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俊
[摘要]《全民超人》這部電影用很通俗的方式講述了英雄的存在必要性,我們的中文翻譯卻忽略了西方社會在文化傳播中的這一手段,進而把有一定意味的好萊塢主流文化大片變成了很“雷”的國產(chǎn)式大片。本文從《全民超人》是如何把西方文化的傳統(tǒng)糅進通俗電影為觀眾接受這一點,分析和比較中國大片和好萊塢大片在影像文化的通俗化上的差距。
[關鍵詞]英雄;超人;文化通俗化
一、“超人”從哪里來?
《全民超人漢考克》,從片名上來說,是容易拉近與觀眾感情的?!俺恕钡拿^,足以吸引人,影片中“超人”也確實出現(xiàn)過,超人的封面被拿來調(diào)侃,超人的服裝也被無奈的借用了。超人,看上去有了用處?!叭瘛币辉~,也在威爾·史密斯的其他影片中出現(xiàn)過。他演過一部電影《國家的敵人》,在國內(nèi)的一種翻譯就叫《全民公敵》。還有一部電影片名叫《全民情敵》。姑且不論翻譯是否準確,至少耳朵里飄過時會對“全民”影星威爾·史密斯有些許印象。于是,“漢考克”這個名字就不重要了。
不管怎么樣,從影院放映效果看,影片還是很故事化的,也能抓住人心。這是好萊塢的魅力。而我更以為這是好萊塢的功力。當然,這部電影的情節(jié)確實沒能滿足觀眾的情節(jié)需要。部分情節(jié)問題也比較明顯,如女超人的出場太突兀,英雄的定位總體不明晰。然而,在“超人”問題上,放映商的翻譯員顯然和影片編導沒有一條心,甚至還有“二心”。“在這個時代,我們也被叫做超人。”這可是導演在影片對“超人最殘忍的挪揄。導演還用漢考克不愿穿超人服飾作證據(jù),特別強調(diào)英雄非超人可比。因為超人并不屬于地球,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無根超能力,超人更像是救世主,或者神。神,可不是英雄。漢考克不是神,是英雄。他是神與人的結(jié)合,也即是說,英雄是人的偉大精神之升華。英雄是超越了凡人的人,是能拯救和保護人類的人?!稘h考克》是一部關于“英雄”的現(xiàn)代神話故事,從今夜里來的是——漢考克——地球上保護人類的最后一位英雄,和“超人”毫無干系。
二、“英雄”背后的故事
或許是這部電影看起來太通俗了,沒有值得讓人心震撼之處,所有觀眾和影評人失去了進一步品評的念頭。影片的震撼人心之處還是有的,雖然只是讓觀眾在短瞬間產(chǎn)生一點沖動。影片的高潮部分,兩位“英雄”行將死于歹徒之手,音樂將影院里的觀眾瞬間推上接受的最前排,不容你有任何思索地把對歹徒的憤怒抬升到最高點。當漢考克跌跌撞撞地飛起又摔落,飛起又摔落,觀眾的心同樣起起伏伏,直到心電圖顯示出瑪麗的重生。
如此這般的情節(jié),十足的好萊塢化,好像完全沒有探討好壞優(yōu)劣的必要。不過,關于“英雄”背后的故事還是值得探討一番的。畢竟,編劇在劇本創(chuàng)作時,為這部電影在現(xiàn)代都市化的視覺沖擊背后,放置了非常傳統(tǒng)的希臘神話為影片的文化根基。正是如此,有些詞不得不拿來說說。
它們分別是:英雄、超人、科學怪人、凡人(這個詞電影中沒有說,卻無處不在)。電影的中文配音版本聲音沒得說,很到位??上У氖牵g文的整體水平太一般。至少,這部電影談論的主題,就是關于這四個詞的。中譯片名先糟蹋一遍電影主題,本就不應該。漢考克,在影片中的定位是來自神話中的“英雄”,而非天使或天神,更非超人。這一點,普通中國觀眾不會在意,可能也不懂。英雄介于神與人之間,他們往往是神與人結(jié)合后的子女。在西方,尤其是歐洲的知識教育體系中,這樣的知識應該是普及化的。漢考克和瑪麗會死,這就不難理解。當亞當與夏娃產(chǎn)生了情欲,也就成了凡人,便不再有神的永生和神的使命?!稘h考克》不想讓英雄的使命消失。為什么?因為人類還對神有所信賴,對自己還不夠信任。而在沒有神的時代里,人類對英雄的需要更為迫切?!坝⑿塾眯袨樽C明自己具有超常的天資和神的力量”。無論自己的形象如何糟糕或令人佩服,漢考克都會用神力向世人證明自己的英雄身份。凡人并非沒有力量,只是自己不能發(fā)現(xiàn)?!坝⑿劬褪菨摬卦谖覀兠總€人之中的神圣的創(chuàng)造與贖罪的形象的象征,這個形象只是等待著我們?nèi)フJ識、去使之具有生命而已。”那個被漢考克切去手的罪犯在監(jiān)獄里鼓動其他罪犯時,他所說的話可以雙向理解——“你們害怕漢考克,是因為你們失去了力量?!碑敺踩撕ε滦皭海彩且驗樗麄兎艞壛俗约旱牧α?。漢考克之所以沒有死,是來源于凡人雷的自救。雷用《可蘭經(jīng)》里懲罰壞人的方法——你的手犯罪時法律就會砍去你的手,砍去了獨臂罪犯的另一只手。而同時,因愛而化為凡人的瑪麗用自己的死亡拯救了漢考克。可以說,影片在強調(diào)一個不信神的時代里,人們還是要靠神的力量來拯救自己。由此我們再回顧前段述之影片高潮之所以會打動影院中觀眾的原因,一目了然矣。
為他人利益犧牲自我的人,才能成為英雄。英雄拯救世界不是天職,而是經(jīng)過抉擇后作出的。凡人超越自我的私利,一樣可以成為英雄。這應該是此片的主題。
可惜,我們的翻譯沒有領會到這一點。或者說,知道卻不知道如何通俗化地翻譯出來,讓中國普通觀眾在欣賞情節(jié)和領略視覺盛宴時,也順帶接受一些西方文化的理念。這真的很可惜。因為不知,所以好萊塢的主流教化作用也被湮沒在放映商的商業(yè)炒作和觀眾的感官刺激里。
這部電影里,超人是為編劇所不喜的,無處不在的調(diào)侃和挪揄,可見一斑。至于科學怪人,倒是寄托了編劇對于改造人類的希冀。當然,最終還沒有被肯定。凡人的自我拯救,最終成了這部影片隱著沒有說,卻通過影像呈現(xiàn)的主題。人類,不可能靠他人來拯救,唯有信自己。人類是自己的英雄,天外來客的超能力不能救人類,從來沒有救世主。救自己的只能是自己。雷救了漢考克,也即是拯救了人類生存的希望。當然,邪惡的力量只能造出科學怪人,英雄也可能成為漢考克出場時的亦邪亦正的模樣。誠然,《漢考克》算不上寓意深邃的好電影,但至少它在努力還原“英雄”的本來面目。
三、“英雄”如何生存?
文化通俗化,這個詞看上去并不美,在不少人眼中,通俗便是低俗。某些人對美片《功夫熊貓》的抵制,就是一例。自己不知珍惜傳統(tǒng)文化,一方面在行動上大肆破壞文化,另一方面叫囂著所謂的純粹民族主義,仿佛自己是最愛國的。其實不然。放棄宣揚中華民族的文化的可能,只能是狹隘的民族主義,只能是帶有只許州官放火的獨裁心態(tài)。這兩種心態(tài),都與宣傳真正中華的文化無關。帶著無私欲的心態(tài)去看《功夫熊貓》,沒有人會看到中國之外的邪惡或者貪婪。倘若自己不愿意保護和繼承積極向上的中華文化,他人幫著你宣傳了,卻又在一旁嫉妒地說他在搶你的功勞,這也未免太不“英雄”了。更何況自己的批評還是非客觀公正的?!豆Ψ蛐茇垺返拇_很兒童化,思想深度上甚至比不上《料理鼠王》。西方電影評論認為,《料理鼠王》是2008年最好的卡通片,《功夫熊貓》無論從技術上還是理念上都遠遜于它。為什么一定要深刻到無法給兒童以啟蒙的地步呢?從東方文化的傳播角度看,動
畫的形式和簡明的東方文化意象,恰恰能讓西方青少年觀眾認識到中國文化最風趣的一面。斯皮爾伯格的影像風格,以最為通俗的形式包蘊了東方文化的精妙,熊貓正是大英雄。
電影作為一種傳媒工具,它給受眾帶來的是信息。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它可以傳遞藝術的精神。電影作為一種娛樂手段,可以放松普通觀眾受高節(jié)奏工作壓抑的神經(jīng)。電影作為一種宣教手段,可以將人類的文明潛化到觀眾的內(nèi)心。電影可以改變世界,而且從歷史發(fā)展趨勢來看,越來越如此。虛擬的世界,有時也是真實的。好萊塢大片,之所以在全世界都能暢通,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它用了潛移默化的方式,給觀眾呈現(xiàn)出帶有美國文化根基的視覺盛宴。此類大餐,讓觀眾在感官刺激的同時,非自覺地接受了美國文化。當然,這種文化本質(zhì)上是西方文明的通俗化??匆豢幢桓牧藷o數(shù)遍無數(shù)種形式的莎氏劇作電影,便可明了。如果你需要保住本國文化,從根本上說,不是簡單地把它擋在門外,而是強化自己的文化宣傳。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一聽宣傳就不喜,仿佛又是課堂學習般的灌輸。其實并不然,好萊塢把美國文化送到中國,從未灌輸,而是潛移默化。
中國電影大片走了些彎路,這兩年好像有方向了。王一川教授寫過一篇論文,說中國大片這一兩年盡吹傳統(tǒng)文化風。這并沒有錯。當年大片也是努力地要中國化的,只是沒看清好萊塢大片的文化手段。所以,我們的大片只是為了視覺而盛宴,形式上的美仿佛是用菜瓜刻的白玉苦瓜,好看是好看,根本上還是那個味。十面鼓并非十面埋伏,投有真正文化根基的大片,還不若一小塊的“石頭”來得更有文化價值。俄們在《夜宴》和《滿城盡帶黃金甲》里看到的欲望,并不輕松。形式上的悲劇,只能在小眾范圍內(nèi)產(chǎn)生共鳴。絕大多數(shù)觀眾不會明白“誠信”在《夜宴》里的深義,只會覺得搞笑。這可不是大片應該達到的目的??此粕願W精妙,卻因忽略文化的通俗化,導致真正有價值的文化教化流于表面,有時候還會發(fā)展為極端的宣教和灌輸。這種狀態(tài)下的國產(chǎn)大片,自然容易被好事者拿來惡搞,沒有深度的大片不容易受到應有的尊重,沒有文化含量的大片只能是看上去很美的“白玉菜瓜”。
回來看《全民超人漢考克》,編導們沒有一味強調(diào)英雄是多么重要,沒有時刻提醒觀眾注意他們在講歐洲傳統(tǒng)文明,更沒有將希臘神話里宣揚的英雄精神掛在嘴邊。然而,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年輕觀眾在享受感官刺激的過程中,自覺與不自覺地已經(jīng)接受了英雄的價值觀。為什么漢考克要嘲笑超人?超人難道不是科學怪人嗎?難道不是當代的英雄嗎?好萊塢沒有夸張地為威爾·史密斯出演的這部大片定個什么超炫的片名。只用了最普通的《漢考克》,從根本上說是和影片所要宣揚的主題是一致的: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英雄,漢考克就是你自己。再有神力的英雄也是脫胎凡人,沒有任何超越全民的神力,只有超越凡人的勇氣和行動。誰都可以成為漢考克,我們都可能是成為英雄的凡人。就像影片中的雷一樣,英雄漢考克拯救了他,他也拯救了英雄漢考克。從影片放映與接受的角度看,炎炎夏日來臨,暑期檔的大片不適合繼續(xù)一本正經(jīng)地宣教,電影更不可以。“英雄”離開神話,或許只是“混球”。如果英雄成了混球,和凡人又有何異。和凡人一樣有弱點的英雄,最終是不能拯救人類世界的。人類世界需要真正為凡人服務的英雄。所以,即便漢考克和瑪麗會死去,但只要他們愿意拯救世界,打敗邪惡,英雄自然會活過來。編導一方面用故事告訴觀眾英雄也是人,另一方面也暗示觀眾“英雄”就是各位自己。
影片結(jié)束時,觀眾喜歡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內(nèi)心已經(jīng)潛在了一個英雄。這或許是美片《漢考克》所要做的文化宣教吧。這類影片存在的目的不能僅僅是哈哈一笑回家睡覺這么簡單。好萊塢大片是主流影片,從來都不排斥美國文化和價值觀的宣教?!稘h考克》所宣揚的是英雄由人類產(chǎn)生。這既是希臘神話里就已經(jīng)可以找到證據(jù)的,也是自古以來英雄之所以偉大的原因。能夠為大眾犧牲自己的人才能成為英雄。如果觀眾說沒有感覺到,那也不重要。因為他們心里會有一個漢考克。我們的大片呢?有沒有一個漢考克?或許我們看到斯皮爾伯格的功夫熊貓為中華文化代言,心里會有那么些酸葡萄,可總該有一個會說中國話的功夫熊貓在年輕觀眾的夢里常常出現(xiàn)吧。別總在形式上琢磨所謂的中華文化的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