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寧 羅欣
周海洋,站在大學(xué)的門口
■文/范寧 羅欣
一首名為《站在黃花崗陵園的門口》的復(fù)古體長詩,在今年高考中被閱卷老師評為“最牛滿分作文”。這讓該文作者、19歲的周海洋一下成了網(wǎng)絡(luò)紅人。武漢市漢南區(qū)第二中學(xué)學(xué)生周海洋在今年語文高考中,以51行102句的古體長詩寫成《站在黃花崗陵園的門口》,被評為今年“最牛高考滿分作文”。但因為嚴重偏科,這位“牛人”高考總分僅370分。只達到第四批高職高專(二)的錄取資格線,遠低于本科批次線。
在《站在黃花崗陵園的門口》的文首,周海洋用170多字的文言文,介紹了該詩的寫作背景:“九十七年之后,時值臘月,會天大雪,余滯于廣州,遂至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陵。止于其門,百感并至,賦詩一首?!边@樣的記敘讓讀者身臨其境,但令人驚訝的是,作者本人并沒有去過廣州黃花崗。
周海洋說,他其實只去過武昌首義園,但對于黃花崗,通過網(wǎng)上和影視片中的資料,自己已經(jīng)非常熟悉。他甚至隨口說道,黃花崗在白云山麓,原名紅花崗,因為黃花更有祭奠之意而改名“黃花崗”?!斑@種寫法可以說是像蘇軾那樣的‘故國神游’吧!”他說得興起,又開始背誦黃興那副著名的對聯(lián):“七十二健兒,酣戰(zhàn)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
周海洋接受記者采訪
《站在黃花崗陵園的門口》全文千余字,其中大部分用七言韻文寫就,作者是否早就寫好、背好,然后在考場上直接套用呢?成為許多網(wǎng)友的猜測。周海洋坦然回應(yīng)道,這篇文章就是自己在考場上寫出來的,“我自己有這個實力,根本不擔心寫不完。”
周海洋回憶,語文考試時,自己是按順序答題的,因為閱讀題的文言文自己恰巧復(fù)習(xí)過,所以幾乎沒花時間就完成了。到寫作文的時候他看看時間還剩下85分鐘,但“站在_的門口”這個題目引發(fā)他聯(lián)翩浮想:“我想到過站在鴻門宴的門口,樊噲沖進帳篷的情景;想到過站在被轟開的晚清政府的門口,看到國運衰敗的祖國;想到過站在三峽大壩閘門的門口,也想到過自己正站在高考的門口,但是我最后還是選擇了站在歷史的門口,只是整個歷史太宏大了,我沒法把握,所以選擇了一個小切口,不過我并沒有局限在黃花崗,而是在文章里作了一些延伸?!?/p>
寫完這篇文章,距離考試結(jié)束還有兩三分鐘時間,周海洋在監(jiān)考老師的提醒下才想起答題卡還沒有填。對于這篇作文他非常自信:“我的作文水平在全區(qū)應(yīng)該算比較好的,我想這應(yīng)該是一篇滿分作文?!?/p>
周海洋說,自己這篇文章其實受到了2005年一篇四川高考滿分作文《永遠的譚嗣同》的影響,如果自己這篇算“最牛”的話,那篇應(yīng)該是“超級?!薄?/p>
“那篇文章可以稱為我的‘濫觴’?!敝芎Q髮δ瞧魑馁澷p有加,他不認識那位作者,但已經(jīng)把對方奉為自己的偶像,“因為時間關(guān)系,我的詩里面還有一些平仄、押韻上的問題,有些句子還非常青澀,和那篇文章相比,我這篇就不算什么了?!?/p>
因為自己的“偶像”曾經(jīng)取得過成功,周海洋對這種古文、古詩的寫法也充滿了信心,“剛好這次高考對詩歌沒有限制,所以我就放手一試,我就是特別想把作文寫好。別人曾獲得過成功,有了先例,我也行。閱卷老師也喜歡亮點,有亮點總比平庸強?!?/p>
憑借“最牛滿分作文”,三峽大學(xué)向周海洋拋來過“橄欖枝”,曾向湖北教育主管部門提出報告,希望破格錄取周海洋讀本科。還曾建議周海洋填報其下屬獨立學(xué)院“科技學(xué)院”的???,進校后再“專升本”,老師和父母都勸他不要放棄這個機會。
此前,周海洋曾在自己的博客里表示,“不能憑一篇作文就錄取我”,周海洋說,自己如果被特招,對其他辛苦讀書的考生有些不公平。
7月5日,周海洋向外界表示,他沒有填寫原本上線的專科志愿,決心復(fù)讀從頭再來。截至本刊發(fā)稿時止,三峽大學(xué)欲破格錄取他的申請,尚未得到批準。
聯(lián)系編輯:(010)67148585-8008 郵箱:leechuch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