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瑞敏
品種選擇
選用無限生長型的黃瓜溫室專用品種。我們目前生產上使用的是日本品種,經過種植實踐表明,其適應性較強,雌花系、少刺果肉厚、籽少、豐產潛力大、品質好。
育苗
播種前準備
苗床及基質選擇利用50孔育苗盤(25 cmx50 cm)作為苗床。將草炭和蛭石按1:1的體積比混合配置基質。草炭在使用前每立方米混入熟石灰4 kg~6 Kg,以調整pH值。
苗床及育苗基質消毒取38%甲醛稀釋50倍液,用噴霧器將苗床和基質噴濕,然后用薄膜蓋起高溫密封3天,然后打開5天~7天讓甲醛揮發(fā)掉即可使用。
種子處理及催芽用55℃溫水浸種20 min,然后在10%磷酸三鈉中浸種25 min再用清水浸種6 h。撈出后沖洗3次,平鋪在濕潤紗布上,上面再蓋1層濕潤紗布,然后放在25℃~30℃保溫箱中催芽,每天用25℃清水洗1次。24 h左右種子發(fā)芽,即可播種,一般先發(fā)芽的先播種。
播種
播種期及播種指標北方地區(qū)每年兩茬,第一茬1月下旬2月上旬,第二茬8月下旬為最適?;|溫度保持在22℃~25℃之間,溫室溫度在25℃~30℃。
播種方法播種前2 h左右,用日本山崎黃瓜配方(硝酸鈣826 mg/L、硝酸鉀607 mg/L、磷酸二氫鉀1]5 mg/L、硫酸鎂483 mg/L)0.6個劑量營養(yǎng)液或復合肥800倍液將基質淋透,直至底層有液滲出。然后用鑷子把種子點播在育苗盤中,種子上面覆蓋0.5 cm~1.0 cm已消毒的基質。
苗期管理
溫度管理出苗后的適宜溫度為白天22℃~28℃,夜間12℃~18℃左右。保持10℃的晝夜溫差,避免出現(xiàn)逆溫差,防止出現(xiàn)徒長苗。
營養(yǎng)液管理可用日本山崎黃瓜配方的1/2~1個劑量或復合肥800倍液進行噴灑,其用量應按苗情、基質含水量和天氣情況而定。一般,1天3天噴灑1次,晴朗天氣——天噴1次,每次以噴透基質為宜。
病蟲害防治每7天~10天噴1次百菌清8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進行預防。一般情況下,不會發(fā)生病害。如果發(fā)生猝倒病可用25%甲霜靈800倍液:立枯病則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天~7天噴1次:枯萎病可用350倍液乙磷鋁灌根,蟲害一般不會在溫室內發(fā)生。
壯苗標準
茁齡30天~40天,生理苗齡3片~4片真葉,葉片厚而綠,根系發(fā)達,無徒長現(xiàn)象,無病蟲害。
定植
定植前準備
基質準備每667 m2溫室準備20 m3左右的鋸木屑,要求80%的木屑的粒徑在3 mm~7 mm之間,樹脂、丹寧、松節(jié)油含量盡可能低,可選用雜木類木屑。
溫室處理將殘枝枯葉和老基質等清除,然后封閉2天~3天高溫消毒。冷涼季節(jié)可配合甲醛進行消毒。
基質、基質袋及滴灌系統(tǒng)消毒所用基質消毒要在移苗前15天左右完成,用38%甲醛稀釋50倍液均勻噴施,用塑料薄膜密封48 h。再把薄膜打開10天左右,使甲醛氣體揮發(fā)掉即可使用。使用稀釋液量為30 L/m3~60 L/m3?;|袋消毒方法與基質消毒方法樣,系統(tǒng)消毒用38%甲醛50倍液循環(huán)1min,然后把滴灌管支管堆在一起,用薄膜蓋住48 h。
基質袋(槽)和滴灌管的排列及定檀前處理按1m左右的行距進行排列,然后用日本山崎甜椒配方1個劑量加100 mg/L的尿素把基質滴濕,即可定植。
定植
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定植。定植密度為株距30 cm,行距為100 cm。定植方法是:一般選擇下午16:00后進行,定植前2 h左右用600倍多菌靈澆透。定植時,苗坨要低于基質平面1cm,注意把大小苗分開,以免以后大苗遮陽而影響小苗生長,同時也方便管理。定植完畢后及時澆營養(yǎng)液,每次澆液量不要太大,以促進根系發(fā)育。
定植后管理
溫濕度管理
適宜氣溫為白天22℃~27℃,夜間15℃~18℃,地溫為20℃~25℃。氣溫低于10℃,生長緩慢或停止生長,高于35℃則光合作用受阻??諝鉂穸?0%左右為佳,濕度太高不利生長,易染病。遇冷涼季節(jié),通過卷膜的收放進行適當保溫,在冷、潮天氣(10℃左右)時可封閉溫室保溫。但要注意中午開窗換氣,5月~10月間,當遇到白天中午陽光充足溫度高的天氣時,可利用遮陽網進行降溫。
光照管理
黃瓜喜光但耐弱光,其光飽和點為55,000 Lx,光補償點為2000 LX,最適的光照度為40,000_×~50,000_×。
營養(yǎng)液管理
由于剛定植苗根系尚未長出,很難吸收到滴灌管滴出的營養(yǎng)液,所以定植后3天~5天需配合滴灌人工澆營養(yǎng)液,每天上、下午各澆1次,每次200 mL左右。3天~5天后再用滴灌管滴灌,每天3次,每次3 min~8 min,單株需水量為0.5 L~1.5 L,具體量隨天氣及幼苗的長勢而定。結合大連地區(qū)水質,營養(yǎng)液是以日本山崎配方為依據(jù)的修改配方,pH值在5.6~6.2之間。如果采用新的鋸木屑,則從定植到開花,營養(yǎng)液中應加硝酸銨400 mg/L以補充木屑吸收氮素。開花后,營養(yǎng)液應加到1.2個~1.5個劑量。坐果后,營養(yǎng)液劑量繼續(xù)提高,并另加磷酸二氫鉀30 mg/L,EC值2.4 mS/cm左右。注意調節(jié)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的平衡,如果營養(yǎng)生長過旺可降低硝酸鉀的用量,加進硫酸鉀的量以補充鉀減少的量,調整用量不超過100 mg/L。結果盛期,營養(yǎng)液EC值可逐步提高到3.0 mS/cm。無土栽培是營養(yǎng)與水分一起供給的,難免有供水和供肥之間的矛盾,所以水量足夠而營養(yǎng)需要量相對大時,可適當提高營養(yǎng)液的濃度;反之,可降低營養(yǎng)液濃度或單獨補充水分。另外,冬季的營養(yǎng)液濃度可比夏季高些。
植株管理
采用繩子吊蔓方法,即在溫室下弦桿上按種植行位拉兩道10號鐵絲,每條植株上方用吊繩掛在鐵絲上。小青瓜分枝能力強,生長過程中整枝,采用單蔓整枝,其他側枝應及時抹掉,以免消耗營養(yǎng),植株長到7葉~8葉后,要及時把植株繞在吊繩上,一般2天~3天1次。主莖上的第1節(jié)位~第4節(jié)位不留果,以促進營養(yǎng)生長。小青瓜結果力強,生長過程中要進行疏花疏果,一般每一節(jié)位留1條2條果,多余的和不正常的花果、花蕾及時去除,以集中營養(yǎng)供給,保證正品率。苗生長足夠健壯的情況下,可在0.8 m高以上每一節(jié)位的側枝留2片~3片葉1條~2條瓜再摘心,以增加瓜的條數(shù)提高產量。一般,葉片45天左右便由功能葉轉為老齡葉,其葉片失去光澤褪綠,光合作用的產物不夠本身消耗,
為了減少功能葉的負擔,利于通風透光和減少病蟲害發(fā)生和傳播,必須及時打掉老葉病葉。瓜秧長到2 m高以上時,可進行第一次落蔓,但落蔓要以葉片不落靠地面為度,同時不可一次打掉3片以上葉片,否則會造成減產。
病蟲害防治
防治策略為:堅持在種植前開始實施“預防為主和綜合防治”的方針,選好優(yōu)質抗病品種,做好環(huán)境衛(wèi)生及種子消毒,按照黃瓜不同生長階段的病蟲害特點,決策農藥配方和化學防治、農業(yè)防治對策。
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如下
◆白粉病:溫室內通風透氣,放風排濕,同時避免氮肥過量。藥劑防治法滅病威400倍、粉銹寧1000倍、百菌清1000倍、普力克1000倍、硫黃膠懸劑300倍、成標1000倍。注意黃瓜對含硫藥劑敏感,應注意其使用濃度。
◆霜霉?。荷鷳B(tài)防治法溫室內散熱降溫,通風排濕,使葉面不形成水膜和水滴為準。營養(yǎng)防治法霜霉病與營養(yǎng)有關,尤與黃瓜植株氨糖比失調有關,可葉面噴100倍葡萄糖或白糖液或白糖:尿素:水按1:0.5:100的比例隔5天噴1次。藥劑防治法發(fā)病初期施用百菌清,或殺毒礬,或瑞毒霉,或乙磷鋁錳鋅各600倍,或普力克1000倍,隔7天1次,輪流用。
◆病毒?。哼x用抗病品種。種子處理:用10%磷酸三鈉進行浸種:防止人為傳播,可用10%磷酸三鈉洗手和浸泡工具。藥劑防治法病毒病小量發(fā)生時,堅決拔除病毒株或打頂,打側枝去除毒源,并噴病毒A 500倍、毒首1000倍,殺滅蚜蟲、白粉虱防止傳病。
◆黑星病、黑斑病等葉斑病類控制溫濕度,改善行間通透性。種子處理法:52℃溫水浸種30 min。藥劑防治法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多菌靈500倍,殺毒礬500倍,撲海因1000倍。
◆枯萎?。悍N子處理:多菌靈500倍浸種30 min,也可用種子重量的0.2%~0.3%的多菌靈拌種。藥劑防治法:多菌靈、甲基托布津500~1000倍液,或淋根每株200 mL~250mL,每隔7天灌1次,共2次~3次。
◆細菌性角斑病、軟腐病、細菌性葉斑病等細菌性病害:種子處理:用50℃水浸種20 min,或用4000倍硫酸鏈霉素浸種30 min后,沖干凈晾干催芽。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用可殺得400倍+農用鏈霉素4000倍,甲霜銅600倍進行防治,隔3天~4天1次,每次200 mL-250 mL,連續(xù)3次~4次。
◆生理病害落花:可因溫度過高或過低引起,可用0.003%~0.005%防落素噴花保果?;详幪旃庹詹蛔慊蛴坠蠣I養(yǎng)不足造成,可葉面噴1%葡萄糖或加大晝夜溫差,同時避免結瓜太多。大肚瓜:受精不良造成。尖嘴瓜:單株結瓜的情況下遇高溫,營養(yǎng)不足,植株衰弱造成。蜂腰瓜因缺鉀或生理波動造成。苦味瓜:生理失調造成。可用調整營養(yǎng)液改善環(huán)境等方法,防止生理性病害的發(fā)生。
◆蟲害防治:溫室內蟲害一般不會發(fā)生,少量發(fā)生時,采用殺蟲燈進行殺蟲,或阿維菌素進行防治。
結果期形態(tài)
葉片平展而厚,葉端尖,葉緣缺刻深。健壯的植株卷須粗壯而長,如果卷須很快卷曲,則說明植株已衰弱。
果實采收
一般,果實長約20 cm時采收。采收后盡量減少果實在采收和運輸過程中的傷害,避免陽光直曬,并盡快進行包裝儲藏,以免果實表面失水影響新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