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 鵬
中國的科舉制度自唐至清,共出596名狀元。狀元分文武兩種,這里介紹幾則文狀元的怪聞。
康熙年間,李蟠參加會試。他文思不捷,書法欠佳。殿試那天,所有進士都已交卷出場,只有他還在搜索枯腸,直至鼓敲四更,他才完卷??滴趸实鄣弥?慨然嘆曰:“此也苦心之士也?!北泓c為狀元。
明代邢寬則是因為名字被成祖皇帝看中,點為狀元的。永樂二十一年秋闈,主考官呈上的錄取名單,狀元是孫日恭。成祖御覽時,眉頭緊鎖,說:“日恭乃暴也,這怎么行呢?”提筆就劃去繼續(xù)看下去見有一個叫邢寬的人,眉頭頓時舒展開來,說:“邢寬,不就是刑寬嗎?與暴正好相反,好!”于是欽點邢寬為狀元。
明代還有一個“尿來狀元”,更是怪聞。明代天啟年間,有個叫汪本的書童,斗大的字認不得一籮筐。這年秋試,他服侍公子進京應試。公子入場后,他出來游玩,無意中走入名宦魏忠賢家的后花園。玩了一會兒,小便急了,便在假山后尿尿,被差役發(fā)現(xiàn)抓住,報告了魏忠賢。酒后的魏忠賢硬著舌頭說了句:“是個考生,拉出去處……處斬算了?!辈钜蹍s誤聽為“取了算了”便拿了魏忠賢的名帖,把汪本送進考場。主考官懾于魏忠賢的威勢,又聽門官說:“魏大人說,將來人取了算啦。”便派人代筆,做了一篇文章,取了第一。后汪本投靠魏忠賢,先被保薦做了知州,后青云直上,官至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