐘,默默地不期然地淹入了詩人的性靈,那詩意的往昔仿佛就在昨天。然而時空的睽隔,使一切永不復現(xiàn),空留隨處浮動的舊影與凄戚的悲郁。徽音詩作常用“再”、“更”、“還”、“又”、“才”、“也”,均有特別寓意和涵指,受古典典主義的理性制約,情詩呈顯了《詩經》詩教傳統(tǒng)的“哀而不傷”。

      3.“笑聲”意象。志摩是位陽光氣息的詩人,他的笑聲給眾友留下難忘記憶,徽因《紀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你的身影永遠掛在這里那里,同你生前一樣的飄忽,愛在人家不經意時蒞止,帶來勇氣的笑聲也總是那么嘹亮”這笑聲與青春朝暉使徽因在1933年寫下名詩《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句愛的贊頌》,1936年1月又發(fā)表情詩Ⅸ深笑》。前首:“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響點亮了四面風,輕靈/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煙,/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那輕,那娉婷,你是,鮮妍/百花的冠冕你戴著,你是/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月圓。//雪化后那片鵝黃,你像,新鮮/初放芽的綠,你是;柔嫩喜悅/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自蓮。//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春天(英國是幾乎沒有夏天的)是更荒謬的可愛,尤其是它那四五月間最漸緩最艷麗的黃昏,那才真是寸寸黃金?!蔽⒁蛴谩八脑绿臁眮硇稳葜灸Γ祽丝禈蛲?。志摩在詩中是愛的化身、春的信使,他的笑聲、影像幻融在春日的萬物萌新里。全詩輕出畫坊,淡出雅閣,聲色光影融為一體,意象如繽紛花雨,色澤明麗鮮嫩,氣韻天然豐盈,飄逸的詩風一如春歸的芳菲,溢漫詩境。詩語典雅清妍,仿若朝花帶露,極富詞調的韻致,句內間以短詞,且用倒裝,如“那輕,那娉婷,你是,”“雪化后那片鵝黃,你像;”“初放芽的綠,你是,”形成獨特的停頓節(jié)奏,有輕靈的樂感。

      梁從誡先生向學界稱:父親告知,此詩是徽因為從誡作?,F(xiàn)析關鍵詞:關于“莊嚴”,林在兒子未出生的1931年5月寫情詩《激昂》:“我要借這一時的豪放/和從容,靈魂清醒的/在喝一泉甘甜的鮮露,”“看一次你,純美,/你的裸露的莊嚴?!边@時已用“莊嚴”形容志摩為追尋理想不惜代價的真誠。《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中的“莊嚴”應同義。梁從誡1932年8月4日生,徽因不可能把“莊嚴”一詞移換來形容一歲的兒子。關于“天真”,志摩散文《海灘上種花》:“畫里的小孩拿著有限的幾滴淡水想維持花的生命,我們一群夢人也想在現(xiàn)在比沙漠還要干枯比沙灘更沒有生命的社會里,憑著最有限的力量,想下幾顆文藝與思想的種子,這不是一樣的絕望,一樣的傻?想在海砂里種花,想在海砂重種花,多可笑呀!”“這單純的爛漫的天真是最永久最有力量的東西”徽因《悼志摩》:“他那種癡,那種孩子似的天真實能令人,晾訝?!薄爸灸Φ淖顒尤说奶攸c,是他那不可信的純凈的天真”他真的是個怪人么?朋友們,不,一點都不是,他只是比我們近隋,近理,比我們熱誠,比我們天真,比我們對萬物都更有信仰,對神,對人,對靈,對自然,對藝術!”刮一再用“天真”概括志摩性靈。關于“白蓮”,志摩情詩多次出現(xiàn)“蓮”意象:水蓮花、青蓮、白蓮、并蒂蓮,尤其是“白蓮”。如《她是睡著了》:“她是睡著了——/星光下一朵斜欹的白蓮;”以自蓮寫睡中徽因玉潔冰瑩,如沐清風,帶露初開,如凌碧波,仙姿飄來。1930年4月志摩離世前一年,他追思往日戀情,寫下《殘破》:“深深的在深夜里坐著,/閉上眼回望到過去的云煙;/啊,她還是一枝冷艷的白蓮,/斜靠著曉風,萬種的玲瓏;”往事如煙,在全詩黯淡的背景中,唯有蓮的意象清逸雅姿,遙遠而又清晰。在志摩心上,徽因永遠是朵在水一方的白蓮。而一歲的從誡絕不會在夢中期待白蓮。因之,可確證是懷念志摩而寫的情詩。

      4.“紅葉”意象。充斥徽因心間最傷痛的記憶莫過于香山紅葉,它是兩位詩人最后戀情的見證,所以多次去香山憑吊,紅葉意象在詩中一再出現(xiàn)。刊于1933年11月志摩去世二周年忌辰前的《秋天,這秋天》:“這里那里,在這秋天,/斑彩錯置到各處/山野,和枝葉中間,/像醉了的蝴蝶,或是/珊瑚珠翠,華貴的失散,/繽紛降落到地面上?!鼻锶丈揭鞍邤桃琅f,紅葉凋落飛絢?!叭绻阃坏?,忘不掉/那同聽過的鳥啼:/同看過的花好,信仰/該在過往的中間安睡?!薄斑@葉落了的秋天/聽風扯緊了弦索自歌挽:/這秋,這夜,這慘的變換!”紅葉艷若云霞、凋若凄雨,這一悲感意象與徽因對逝情的追懷相隨,使情詩深透著綺瑰幽邃的挽歌意蘊。發(fā)表于1935年重2月的散文《紀念志摩去世四周年》:“去年今日我意外的由浙南路過你的家鄉(xiāng),在昏沉的夜色里我獨立火車門外,凝望著那幽暗的站臺,默默的回憶許多不相連續(xù)的過往殘片,直到生和死間居然幻成一片模糊,人生和火車似的蜿蜒一串疑問在蒼茫間奔馳。我想起你的:‘火車禽住軌,在黑夜里奔/過山,過水,過……如果那時候我的眼淚曾不自主的溢出睫外,我知道你定會原諒我的?!薄A訴了悲悼情懷。

      在志摩去世五周年前后,寫《紅葉里的信念》,發(fā)表于1937年1月《新詩》第1卷第4期上。全詩整100行,長歌當哭,是現(xiàn)代情詩中的精品。她稱香山(西山)是“理想的山坳子”,凄迷的紅葉掩映里封存著“從未曾尋著的夢:一莖夢里的花,一種香”。志摩當年去萬里外的康橋苦覓舊夢,徽因后來則是踏著香山紅葉尋夢了。但是“夢在那里,你的一縷笑,/一句話,在云浪中尋遍,/不知落到那一處?流水已經/漸漸的清寒,載著落葉/穿過空的石橋,白欄桿”。全詩呈現(xiàn)出心靈世界追尋與絕望的多次交鋒,甚至清醒的意識到尋覓只能“為此刻空的歌唱,空的凄惻,空的纏綿,”但仍然要面對流血的紅葉,“多一點勇敢,不怕連牽/斑駁金銀般舊積的創(chuàng)傷!”詩人夢寐的“理想的愛和美”,就在陽光“照暖了石頭,赤紅小山坡,/影子長長兩條,你同我/曾經參差那亭子石路前,/淺碧波

      光老樹干旁邊!”詩人習慣用“你”的稱謂,似乎仍與已逝的志摩交談,樸素中包蘊著凄愴。“記得那一片/黃金天,珊瑚般玲瓏葉子/秋風里掛”,如今紅葉依然,“生命中的謊再不能比這把/顏色更鮮艷!”醒查到命運的荒悖不公,但“心卻仍不問腳步為甚固執(zhí),”愛是不能磨滅的,她囑托西山“別忘記,今天你,我,紅葉,/連成這一片血色的份搶!”因為身患肺病,她更叮嚀:“如果明年你同紅葉/再紅成火焰,我卻不見,……/深紫,你山頭須要多添!”正象香山丹色的紅葉,林徽因的情詩也是抑郁熱情的象征,在隱抑里燃燒,升騰起熠目的華彩。

      寫于1936年秋,發(fā)表于1937年1月的《山中》,與志摩《山中》同題?!白仙筋^抱住紅葉,將自己影射在山前,/人在小石橋上走過,渺小的追一點子想念?!薄爱敃r黃月下共坐天真的青年人情話,相信/那三兩句長短,星子般仍掛秋風里不變。”面對紅葉,再憶當初黃月輕籠、兩情依依的山中舊影。他們的愛語,“仍掛秋風里不變”,一如《別丟掉》所言:“山谷中留著/有那回音!”。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8月林徽因舉家內遷,直到1946年8月同西南聯(lián)大教工們一起返回北平。1947年5月發(fā)表情詩《給秋天》,距志摩離世已近十六年:“正與生命里一切相同,/我們愛得太是匆匆,/好像只是昨天,/你還在我的窗前!”雖然與志摩的情戀綿延多年,但真正相聚的時間太短。想起志摩“笑臉向著晴空/你的林葉笑聲里染紅”“你的紅葉是親切的牽絆,那零亂/每早必來纏住我的晨光。”曾經志摩象快樂稚子,紅葉牽情,晨光如詩,“我也吻你,不顧你的背影隔過玻璃窗!/你常淘氣的閃過,卻不對我忸怩?!薄翱墒俏覑鄣亩嗝疮偪?,/竟未覺察凄厲的夜晚,/己在你背后尾隨,——/等候著把你殘忍的摧毀!”“等到太晚的那個早晨/啊。天!你已經不見了蹤影?!边@首紅葉詩寫得深沉、幽怨,熱烈、纏綿。遙隔漫長歲月,癡情如昔。

      林徽因情詩的悲劇內質驚人心懷,用龔自珍《題紅禪室詩尾》的詩語概之:“不是無端悲怨深,直將閱歷寫成吟。”她在1947年病重時曾寫詩留給表姐,《寫給我的大姊》:“當我去了,還有沒說完的話,/好像客人去后杯里留下的茶;”“你原諒我有一堆心緒上的閃躲,/黃昏時承認的,否認等不到天明;”“但原諒吧,我的話語永遠不能完全,/亙古到今情感的矛盾做成了嘶啞?!边@是她情詩深隱特征的注解。林徽因學融中西,言情承繼傳統(tǒng)詩詞簡潔凝練、音節(jié)抑揚的文風,在節(jié)制的含蓄中縈佃著激越,典雅深麗,悲遠俊逸,在現(xiàn)代詩史上幽蘭清新、獨具風神。文學史對她的詩歌多有忽視,評價尚欠充分。

      《詩經·小雅·大東》曰:“東有啟明,西有長庚?!眴⒚餍浅鰱|天,長庚星暮綴西穹,星輝燦然卻永相遙隔,令人望之長嘆。而啟明、長庚實為一星:金星(venus),西方稱其為維納斯愛神。徐志摩與林徽因正是這兩顆曠代別離卻又心魂合一的異星,他們的情詩在‘新月派”的天上橫空熠彩,成為現(xiàn)代文學中的凄婉神話。

      [作者單位: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后浙江工業(yè)大學人文學院]

      責任編輯:胡明

      猜你喜歡
      志摩康橋情詩
      “雨巷詩人”與“康橋詩人”
      偶然
      鄭州康橋悅蓉園新中式院墅
      泰戈爾在我家
      北方人(2017年2期)2017-03-23 12:19:58
      泰戈爾在我家
      讀者(2017年1期)2016-12-27 20:14:10
      情人情詩
      幸福(2016年6期)2016-12-01 03:08:30
      我總是無法寫好一首情詩
      愛的剖白——淺析冉仲景詩集《獻給毛妹的99首致命情詩》
      西南學林(2016年2期)2016-11-08 12:16:46
      一首情詩,唯美了相識
      一樹一樹的花開
      梁平县| 东宁县| 闽侯县| 固安县| 盐亭县| 会泽县| 台南县| 凤台县| 永和县| 万源市| 三河市| 怀安县| 焦作市| 永康市| 琼结县| 禹州市| 湖南省| 敦化市| 泾川县| 玉树县| 泸西县| 纳雍县| 交口县| 三明市| 仙游县| 山东省| 绥阳县| 改则县| 阜南县| 根河市| 绥滨县| 定州市| 娄底市| 石台县| 阿合奇县| 罗山县| 漳浦县| 淳化县| 台北县| 新丰县| 阿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