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華
19世紀時,一些歐洲旅行家來到了太平洋上一個名叫“亞布”的島上。在這里,他們發(fā)現(xiàn)了當?shù)厝耸褂弥环N十分奇特的叫做“分”的巨大石幣。
這是一種用石灰?guī)r礦物,即一種霰石鑿制而成的。按當?shù)亓晳T,這個石幣的體積越大,價值就越高。因此,被鑿成大磨盤似的中間有窟窿的圓石頭,有的外圓直徑竟達到五米!這巨大的石環(huán)被鑿磨得十分光滑,上面還有許多美麗的圖案和精致的花紋。這種石幣引起了一些研究人員的興趣,他們花了一定的代價,換得了一些大石幣,并設法把它運回了歐洲。
在陳列著這種怪石幣的歐洲某博物館里,吸引著成千上萬人的觀眾。大家都為這大石環(huán)上面的精美花紋圖案所陶醉,驚嘆著鑿雕石幣的土人的技藝之高超,稱之為鬼斧神工。然而,當?shù)厝耸怯檬裁礃拥墓ぞ叩窨塘巳绱嗣烂畹摹⒑喼币荒R粯拥幕y呢?這是石質(zhì)材料,是不可能用澆鑄的辦法制造的,那究竟是如何造出如此精美的花紋呢?
一些專家對石幣上的精美花紋的刻成發(fā)生了激烈的爭論。有人說,這是當?shù)厝擞媒饎偸痰?,一條條、一個個地慢慢刻出來的。但這種意見馬上就被否定了,因為石幣作為當?shù)氐牧魍ㄘ泿?,它們與藝術(shù)品有很大不同,其數(shù)量是巨大的,不可能慢條斯理地去一個一個地雕刻。
另一些人認為,石幣上的花紋是霰石在地下埋藏時,被泥土中的酸類腐蝕而成,造幣時選擇保存下來的。這種說法就更難成立了,因為展出的各個石幣上的花紋幾乎完全一樣,若是天然形成,怎么可能如此一致呢?
也有人說,那些花紋一定是工匠們使用某種酸類腐蝕而成的。但對于處于石器時代生活條件的土人來說,他們要去哪里去尋找酸類呢?況且他們根本就不會制作酸類。人們互相質(zhì)疑著,并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結(jié)論。于是,大家希望有人去亞布島順便設法揭開這個謎底。
許多年過去了。有一位科學家一次從海中無意找到一只海螺帶回家去。這小小的海螺看起來很平常,但當這位科學家把它放在一塊石板上準備觀察時,突然,這小家伙竟從口中噴出一種液體,而這液體一遇到石板表面時,竟然發(fā)生了沸騰現(xiàn)象,并冒起一股氣體??茖W家又趕緊拿開海螺,石板上的液體一會兒就干了,而石板上卻刻上了一串曲曲彎彎的花紋。
科學家馬上把海螺吐出的液體做了化學分析,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是一種鹽酸和硫酸的混合物,是一種強酸。它不僅可以溶解石灰石,甚至還可以溶解金屬。
看到這份科學家的報告,人們不經(jīng)聯(lián)系起石幣花紋之謎。于是他們預測,當?shù)赝寥艘苍S就是用這種小動物的分泌液來腐蝕出石幣花紋來。
這一猜想在后來得到了證實:亞布島一帶的島嶼上,人們正是利用海螺之類的一種海棗和蝸牛當作活“雕刻家”的。
他們在計劃好的石板上按畫好的設計路線讓能分泌強酸的小動物去爬行,用分泌出的腐蝕液對石頭進行花紋加工。據(jù)說,當?shù)厝诉€利用這種辦法生產(chǎn)出許多種貝殼、石制的具有較高藝術(shù)水平的首飾及藝術(shù)品??梢?,那里的土人已經(jīng)有較高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能力了。
如今,人們尚有兩個問題需要解決:一個是海螺之類的動物為什么在體內(nèi)的天然“化工廠”能制造出強酸?另一個使人不解的是,為什么這種強酸對它自己的身體卻毫無損害呢?
大自然真是奧秘無窮,這些謎正等待著未來的科學家們?nèi)ソ忾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