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筱靜 王云泉 韓利強 遲玉宏
亞麻纖維包埋于莖稈的韌皮部,必須經過“脫膠”,去除果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等非纖維素物質(統稱為膠質),才能獲得用于輕紡的纖維,實現其使用價值。脫膠是連接亞麻種植與紡織加工的橋梁和紐帶,是亞麻產業(yè)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脫膠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亞麻纖維的產量、質量乃至農民、企業(yè)的經濟收入。目前,生產上普遍采用雨露漚麻法和生物脫膠法,均利用微生物及其酶對亞麻的膠質進行降解,下面簡單介紹技術方法特點等。
1 雨露漚麻
1.1 傳統雨露漚麻法
雨露漚麻是應用好氣性真菌,在適宜溫度下分解果膠使纖維束脫離木質部的漚麻方法。雨露麻的色澤及其它物理性狀與好氣性真菌的種類有關,其所需的最適溫度是18℃,相對濕度50~60%。雨露麻漚制過程簡單,不需要特殊設備。其纖維較水浸漚制的纖維易漂白和紡織。其特點是需要較長的漚麻時間,氣候條件直接影響干莖漚制程度和纖維質量。
技術要點:根據年加工量選定草地、麥地、收獲后的麻茬地做漚麻場,將亞麻按原莖等級分別進行漚制,以提高成麻品質和出麻率。鋪麻要均勻一致,麻層厚度一般在2~2.5厘米為宜。麻趟間距15~20厘米。漚麻時間根據氣候條件而定,應越早越好,東北地區(qū)一般是8月5日開始,最晚不能超過8月末漚制。隔年漚制的亞麻原莖應妥善保管,最好第二年6月份氣溫上升后進行漚制,不宜過早。漚麻時間一般為15~20天。干莖鑒定方法:迎著太陽看,漚好的麻莖發(fā)出銀白色的亮光,亞麻莖稈外表長滿了細小黑色斑點,用手敲打麻莖飛出黑色灰塵。
1.2 鮮莖雨露漚麻法
此法是傳統雨露漚麻法的改進,使困擾亞麻業(yè)多年的原莖保存問題得以解決。鮮莖漚麻是亞麻拔下就漚,充分利用亞麻收獲季節(jié)的高溫多雨,漚制速度快,時間短,田間損失小。同時麻率、麻質得以相對提高,以機械收獲為主,生產成本低。
技術要點:亞麻原莖拔掉后就地漚制,所以必須注意麻層與地面接觸情況,若遇連續(xù)降雨麻層下部與地面接觸易發(fā)生霉爛,應馬上翻麻。鋪麻要均勻一致,麻漚完后脫粒。此法種子損失30%以上,在多雨的情況下多用此法。小面積種植可人工拔麻,邊拔邊鋪。大面積種植,利用機械收獲,拔麻、脫粒、鋪麻同時完成。鮮莖漚麻以機械收獲為主,日收獲量大。所以麻漚好的速度快,時間集中,捆麻時必須準備充足人力,及時將麻捆起,確保漚麻質量。
1.3 噴水輔助雨露漚麻法
雨露麻是利用太陽能依靠自然降水,但東北地區(qū)適于漚麻的時間短,主要集中在7~9月份,往往因溫濕度平衡不夠,直接影響漚麻質量,所以采用人工方法彌補自然降水的不足,從而提高漚麻質量。
技術要點:適于漚麻的起始溫度是18℃,采用48小時向麻層噴水4毫米。5月、9月鋪麻,噴水時間在每天上午10時進行,6、7、8月份噴水時間為下午4時。如果自然降水量大于4毫米,減少1次噴水。降水少于4毫米人工噴水補足,以保證麻層濕度在65~75%的最佳狀態(tài)。其它程序同常規(guī)雨露漚麻。
1.4 站稈雨露漚麻法
此法杜絕了亞麻因收獲過晚而出現倒青的現象,降低了農業(yè)風險。利用脫膠劑將亞麻植株殺死,3~4天后植株死亡,漚麻過程開始。立稈漚麻可提高亞麻纖維的產質量,漚麻過程簡單,易于管理。雨水充沛,10天左右麻莖即可漚好。在一般年份21天左右就可漚制結束。缺點是纖維可撓度低,降雨量少的地區(qū)不易采用此法。
技術要點:在亞麻工藝成熟初期,集中時間噴灑脫膠劑。利用此法亞麻必須大面積種植,漚好后利用聯合拔麻機收獲,隨拔隨捆,及時拉運、歸垛,妥善保管。鑒定亞麻脫膠方法同雨露麻鑒定標準。站稈漚麻一般年份纖維呈棕黃色,雨大時,亞麻上部為黑色,下部為黃色。
2 生物脫膠
隨著生物技術的發(fā)展,亞麻脫膠研究已經深入到分子水平,即酶法脫膠。酶法脫膠就是將脫膠菌培養(yǎng)到菌生長的衰老期后進行過濾或離心等處理,再用得到的粗酶液浸漬亞麻原莖,或者將粗酶液提純、濃縮為液劑,也可將該濃縮液干燥成為粉劑,使用時將液劑稀釋或將粉劑溶于水,把亞麻原莖浸漬在酶稀釋液中進行酶解脫膠。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加工與環(huán)保研究室選育的脫膠菌株Ym68′經擴大培養(yǎng)后,接種到亞麻原莖上,通過一系列的生化反應,在較短時間(16~20h)內達到降解亞麻非纖維素物質的目的。重要特征是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促進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2.1 工藝流程
菌種制備→擴大培養(yǎng)→配液←漚麻水→消化→排放
↓↑
原莖分級打捆→裝池→接種→生物發(fā)酵→曬麻→養(yǎng)生→制纖
2.2 社會生態(tài)效益
提高漚麻水的利用率,通過一道水漚麻和漚麻水再利用,與傳統溫水漚麻方法相比,其漚麻用水節(jié)省2/3左右。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經過純化的脫膠菌種能在短時間內完成亞麻脫膠,使亞麻脫膠周期縮短70%以上,大幅度提高了勞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