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英
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眰鹘y(tǒng)教育理論特別強調興趣在學習中的作用。新課程的改革,也十分強調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有了學習興趣,一直會保持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自然就能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我有如下體會。
一、精心設計導入
每堂課的導入至關重要,常言道,萬事開頭難。如果課前引導得當,定然激發(fā)學生興趣。我對一節(jié)課的開頭努力創(chuàng)設懸念,這樣做不但能把學生的思維從課間休息產(chǎn)生的眾多紛紜的頭緒中很快吸引到課堂上來,更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氣氛。如教《春》這篇課文時,我先讓學生完成口頭作文“春”,讓他們用生動的語言來描述自己眼中的春天。然后用一句話導入:“朱自清先生眼中的春天是怎樣的呢?與你所講的又有什么不同?”這時課堂馬上活躍起來,學習的氣氛濃厚。
二、充分利用教材
發(fā)揮語文科獨特的優(yōu)勢——寫作。新課標突出了學生在寫作中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內容上更強調“真”情。如寫“我的理想”一文時,有一位學生寫:我要認真學習,長大后當一名科學家。有一位學生寫:我要努力學習,長大后當一名老師。有一位學生寫: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后當一名航天員,如此等等。從寫作中我感受到了同學們的真摯的感情,也感受到了同學們對學習的熱情和對生活的熱愛。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抓住時機,善于在每位同學作文上用鼓勵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你很棒!相信你一定會實現(xiàn)你的理想?!被颉巴ㄟ^努力,相信你一定會實現(xiàn)你的理想!”讓他們在鼓勵中熱愛學習,讓他們在鼓勵中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從而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三、展現(xiàn)人格魅力和淵博的知識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本身不但具有深厚的文化知識功底,而且要具備健康的人格,古人云:“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薄吧碚睂處熡葹橹匾?為人師表,以身作則,是為師之本分。用高尚的道德、良好的個性教育學生,感化學生,做到“以德感人,以德服人,以德育人”。只有道德高尚的教師,才能尊重和陶冶自己的學生,才能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作為教師,不但要有健康的人格,而且還要有較廣博的社會知識、科學知識,若他的教學很出色,無形中就在學生面前樹立了一個博學多才的形象。這種形象本身就是一種力量,使學生從心里敬愛你,崇拜你,信服你,自然對你所教的學科感興趣,從而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有了求知欲望,自然會主動學習,使學生“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四、改變教學方式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變教學方式,樹立以學生為主,不斷探究的學習理論。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搜集處理信息,交流與合作等。
1.善于應用情境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已提出多年了,但真正能把它運用到教學中,讓它發(fā)揮重要作用是我在上《春》這一課,充分運用到圖畫的功能,以“圖”創(chuàng)設情境。我在上課前布置學生每人根據(jù)課文內容畫圖畫,不限數(shù)量,上課時再把繪得好的選出來,讓大家評論誰畫得好,誰畫的春天與朱自清所描寫的春最為相似。由于這活動人人參與,同學們情緒高漲,從畫畫到選畫,再到說出畫之所以優(yōu)秀的理由。他們在不斷地對比與分析中已有了《春》的最初印象。這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出乎意料地好,課堂學習氣氛很濃,同學們也很主動,很積極??梢?善于應用情境教學,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善于互換角色
為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時也可角色互換。我當學生,學生做老師,使學生感到老師與他們真正平等,學生學得主動、積極,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3.教學手段的改變
出示各種圖片和模型,出示幻燈片,利用多媒體等等,使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新課程標準提出“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發(fā)展”。并強調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當好這個組織者和引導者。我認為只要我們本著新課程的理念,用心鉆研教材,用心了解學生,總能找到適合自己,適合學生的一套教學方法。從教學效果來看,這些方法對我們很有好處。
(責編 李 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