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杰
白樺主要分布于東北、華北和西北等高山區(qū)海拔2000~2800米的山坡、溝谷各林區(qū),常成小片純林或與紅樺、云杉、冷杉混生。白樺是強陽性樹種,喜光,適應性強,喜生于濕潤肥沃土壤上;能耐大陸性酷寒氣候,是耐寒樹種;可通過種子或無性繁殖,繁殖力強;生長迅速,是荒山造林的先鋒樹種。
溫棚容器育苗的優(yōu)點是:樹苗生長速度快,產量高、質量好,造林成活率高。
育苗溫棚一般為普通磚混結構日光型溫棚,高度不應低于2.5米,長和寬不限,塑料棚膜一般采用0.56毫米的無色防滴膜,配套要有供水設備、自動噴灌系統(tǒng)、供暖設備、遮蔭設備、通風設備和增光設備。
一、播前準備
培養(yǎng)土來源、配比及容器裝填
1、基質來源 組成培養(yǎng)土的基質是:草炭土,森林土,蛭石,珍珠巖,鋸末,殺蟲劑,殺菌劑及肥料。
2、基質配比及比例 將草炭土粉碎,森林土過篩,然后以草炭土40%,森林土46.7%,蛭石6.7%,珍珠巖3.3%,鋸末3.3%,少量殺蟲劑、殺菌劑、二銨等肥料混合均勻。
3、裝袋 用手工方式將準備好的基質裝填到6厘米×12厘米規(guī)格的營養(yǎng)缽內,并將營養(yǎng)缽整齊地貼地擺放到塑料日光溫棚內,灌足底水,以備播種。
4、種子催芽 在播種前15天,將種子分批催芽。催芽方法是:用30℃溫水浸種24小時(自然冷卻),撈出堆放在室溫15℃~20℃左右的地方催芽,要經常翻動,保持濕度(濕度要求是表面不干燥,下層不積水),待有30%露芽時立即播種。
二、播種技術
1、播種時期 當塑料日光溫棚最低溫大于5℃,并持續(xù)6天后即可進行播種,此時室外月平均溫度不應低于2.0℃。
2、播種方法 采用手工播種,每營養(yǎng)缽播3?!?粒種子,播后用基質立即覆土,厚約2毫米,要求一邊播種一邊澆水,始終保持土壤表面濕潤,待整棚播種完后再澆一次透水,然后關閉所有通風口和大棚兩端出口。
三、各物候期的管理
1、出苗期 從播種到幼苗出齊約10天,期間適量噴水,控制棚內濕度70%~75%,白天溫度20℃~25℃,夜間10℃~20℃,保持營養(yǎng)缽內土壤濕潤(一般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40%~60%),并用遮陽網遮蔭為自然光的70%,以免日光灼傷幼苗。
2、生長初期 從苗木出齊到高生長出現,約1個月左右。主要的技術措施是:
病蟲害防治:當苗木出齊后迅速降低棚內濕度,及時通風,將相對濕度降至50%左右,并在此基礎上每隔3天~4天噴濃度為0.2%的退菌特1次,防止灰霉病、立枯病等病害發(fā)生。如發(fā)生病害,應及時清除病死幼苗,并噴施1%硫酸亞鐵或0.4%高錳酸鉀,噴施后15分鐘~20分鐘及時沖洗干凈,防止發(fā)生藥害。如發(fā)現蛞蝓等蟲害,及時撒施蝸克星或噴灑90%敵百蟲500倍液,保護苗木。
溫濕度管理:棚內溫度控制主要是利用通風、遮蔭和噴水的方法。白天溫度要求在20℃~28℃之間,夜間溫度要求在10℃~20℃之間。通過微噴灑水,主要保持培養(yǎng)土濕潤,以利苗木的生長;其次是降低地表溫度,防止日灼發(fā)生和降低棚內空氣濕度。
施肥:這個時期苗木根系生長旺盛,施肥以磷鉀肥為主,每周兩次。
除草:按照“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及時除草,防止雜草與幼苗爭水爭肥,影響苗木生長。
間苗、定苗:當幼苗長出3片~5片真葉(即三葉期),苗高1厘米~2厘米,主根長5厘米左右,形成側根時,應及時進行第一次間苗、補苗,每營養(yǎng)缽中心留強壯苗木1株~2株。幼苗長出5片~6片真葉,苗高2厘米~4厘米主根長9厘米左右,有較多側根時,要及時定苗,每營養(yǎng)缽留強壯幼苗一株進行培養(yǎng)。
3、速生期 時間約2個月左右。這期間應抓好追肥、灌溉、管理、病蟲害防治、除草等作業(yè),促進苗木地上部迅速生長,地下部形成完整的根團。主要措施有:
施肥:進入速生期,苗木生長迅速,需施大量氮肥,每周一次。
病蟲害防治:為保護苗木葉片,增強苗木自身抵抗力,每周應噴施一次0.2%多菌靈和600倍75%敵敵畏乳油,防止早期落葉病和食葉昆蟲的發(fā)生。
其他管理措施:速生期溫濕度控制、除草等作業(yè)與生長初期基本相同。
4、煉苗 當苗木形成完整的根團,地上部分長到50厘米左右時,就可以進行煉苗,準備上山造林(8月初后進行煉苗)。此時要逐步創(chuàng)造與自然環(huán)境相似的條件,提高苗木的木質化程度和抗逆性,能夠適應造林地的環(huán)境條件。主要的技術措施是:
在完全撤去遮蔭網的同時,逐步增大、增多通風口,延長通風時間,然后撤去下部棚膜,最后撤去全部棚膜,使苗木完全暴露在自然環(huán)境中。
施肥:為提高苗木木質化程度,增強苗木抗逆性,施肥以磷鉀肥為主,每周兩次。
水分控制:當培養(yǎng)土已變?yōu)槌浞指稍飼r(注意不能過分干燥,防止“日灼”燒苗木),再進行澆水,使培養(yǎng)土達到充分濕潤,然后再干燥,這樣反復15天~20天后,苗木木質化程度和抗逆性都有了很大程度地提高,能夠用于上山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