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華
我是個退休老干部,雖年近古稀,但精神好、身體棒、思維敏捷,干起活來比有些年輕人還有勁、利索。我整日樂呵呵,樂于為別人無償辦好事,人們也樂于和我拉家長說說心里話。別人問我有什么養(yǎng)生秘訣,我的養(yǎng)生健身健康經是:勞動鍛煉兩相宜,愛心樂觀促健康。
一、城鄉(xiāng)結合勞動鍛煉持之以恒。我的老家在離市區(qū)14公里的一個村子。我當兵轉業(yè)后在城里工作安了家,但農村的房子一直保留著。過去在職時對村里的建設有貢獻,退休后村里不忘我的情意,在我的房前還劃了一小塊地供我種瓜果梨桃和蔬菜。退休后我不坐公交車,不騎摩托車和電動助力車,而是經常騎上自行車到鄉(xiāng)下料理這塊地,咱不圖收成多少,騎車、種地都是鍛煉身體。其實不是只有在鄉(xiāng)下有個房和地就能鍛煉好身體,在城里養(yǎng)花、種草,參加社區(qū)的公益活動也是勞動。另外,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好的季節(jié)和天氣,騎車到郊外去呼吸新鮮空氣,釣魚、攝影、放風箏等都是鍛煉身體陶冶情操的好方法。
除了騎車種地,我還愛好放風箏。放風箏是腦體相結合的運動,悠閑樂哉。對于我們這些老同志來說是再好不過的體育健身活動了。在和煦的陽光下放風箏你會陶醉于大自然之中,享受放風箏的樂趣會給你的思想、性格、感情以有益的影響,即所謂的陶冶情操,是強身健腦抗衰老的健康良方,放風箏還可以交流感情和增進友誼,結識更多新朋友,學到更多的知識。
二、講究衛(wèi)生干干凈凈勤換勤洗。我愛清潔,講究衛(wèi)生,這可能與我近20年的部隊生涯有關。我無論是住平房還是套間樓房,無論是農村的住處還是城里的,室內外都打掃得干干凈凈。在城里,我被大家推選為小區(qū)的“衛(wèi)生監(jiān)督員”。在農村我樂做“婆婆嘴”,宣傳衛(wèi)生健康常識。我的衣服勤換勤洗,身子也是每天必擦洗。講究衛(wèi)生、勤換勤洗也是我健康的秘訣之一。
三、老有愛好助人為樂積福行德。退休后我還愛上了寫作。農村好人好事新人新事故事多,材料一到手便馬上動筆一口氣寫好。我經常走家串戶采訪,雖然受苦受累但看到自己的文字變成鉛字,特別是收到編輯老師寄來的樣刊心里非常高興。在城里我也在小區(qū)采訪,我寫社會新聞,晚年能為社會發(fā)揮余熱,我非常自豪。我還喜歡助人為樂,如果哪家有困難,只要有求于我,我都慷慨解囊,哪家委托我辦事,我都盡力辦好。哪家婆媳生氣,父子吵架,鄰居鬧矛盾,總來請我當調解員,人們信任我,因為我處事公正廉明,沒有利益所圖,只求和諧,所以只要我到場矛盾都能妥善解決。我認為,助人為樂,解人之難,積福行德,有益健康。
四、加強營養(yǎng)葷素搭配有粗有細。我是粗糧細糧葷菜素菜全都吃,甜酸苦辣全都嘗。我的原則是粗糧細糧搭配有時還要摻著吃。野菜野果嫩枝葉雖有營養(yǎng)價值但要科學不能瞎吃。肉不能不吃但不要多吃。魚要吃海魚更要多吃。平時要多醋少鹽少油不吃動物油。饑不暴食,再渴也是滴水漸進不大口直驅而入。中年時我每天最少一包煙,一天一斤白酒?,F(xiàn)在我每天煙不超過兩支,就為解個悶兒。中午喝一小杯白酒,睡個午覺,這是我個人的愛好,不超量,醫(yī)生說根據我的身體狀況這對我的健康無妨。
五、心情開朗妥善處理家庭關系。我老伴是個退休教師,她有她的生活圈子,她愛好跳老年舞和在老年大學學水粉畫,她不愛下農村我也不勉強她。但生活在一起難免有磕磕碰碰,事情講明了也就過去了,從不往心里去也不生悶氣。俗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何必為他建大屋”,我認為這話對也不全對,孩子大學畢業(yè)后娶妻生子起步難,關鍵的時候還需要幫一把。但有些老年人為了子女省吃儉用,退休后還強撐著身體打工甚至撿破爛,我不贊成。一是累了自己的身體得了病花大錢還得拖累子女。二是雖說有單位退休金,但自己都掏空了不存養(yǎng)老錢心里不踏實。我們不和兒子一家生活在一起,不讓他們當“啃老族”,讓他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這樣他們才能更有出息。
勞動鍛煉兩相宜,愛心樂觀促健康。以上5條是我養(yǎng)生健身的經驗,供大家參考。總之,我們只要堅持不懈地鍛煉身體,有樂觀的心情和奉獻的愛心,合理的飲食和科學的生活,有一個和諧的家庭,就能有一個從心理到生理上健康的身體。
責任編輯/鄒佳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