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啟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喚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才能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那么,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呢?下面是筆者的點滴體會: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傳授新知識之前,教師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把學生引入與問題有關的情境,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并積極主動地參與思考。從而使其記憶、思維凝聚在一起,以達到最佳狀態(tài),富有情趣地把學生引入學習的情境,引發(fā)學生探求新知識的渴望。
1.創(chuàng)設探索性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創(chuàng)設一個探索性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各個側面、不同方向去思考問題,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例如,在教學“圓形面積”時,圓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教學重點,如何推導圓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這又是一個難點。我是這樣設計的:先出示一個圓形教具,將圓形平攤,看會變成一個怎樣的圖形,讓學生用以前學過的知識來推導圓形的面積公式。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他們一定會積極思考,尋找答案。教師不必急于對學生肯定或否定,要給學生留一個懸念。為學生創(chuàng)設這種情境,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去探索,自己得出結論,這樣學生的求知欲望就被激發(fā)出來了。
2.多樣性情境,調動學習興趣
教育學家夸美紐斯曾說“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學生的求知與求學的愿望激發(fā)起來?!蔽覀兗热惶幵谝粋€大的競爭環(huán)境中,不妨也在我們的小課堂中設置一個競爭的情境。恰當的開展一些有益的比賽活動或小游戲,以此來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可以使課堂氣氛生動活潑。例如,在做課堂練習時,把全班學生分成男女兩隊進行比賽,將全體學生帶入我所設置的情境之中,他們暗中為自己加油,達到主動學習的目的。還可采用“奪紅旗”、“開火車”等游戲形式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這時學生的大腦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不少有用的知識,并受到正確的數學思想方法的熏陶,提高了學生的興趣。
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情境的設計,教師不但使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樂趣,而且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的精神。
二、關心學生,讓愛導航,努力培養(yǎng)學生興趣
學生喜歡某一位老師,往往會對這位老師所教的學科產生學習的動機和興趣。教師就是要用赤誠之心,平等待人,讓愛導航,去贏得學生的信任,去喚醒無數顆喜愛數學的童心。
1.時時處處關心學生
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學生,因為種種原因,在生活中缺乏別人的體貼和照顧。尤其是單親家庭的學生,特別需要教師的“愛”,以及心靈的引導和慰藉。去年我剛接手一個新班,有一個學生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上課精神不集中、課下不完成作業(yè)、和其他學生打架,很多壞毛病都在他身上集中體現出來。后經過一番調查,我了解到他父母離異,父親在外打工,自己和祖父母一起生活,缺乏管教。我主動關心他、和他談心,這位學生很感動,認為老師沒有嫌棄他,內心感動不已,從此學習勤奮了,并對我教的數學產生了興趣,學習成績有了提高。
2.在學習上幫助學困生
俗話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在學習中也是這樣,有的學生接受能力強,學得快。而有的學生由于智商、勤奮度等方面不同,學得慢一點。這些學生學習很吃力,教師千萬不能放棄,要及時幫助這些學生彌補數學知識的缺陷。只要持之以恒,學困生就會逐步轉變。學習有了進步,他們才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
3.表揚鼓勵,樹立信心
學困生往往都很自卑,對學習沒有興趣,灰心喪氣。教師在課堂上一句不經意的話,一個不經意的眼神都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心靈,使學生如坐春風、如沐春雨。教師要盡量尋找他們的點滴進步,并適時給予表揚和鼓勵?!澳阏f的真好”“你太棒了”“老師相信你的能力”“不要緊,慢慢說”……看似簡單的話語卻會讓他們心潮澎湃,適時的夸獎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關愛獻給學生,把信任還給學生,這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感情基礎。
三、動手操作,手腦并用,提高學習興趣
動手操作活動是一種讓學生主動參加學習的活動。它需要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動手動腦、動口表達,并需要學生獨立、自覺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根據小學生好動、好奇的心理特點,在數學課堂中,教師可組織一些以學生活動為主,對一些實際問題的動手測量、演示、操作的活動。
例如:在講“長方形面積”時,教師提前讓學生準備若干個小正方形模型,讓學生用12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一個長方形,看有幾種拼法,面積各是多少?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操作,自己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有力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設計問題,貼近生活,發(fā)展興趣
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尋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既可積累數學知識,又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多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這樣身臨其境的教學,學生永遠不會感到厭倦。
五、新穎導課,設疑結尾,保持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比绾我龑W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新課開始產生濃烈的求知欲望,導課是至關重要的。導入可以為整節(jié)課的教學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數學課堂設計中設計一些新穎的導語會引發(fā)學生“求新”的興趣。如:在教學“幾分之一”時我用生動、有趣的故事導入:在森林里,有兩只猴子,今天它們的晚餐是兩個桃子。這時候,來了一位老奶奶,她又累又餓,這兩只猴子非常善良,送給老奶奶一個桃子,現在還剩下一個桃子,小猴子發(fā)愁了,想請大家?guī)兔Γ鯓臃植殴??這樣的導課,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本課的學習營造了一個輕松地學習氛圍。
在課尾,教師還要精心設計一個新穎有趣、耐人尋味的提問。要做到“課結束,趣猶存”。這樣,不僅能讓學生鞏固知識、保持興趣,而且還能進一步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活躍思維。
六、利用多媒體課件,引發(fā)興趣
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在教學中結合教材的內容制作多媒體課件來化抽象為具體,生動直觀地呈現,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和理解,也能提高學習興趣。如:教學“軸對稱圖形”,我先用多媒體課件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等幾個平面圖形,然后動態(tài)演示對稱軸的畫法,讓學生觀察比較對稱軸兩邊圖形的特點,歸納出軸對稱圖形的定義,這樣直觀形象地呈現,促使學生思維導向由模糊變清晰,大大降低了學生理解上的難度。
以上就是筆者的幾點體會??傊d趣是學生各種創(chuàng)造力、求知欲的原動力。興趣可以孕育愿望,也可以產生原動力。作為教師有責任讓學生輕松、愉快、自主的學習,讓他們想學習、主動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