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軍
是誰說,當今社會,物欲橫流,世風喧囂,人們心靈的大鐘愈鑄愈厚,一般華美的辭藻已很難再撞響它了!
可在近日,于商旅忙碌閑暇之時,當我多次打開內蒙古文聯(lián)陳廣斌兄寄給我的詩集《歲月如歌》,不止一遍地拜讀吟誦書中由我國著名詩人賈漫先生創(chuàng)作的一組題為《故園》的詩,不知為什么,頓時會覺得自己的心好像又在渴望著什么,好像又年輕了許多,舒朗了許多, 純凈了許多;思緒,亦會突然在半釋懷半莫名的眷戀之中,升華到一種很溫馨敦厚的原始感情里……
細細品味詩人筆下那高高站立在城東田間的“三棵楊”,那“雨后的田野”,那比孔雀小的“長尾巴大鳥”,還有“尋根”童年玩耍的地兒;慢慢咀嚼著詩人以“遠遠的遠遠的六十年前”,已是中年父親的長輩的三棵楊的生命歡姿開篇,任憑鮮活的詩情,在雨后的田野上奔跑;聽著紅脖子、綠翅膀的大鳥兒,在天空中喚著自己的乳名;真切無邪的眼睛,已再難找見浪漫質樸、鄉(xiāng)風依存的童年;無奈中,一任水泥建筑的樓群,涂抹掩蓋著自己滿目的傷感;留不住也喚不回,亦是那般惆悵動情的“早年”小唱……一行行情透紙背、惹人愛戀、發(fā)人幽思的故園詩行,在詩人賈漫的筆下,就這樣變成了一條條沒有框子亦沒有畫外音的路,讓你尋找,讓你想象。
讓我不能不由衷地欽佩詩人賈漫的文學造詣,極具創(chuàng)意的靈氣與悟性。一組故園詩行,在《歲月如歌》兩集詩卷中,顯得那么清新脫俗,那么別具一格。詩人以悟促詩,以富有鄉(xiāng)野泥土氣息的追憶與現(xiàn)實主義的寫作手法,以一顆永不歇息的故園匠心,巧妙又自然地勾勒烘托出了在如歌的歲月里,在過去與現(xiàn)在的坐標系上,人的情感,一名有良知的、永遠在執(zhí)著地追求真、善、美的詩人的情懷,在求新、求變、多變、快變、巨變的當今世界的現(xiàn)實生活中,就那樣依然默默地精心打造著他心中的理想家園;就那樣保持著一個健康飽滿的心態(tài);就那樣永遠不追風、不媚俗,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創(chuàng)作精神,將在自己生活過的土地上所經歷的許多值得銘記的日子,變成珍藏在文字中的懷念,使詩歌的功能、使文學的愿望更加成為人類莫大的精神享受。這是詩人賈漫的幸運,也是中國詩人的幸運。從這個意義上說,詩人賈漫創(chuàng)作的《故園》組詩,是他堅韌地尋覓、把握和表現(xiàn)時代風貌的獨特感受和突出表現(xiàn),是任何一個有大成就、屬于中國作家的智慧才能的延伸,藝術生命的延伸。
歲月如歌?;叵?0年前,我曾在內蒙古屯墾戍邊。那時的我還是個酷愛詩歌的文學青年,就曾拜讀過賈漫老師出版的一部詩集,記得書名叫《春風出塞》,由于當時很喜歡,一度總放在我的枕邊,或裝在我的軍挎包里。后來我返城離開了草原。一晃,幾十年過去了!如今我也成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可我依然很關注也很懷念我的內蒙古草原的作家朋友們,對賈漫老師的詩作,我尤其希望能經常拜讀到。由賈漫老師的故園組詩,我不由地喟嘆:時光銷蝕了許多人夢想的光澤,但詩人對理想、對美的追求,仍然深植于心。歲月,也真是一個美目流盼的姑娘,格外鐘情于惜時如金,致力于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的人。盡管詩人本人或許并沒有更多意識到這些,正所謂形象大于意象。就像詩人賈漫創(chuàng)作的故園組詩,在他看來,本身只是一件認真、動情的嚴謹之作,無需過多修飾,也不必自擂,卻以自己的人品與詩品感染著他人——
讓人想見詩人賈漫那些力透紙背、情透紙背的多情歲月;
想見詩人和讀詩人的心靈和聲的深廣與遙遠,而激揚掀天揭地的文采;
由詩人賈漫才華依舊的詩風,想到在知識爆炸的今天,在各種信息鋪天蓋地、各種知識大量涌流的時刻,年輕的作家詩人們,如果你不能不斷地吸納新知識、新思維,不斷地補充新知識,你時刻將面臨落伍的危險。正如摩爾定律所說:“你永遠不能休息,否則你將永遠休息?!?/p>
由此令人感慨:詩如其人,不易也;詩外有意,亦不易也。
〔責任編輯 阿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