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影友都和我提起電腦速度慢,在調整照片時非常吃力的問題,希望在后期欄目中介紹一些電腦硬件和軟件的內容。在交流中我了解到,主要是因為相機升級,照片的像素從百萬提升到千萬,在做一些整體的渲染和處理時,電腦的硬件明顯力不從心。另一個原因是,Photoshop 等照片處理軟件的升級,對電腦的性能也有著更高的要求。我特意查證了一下,Photoshop CS3的最低配置要求是:英特爾奔騰4 處理器,512MB 內存,64MB 視頻內存,2GB 可用硬盤空間。而Photoshop CS4的最低配置要求是:1.8GHz 或更快的處理器,512MB 內存(推薦 1GB),1GB可用硬盤空間 ,1024x768 屏幕(推薦1280x800)16 位顯卡。
在實際使用當中,官方公布的電腦配置基本可以運行軟件,但對于處理不同文件量的照片,推薦最低的硬件配置明顯捉襟見肘。對于想購買新電腦的影友,我比較推薦購買主流的配置,也就是廠商主推并且性價比高的產(chǎn)品。
我最近也攢了一臺電腦,配置和大家交流一下:處理器是英特爾2.8GHz主頻的酷睿2 E7400,選用了兩根2GB的DDR800 內存組建雙通道,選配了32MB 緩存的1TB 硬盤,主板集成了顯卡,加上其他配件,一共2800 元。顯示設備使用的是以前的22 英寸液晶顯示器。就目前使用來講,速度還是非常快的,尤其是在生成大量RAW 格式照片縮略圖、全景接片以及多張照片做合成時。以前使用奔騰4 處理器和2GB內存時,處理和瀏覽800 萬像素的照片很順暢,如今這臺老態(tài)龍鐘的電腦查看佳能EOS 5D Mark II、索尼α900 這些主流相機的縮略圖都要等上半天。
就我個人來講,速度快一些的電腦在照片處理時所調即所得,有了新的想法立即就可以實現(xiàn),這樣激情也會更多一些。如果你的電腦處理速度較慢,可以做一些設置和軟件優(yōu)化,這期的專家坐堂欄目中,就給出了很好的解決辦法。
日落時分是拍攝風光照片的絕佳時機,這時的光線非常立體,同時暖色調也會渲染環(huán)境的氣氛。但是,這時的光線變化非常快,也許拍攝時稍有猶豫就會錯過最佳時機。這張照片拍攝于北京的什剎海岸邊,從荷花市場的牌樓一路向北步行,穿過密密麻麻的酒吧和店鋪,向東望去,就可以看到水面上漂浮著一片片荷葉。拍攝當天,由于風的影響,天空中的云彩瞬息萬變,湖水也泛起層層漣漪。于是,試探性地使用不同曝光參數(shù)拍了幾張,回放照片時發(fā)現(xiàn)天空、地面和水面的光比有些大,在一張照片中很難兼顧所有細節(jié)。
當時既沒有帶漸變鏡,也沒有帶三腳架,于是毫不猶豫地將相機設定為包圍曝光模式,將存儲格式設定為RAW+JPEG,先拍下照片的素材。拍攝回來,在電腦中選擇曝光最折中的一張RAW 格式照片,進行后期處理。
三
在風光攝影中,RAW 格式受到了眾多攝影師的推崇。在解決照片反差、色彩和清晰度上,RAW 格式讓攝影師的后期處理更加從容。本期文章中,我們將以一張日落時分拍攝的大光比風光照片為例,來介紹如何通過分層調整,精致地呈現(xiàn)各部分的細節(jié)。
獲得完美的天空和云層在圖層窗口中, 上方是一張按照天空曝光進行處理的照片。在調整中, 忽略了所有地面和水面的細節(jié), 將天空及云層的色彩和反差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從照片中可以看出, 云層的結構非常立體, 而云層以下的景物都變得曝光不足。
取長補短的蒙版
通過RAW 格式照片處理出的亮、暗兩張照片,明顯可以看出他們各自都有優(yōu)點和缺點。通過這個圖層蒙版,就可以在這兩張照片中取長補短,讓最終的照片上部分采用天空和云層最完美的這張素材,讓照片下部分采用地面和水面細節(jié)豐富的這張素材。至于這里蒙版的作用,可以簡單理解為:剪下天空部分曝光正確的照片,再剪下地面和水面曝光正確的照片,然后無縫地拼合在一起。
獲得地面和水面的細節(jié)
在圖層窗口中,下方是一張按照地面和水面曝光進行處理的照片。與上一張恰恰相反,在調整中忽略了天空的細節(jié),讓地面和水面獲得完美的曝光,同時強化了對比度和色彩。從照片中可以看出,天空已經(jīng)是一片慘白,云層在過度的調整中已經(jīng)消失殆盡,然而水面的層層漣漪卻是流光溢彩。
可以反復調整的智能對象
這里一亮一暗兩張照片,并不是我們平時見到的兩張JPEG或者TIFF 格式的照片,即使現(xiàn)在他們都在Photoshop 中打開,并在圖層中進行處理。正因為有了這個智能對象的圖標,它們才變得與眾不同,這也是這兩張照片如此禁得起調整的原因。其實,他們都是可以回到Camera Raw進行反復調整的RAW 格式照片。
分層處理RAW 格式照片
處理這類光比過大的RAW 格式照片時,一般都可以分為5 個步驟來操作。首先在Camera Raw 中打開這張照片, 減少曝光壓暗天空,之后以智能對象的方式在Photoshop 中打開這張照片, 復制這個智能對象圖層,雙擊智能對象再次打開這張RAW 照片,增加曝光來呈現(xiàn)地面等細節(jié)。最后,使用圖層蒙版將這兩個圖層取長補短來結合。在操作過程中,RAW的基本曝光處理很簡單,就是參照照片畫面效果來設置參數(shù),而圖層蒙版的操作可能略有難度,但只要稍加實踐就可以掌握。智能對象的概念也不復雜,它就像調整圖層一樣,讓照片可以反復進行調整和設置參數(shù)。
1. 以天空為基準調整
在Photoshop 中打開這張RAW格式照片,Camera Raw 插件就會自動將這張照片載入。在右邊的基本調整選項中,將曝光設為“-0.15”,將亮度設為“-4”,對比度設為“+5”,這張RAW 格式照片整體曝光稍顯不足,因此不用過多調整。最后為了讓云層的色彩更加生動,將細節(jié)飽和度設為“+74”。
2. 建立智能對象建立智
能對象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但操作起來再簡單不過了。在Camera Raw 調整界面的右下方有三個按鈕,分別是“打開圖像”、“取消”和“完成”。此時,按住鍵盤“Shift”鍵,原來的“打開圖像”按鈕就會變成“打開對象”按鈕,這個隱藏的功能確實不易發(fā)現(xiàn)。點擊“打開對象”按鈕,這張RAW 格式照片就會以智能對象的方式在Photoshop 中打開。
與一般照片不同的是,它的照片名中會有智能對象的注釋,并且在圖層窗口中,會有一個智能對象的圖標。
3. 復制智能對象
接下在,要在Photoshop 的圖層窗口中將這個智能對象圖層復制一個備份。之后還要用這個備份來生成地面和水面細節(jié)豐富、曝光正確的照片。復制智能對象圖層和平時的復制圖層的方法不同,在圖層窗口中,用鼠標
右鍵點擊圖層縮略圖右側的藍色塊,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通過拷貝新建智能對象”。這時,在圖層窗口中就會復制出一個智能對象圖層。
4. 制作亮RAW
用鼠標雙擊下面新復制出的智能對象圖層,這張照片又會在CameraRaw 的窗口中打開。這時,將曝光設為“+1.75”,將對比度設為“+8”,將細節(jié)飽和度設為“+92”,此時照片中的地面和水面部分的光影盡現(xiàn)。按住鍵盤“Shift”鍵,點擊“打開對象”按鈕,回到Photoshop 中進行處理。
5. 使用蒙版取長補短
在圖層窗口中,可以依稀看出上面的縮略圖暗淡,下面的縮略圖明亮。選中上面的縮略圖,用鼠標點擊“添加圖層蒙版”按鈕。這時,上面的圖層右側就會出現(xiàn)一個白色蒙版 1 。在Photoshop 界面左側的工具欄中,將前景色設定為黑色,選擇畫筆工具 2 ,在上方工具條中設定畫筆的大小和透明度,之后在地面和水面部分涂抹 3 。在處理與天空交界的部分,要在工具條中降低不透明度,之后繼續(xù)用畫筆涂抹。如果想恢復原來的效果,在工具欄中將前景色設定為白色,使用畫筆涂抹即可。通過精細的處理,兩張RAW 格式的照片就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了。
6. 調整天色
此時的天空色彩和整體的照片風格不是很統(tǒng)一,點擊圖層窗口中上方圖層的縮略圖,回到Camera Raw 的窗口中可以繼續(xù)處理天空部分。在Camera Raw 中選擇“HSL/ 灰度”選項卡,將藍色的色相設置為“+42”,之后點擊確定鍵。
7. 銳化細節(jié)
照片中的地面和水面部分細節(jié)依靠后期調整提亮后,清晰度顯得不是很高。此時,點擊圖層窗口中下方圖層的縮略圖,回到Camera Raw 的窗口中繼續(xù)處理地面和水面部分。選擇“細節(jié)”選項卡,通過銳化操作來提高地面和水面部分的清晰度。將銳化的數(shù)量設為“68”,明顯可以看出柳樹的層次變得更加分明。
升級你的Camera Raw
CameraRaw 其實是一款Photohop插件, 主要用于在Photoshop 中直接打開數(shù)碼相機的RAW格式照片。但是,Camera Raw 并不是任何相機的RAW 格式照片都通吃的,對于新款的數(shù)碼相機,要去Adobe公司的主頁下載最新的Camera Raw 插件,并且拷貝到相應的文件夾。對于Photoshop CS4,需要將下載的“Camera Raw.8bi”文件拷貝到硬盤中“adobeAdobe Photoshop CS4Plug-insFileFormats”文件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