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浩
黃浩陜西省神木縣人。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神木縣作協(xié)副主席,現(xiàn)供職于神木縣電視臺。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有近百篇(首)詩歌、散文在《陜西日報》、《內(nèi)蒙古日報》、《女友》、《延安文學》、《安徽文學》、《散文選刊》、《草原》等刊物發(fā)表,獲1997年度草原文學獎、中國百篇散文獎等十幾次省級以上文學獎,著有詩文集《生命的慶典》、《走進神木》等。
在高原小城休閑地過著日子,常常要將目光投向遠方,那滿目蒼翠的南方連接著大海,大海是夢,也是心結(jié)。今天我終于能將遼遠的目光收回,幾千里的路途使我們彼此漸漸靠近。
飛機在一萬多米高空的平流層飛行著,我第一次看到了天邊日落的圣景。燃燒的夕陽與飛機同步在霞光中穿行,一朵朵形態(tài)萬千的棉花裝飾著這座空中花園?;▓@里的花朵被天邊紅色的霞光映襯成千百個少女粉紅色的臉,泛著一朵朵含羞欲放的紅暈,漂移著,飛翔著,重疊著,夢幻般地迷人。天空如一個巨大的變色體,不一會兒,紅色的棉絮變成了淡紅色,瞬間又變成了粉色、淡粉色,漸漸地又幻化成紫色、淡紫色,猶如清風中走過的少女留下的淡淡芬芳。我在這幻化里看到了牡丹、玫瑰、海棠、水仙、百合、紫羅蘭的色彩,花開花落只是一個瞬間的過程,誰又能守住這個花期。這時候偌大的云海幻化成天堂純潔的淡藍色,深邃的瓦藍,我從未見到過這樣一種藍,它震住了我的神經(jīng)。在驚奇詫異間,我想到了生命,從嬰兒哇哇墜地的哭聲開始,母親撫育我們一天天開始長大,從少年到青年,從青年到中年,讀書、工作、成家立業(yè)、生兒育女、機遇、挫折、沮喪、痛苦一次次把我們練成強者,人生就像這不斷幻化中的色彩,充滿了寧靜,有壯麗的過程,也有凋謝的結(jié)局。
二戰(zhàn)中盟國飛機與德國納粹飛機也是在這樣的天空展開了殊死決戰(zhàn),納粹的機群從天空黑壓壓地襲來,盟國強大的機群緊急升空攔截,雙方在密集的炮火中,不時有飛機在中彈、爆炸起火,火光將天空染成一片紅色,天空中彌散著煙霧與晚霞混成的悲壯色彩,那是人類的一次災(zāi)難,也是天空的災(zāi)難。
這一刻,我的腦海里飄來了人類一次次空難的影像。飛機在這蔚藍的天空爆炸、解體、燃燒,將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拋入天空,墜入地面后殘骸慘不忍睹,令我們生者毛骨悚然。而我此時卻沒有絲毫的恐懼感,內(nèi)心充滿了一種寧靜和祥和,因為我畢竟是和平年代的一次平安之旅。我終于懂得了寧靜致遠的深意。人類憑借飛機實現(xiàn)了飛天的夢想,但一次次的空難,并未讓人類停止過探索的步伐,從衛(wèi)星、宇宙飛船到探測器的發(fā)射,無不展示出人類對解開宇宙之謎的信心。面對自然,人類是弱者,也是強者。這無邊的長空融入了人類的多少夢想與智慧,才會變得如此輝煌燦爛。
不一會兒,夜色吞沒了晚霞的壯美。這時候,我知道海離我越來越近了。
責任編輯劉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