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淡如
小群說,她最近總是睡不著,應該是得了憂郁癥。要不,就是躁郁癥,有時她會莫名其妙因為一點小事情暴跳如雷。
我看她神情雖然郁郁寡歡,但還能準時上下班,和同事們談起百貨公司周年慶時眼中仍乍現渴望的光芒。我覺得她應該還沒有到罹患憂郁癥的地步。
“有什么讓你不快樂的原因嗎?”
“錢?!彼苯踊卮稹!扒峰X,缺錢?!?/p>
“為什么會欠錢?”
“唉,就是賺錢不夠,想買的東西很多,欠卡債欠太多。”
仔細問來,她竟然欠了三百多萬的卡債。而她從大學畢業(yè)不過三年的時間。
“錢花在哪里呢?”
“限量精品?!彼f。講起精品,她眉飛色舞,月薪三萬多的她,擁有的家當像貴婦,她有一個最新流行的CHLOE的鑰匙包,有兩個不同顏色的機車包,有一只百達翡麗女表,一個愛馬仕鉑金包,還有三雙“欲望城市”的女主角最愛的那個牌子的細高跟鞋,身上連T恤也非得是名牌不可。這些行頭,都是雜志里所描繪的那些“名媛”的必備行頭。
“穿限量精品,會讓你覺得與眾不同嗎?”我問。
她的答案是肯定的。
我知道我不必多嘴,如果我還告訴她,內在比外在重要,讓自己的競爭力變得獨一無二比買限量精品裝飾自己重要,她一定覺得我是死老太婆在說教。
限量是一種商業(yè)手腕,買不到的,人們越想買。所以不少名品都以限量為號召,讓女人覺得用了這樣的東西,可以提升自己的地位,就是有品味,還可以保值。這些做法,這幾年來都是有效的購物催眠術。
保值是假的。只能說,不會歸零,一個LV包,用過就是用過了,拿到二手店去賣,最好的價格也只有原價七折。就算買鉆石,保值率也不如定存,變賣時才知它折舊率也不低。據我統(tǒng)計,真正能賺錢的限量品,都是那些不能復制的東西,但買藝術品想賺錢還得有好眼光、好學識。
限量是假的。有的還限量一千萬件。一款限量商品賣完了,總還有新的限量商品等你。
有人說得好,如果你年薪超過三百萬,買個五萬塊的包包,算是豪華,如果你月薪只有三萬多,卻有一樣的花費,這就叫做奢侈。
沒有量入為出,花錢買暫時快樂,結果累積了長期的痛苦,其實劃不來。限量是個迷魂陣,多少人成了迷宮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