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森奉
在中學語文課本里,有一篇著名的散文《長江三日》,這篇著名的散文從被收進中學語文課本,一直沿用到現(xiàn)在,至少幾代人被文中所描繪的祖國壯美的山河陶醉,被文中體現(xiàn)的祖國人民不屈的精神所震撼。它的作者,就是劉白羽,解放后曾任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長,解放軍總政文化部部長。劉白羽同志的小說《第二個太陽》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回憶錄《心靈的歷程》獲中國傳記文學獎。
劉白羽1916年出生于北京一個封建沒落的大家庭,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他來到革命圣地延安,從此開始了革命生涯。
劉白羽1936年在《文學》月刊上發(fā)表短篇小說《冰天》,1937年還出版了短篇小說集《草原上》。因此劉白羽一到延安,毛主席就半開玩笑地對他說:“劉白羽同志,你做些什么工作呀?到陜北公學教書好不好?”當時丁玲在場,她了解劉白羽的心思,便替他解圍:“劉白羽想打仗……”有丁玲打氣,劉白羽便也壯著膽子對毛主席說:“毛主席!請你派我到敵后去打游擊吧!”
其實后來劉白羽既未去教書也沒去打游擊,而是進了邊區(qū)文協(xié)。
有一次在邊區(qū)文協(xié)的大窯洞里開會,劉白羽負責會務,他正張羅著,看見一個身穿灰色制服的青年女兵進來,純樸大方。他眼睛一亮,主動上去打招呼。開會時他們坐在一起,說了許多話。散了會,劉白羽把她送到坪場上,看著她走下盤山路,心里充滿著從未有過的幸福。
她就是汪琦,當時正在延安的一個支部工作,同是火熱的青春,同是忘我的激情。
之后劉白羽與汪琦又見過幾次面,每次都感覺那么新鮮、明快和溫暖。劉白羽知道自己是愛上汪琦了。汪琦也無法掩飾對劉白羽的歡喜,但彼此只是心照不宣。
愛情尚未來得及表白,有情人卻面臨著離別。恰在這時,組織上批準了劉白羽到敵后去打仗的請求。劉白羽不忍心讓汪琦遭受離別思念的痛苦,只好把愛情壓在心底。心有靈犀的汪琦覺察到了劉白羽感情的波動,她以送同事為由,到兵站為劉白羽送行。他們默默地握手,殷殷地告別。
然而事有湊巧,到達太行山之后,組織上決定讓劉白羽和當時在太行山上負責宣傳工作的陳荒煤~齊為朱德總司令寫傳記,劉白羽沒去成前線。劉白羽對朱德總司令進行了一段時間的采訪后,中央讓他回延安去寫,于是劉白羽幾個月后又回到延安,回到延河邊上。
回到延安,劉白羽先到丁玲處,不想?yún)s在那里見到了汪琦。驚喜與激動一同涌上心頭,可是,丁玲、艾思奇和汪琦就要到魯迅藝術學院去參加一個晚會。劉白羽想讓汪琦留下來,又不好說出口,而汪琦那天晚上并未去參加晚會,而是孤獨地一個人回到宿舍,心中無限惆悵,卻又無法表達。
當時汪琦住在大砭溝,劉白羽住在楊家?guī)X,中間正好隔著延河,劉白羽幾乎每天都到汪琦那里去。他們兩人面對著清澈的延河水,有說不完的話。直到幾年后,蔡暢還跟他們開玩笑說:“我和(李)富春天天站在楊家?guī)X山頭上看著你們倆,你送她一遭,她又送你一回,親密得真像一對親兄妹?!?/p>
火一樣熾熱的感情令人無法抗拒,很快,劉白羽與汪琦相互向?qū)Ψ奖磉_了自己的感情,這一對有情人終于結(jié)為眷屬。結(jié)婚那天晚上很熱鬧,當時在延安“文抗”的眾多文人學士幾乎全到了,大家一齊為這一對新人祝福。在一片歡聲笑語之后,劉白羽和汪琦在眾人的簇擁下深情地吻了對方,這一吻記下了他們兩人的甜蜜愛情,也開始了他們50多年的伉儷旅程。
(責編李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