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先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奇怪的石頭》一文中有兩條線索貫穿全文,即大石頭“怪”在哪里和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并解決自己的疑問的。
先來看第一條線索:同學(xué)們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抓住關(guān)鍵詞句來理解。如“這塊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孤零零”說明它是獨立的;“大石頭把他的身影遮得嚴(yán)嚴(yán)實實的,小伙伴圍著石頭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也找不到他”,說明這塊巨石體積龐大;老師說“這塊石頭恐怕有幾百年的歷史了”,說明時間之久;老師說它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隕石,但李四光又不明白“它為什么沒臥進土里去”,并且連父親也不清楚,說明它的由來連大人都弄不清楚。上述幾個方面都說明了大石頭“奇怪”。
正是因為大石頭有這樣幾“怪”,李四光才產(chǎn)生了疑問,他是如何思考并解決自己的疑問的呢?這也是本文的第二條線索。首先是因為石頭的“大”,引起了李四光的興趣?!斑@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李四光去向老師請教。老師說“石頭恐怕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可李四光并不知道“是誰把它放在那兒的”,于是老師推測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隕石,李四光按照老師的推測進一步思考:這么大的石頭要是從天而降,應(yīng)該砸一個大坑,可是為什么沒有呢?對此,老師和父親都說不清楚,這又進一步表明了石頭的怪——大人也不知道。李四光的可貴之處在于,他沒有因為老師和父親都未能解決自己的疑問而放棄求索:“這個問題李四光想了許多年,直到他長大以后到英國學(xué)習(xí)了地質(zhì)學(xué),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后來,李四光回到家鄉(xiāng),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他發(fā)現(xiàn)在長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紀(jì)冰川活動的遺跡”。正是這兩條相輔相成的線索,才讓我們深刻理解了李四光執(zhí)著探索的可貴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