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詠雪
[中圖分類號]G21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234(2009)05-0176-01
社會新聞是指涉及到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社會事件、社會問題、社會風貌、社會生活方面內(nèi)容的報道,尤其以社會道德倫理為基礎(chǔ)的社會風尚新聞為主。它與政治新聞、軍事新聞、經(jīng)濟新聞、科技新聞、文化新聞相比,具有社會性、廣泛性、生動性、趣味性,富有人情味等特點。那么,怎樣采寫社會新聞筆者談些淺見。
首先,社會新聞選題要突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采寫社會新聞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選擇什么題材、寫什么?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關(guān)社會生活、倫理道德、社會風尚、生活情趣等方面的問題很多,社會新聞無處不在,每天都有大量社會新聞發(fā)生。但社會新聞主要是涉及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社會事件,包括發(fā)生在他們身邊的好的、善的、感性的、離奇的事。社會新聞是人們對生命的詮釋,是不同形態(tài)的人性展示。所以,社會新聞報道也要堅持以人為本。發(fā)生在政要名人身邊的社會新聞當然要報道,但我們更要關(guān)注民生民情,挖掘那些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guān)。又是大家普遍關(guān)心的社會新聞,特別是一些社會熱點、難點問題。要把報道的視角對準最基層的“草根人物”、“平民英雄”等普通百姓,把焦點聚集在工作、生活在基層一線的普通勞動者身上。對發(fā)生在他們身邊的故事,例如:災(zāi)難事故、好人好事、感情糾葛、道德風尚、官司糾紛、奇異現(xiàn)象、生活變化、婚姻家庭、風俗習慣、趣聞逸事等能引起社會廣泛關(guān)注的事件,我們都應(yīng)予以關(guān)注和報道。
其次,社會新聞的寫作要故事化。社會新聞落實到操作稿件的層面上,主要存在著一個“怎么寫”的問題。由于社會新聞的報道對象是人和事,情節(jié)具體、形象,因此比較適合用講故事的方法,采用新聞特寫、新聞素描等形式,集中描繪富有特征的片斷、情節(jié),以形象體現(xiàn)主題。記者要找到能感動讀者的社會新聞,就要不斷提高在普通人身上找故事的能力。傷害與寬容、扶助與同情、斗爭與執(zhí)著,很多普通人的故事中都閃耀的人性的光輝。這些動人的故事,往往使我們的心靈顫動,讓我們感動流淚,讓我們真情傾訴。我們的記者應(yīng)該繪聲繪色將它講出來,把他們生活中那些高尚的、閃光的東西挖掘出來,并加以歌頌和贊揚,引起讀者的興趣,激發(fā)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提高受眾的思想修養(yǎng)和道德情操。采寫社會新聞,就是要尋找美麗的故事。
為了更好的再現(xiàn)社會新聞故事,在寫作時要有濃郁的現(xiàn)場氣氛,讓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讓人通過你的文字看到一種畫面,能聞到新聞現(xiàn)場的味道,能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樂,不斷增強社會新聞的生動性。要多用當事人的直接引語,使讀者直接聆聽新聞人物“說話”,充分展示新聞事件跌宕起伏的戲劇化色彩。使稿件更富人情味和故事性,讀者讀起來也會更感到親切生動。一篇好的社會新聞必須有耐人尋味的細節(jié)。由于傳統(tǒng)的新聞報道一般不注重細節(jié),只是簡單地傳遞信息,所以在很大程度上給人的感覺是枯燥無味的信息的堆砌。久而久之,受眾心理變得非常麻木。所以在采訪社會新聞的過程中必須找到表現(xiàn)社會新聞主題的典型細節(jié),繪聲繪色的予以展示,以增強社會新聞的真實感,深化社會新聞的主題。
社會新聞故事化,體現(xiàn)了記者厚重的生活底蘊,增強了新聞的真實性;社會新聞故事化使稿件更富人情味,使情感得到升華;社會新聞故事化有利于優(yōu)化新聞資源,打造品牌欄目。當然,我們在強調(diào)社會新聞故事化的同時,并不排斥其他報道形式,新聞媒體在追求故事化的同時,應(yīng)該在堅持新聞?wù)鎸嵭缘那疤嵯?,積極進行有益的探索,采取多種報道形式,使社會新聞報道更加生動感人。
再次,社會新聞新奇性必須服從導向性。新奇性是社會新聞吸引讀者眼球的“亮點”,它能激起受眾的好奇心,制造轟動效應(yīng),和目前仍占新聞節(jié)目主要內(nèi)容的會議消息相比,帶有新奇性的社會新聞是帶有自然氣息和百姓體溫的紀實報道,不僅內(nèi)容獨特,而且富于刺激性。但是,新聞媒體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應(yīng)該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作為新聞從業(yè)人員,必須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即使再新奇的社會新聞,只要導向有問題,也堅決不能編發(fā)。作為一張黨報,在輿論引導上不能走偏方向,采寫社會新聞要有所選擇,內(nèi)容必須是積極向上的、高品位的,不寫那些低俗、媚俗、庸俗、低級趣味的東西,不逐艷獵奇,不炒作緋聞,更不編造虛假新聞。社會新聞的新奇性必須服從導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