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海
小學三年級的那年暑假,一次我和外婆一起去超市。我趁別人不注意,順手抓了一些吃的東西放在身上,外婆結賬時,我沒拿出來。出了超市后,我告訴了外婆,外婆狠狠地批評了我,還要我回去付錢,并向售貨員道歉。唉,我那天可真倒霉透了!通過這件事,我發(fā)誓以后絕不貪圖便宜,一定要做一個誠實、正直的人。
父母對孩子進行品格培養(yǎng)的最關鍵的時期是嬰幼兒期、少兒期,在這段時期一定要采取積極行動,“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這段時期為什么這么重要?
從兒童的道德發(fā)展來說,兒童生來如同一張白紙,“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一旦形成了不良觀念和習慣,再要糾正就很難了。一般父母在面對新生兒時,首先想到的是要給孩子最好的照顧,其實,這時應考慮的是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什么樣的人,考慮如何把獨立、誠實、正直、慷慨、同情、團結等美好品質(zhì)在孩子身上培養(yǎng)起來。
從父母與孩子的距離來看,這個時期也是孩子離父母最近的時期。嬰兒期,父母一天到晚陪在孩子身邊,孩子百分之百地依賴父母的照顧。在父母眼皮底下,孩子的每一個動作都可以得到父母的及時表揚、鼓勵、糾正、制止;孩子也沒有說謊的意識,不會欺騙父母。在幼兒期,孩子雖然有一定的獨立空間和時間,但這時的孩子畢竟不夠獨立,說謊的能力也很差,父母仍然能夠做到明察秋毫。
如果在嬰幼兒期,父母就對孩子進行耐心引導,孩子的品德發(fā)展就能開好頭,將來的發(fā)展就能順理成章。再者,孩子自幼年時期形成了向父母坦白的習慣之后,到了學齡期仍然會愿意向父母說實話,征求父母的意見,這樣,父母就可以繼續(xù)全面了解孩子的發(fā)展情況。不過,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家長要了解他們就有些難了。
如果孩子有不良行為,父母要及時指出、糾正,并且讓他受到相應的懲罰,而最好的懲罰就是行為的自然后果,即你偷拿了東西,你要去道歉,承認錯誤,接受主人的批評。如果家長為了顧全面子,在家里給孩子講一大堆的道理,而不讓他去承認錯誤,他就不會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當然,對孩子的教導要保持以積極鼓勵為主的原則。
在品德培養(yǎng)方面,父母不要做“救火隊”,不要總想“亡羊補牢”,而應在孩子沒有錯誤行為的時候,“沒事找事做”,進行引導和鼓勵。具體來說,在孩子沒有任何不良行為時,給孩子講故事,讓孩子分析主人公的行為對不對,好不好,好在哪里,錯在哪里,慢慢引導他形成是非觀念:當孩子有了積極行為時,如孩子收拾好玩具,就要表揚,因為這符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原則:在家人表現(xiàn)出積極行為時,也要在孩子面前提出表揚。這些做法,帶有很大的表演性,表演是必須的,表演可以明確地呈現(xiàn)某些細節(jié),讓孩子注意到生活事件中的價值觀和道理。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責任
小學三年級時,我學習成績糟透了。一天,父親帶來兩套答題卡,每套60張,每張兩面,每面22題,全是簡單的數(shù)學運算?!鞍职钟?3秒就做完了一面卡上的題,你愿不愿意和爸爸比一比?”“好,我愿意!”我做完第一張卡題用了65秒,當時我窘極了。后來,經(jīng)過練習,我計算速度上去了,父親又開始要求正確率??雌饋砗茈y,但我不服輸,樂呵呵去做了,而且漸漸達到了父親的要求。在玩答題卡過程中,不覺中我的成績不斷提高。至今我非常感謝父親,他沒有用命令,而是用引導,使我愛上了學習。
“男主外,女主內(nèi)”,這是傳統(tǒng)家庭夫妻的分工方式。由于男人要養(yǎng)家,在外奔波,非常勞累,于是不再承擔育兒責任。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的缺席,從長遠看來是非常有害的。
首先,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研究表明,缺少與父親交往經(jīng)驗的男孩會在性別認知方面出現(xiàn)一定障礙,個性中會缺少男性的陽剛與寬宏。另有研究表明,父親在場會給孩子帶來安全感,這種安全感使孩子們更愿意積極地面對生活,而不是逃避。
其次,這會危及家庭的和諧。當代媽媽的收入已經(jīng)撐起家里的半邊天,“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可是,有些爸爸還是把孩子理所當然地推給妻子,于是,兩個人的工作負荷產(chǎn)生巨大差別:爸爸下班之后就萬事大吉了,媽媽下班之后卻要做飯、洗衣服、帶孩子。于是,家庭戰(zhàn)爭在所難免。
父親是一個神圣的稱呼,這個稱呼意味著如山的責任。這個責任并不是“父親要拼命地給孩子賺錢”這么狹隘。盧勤老師有一個觀點,“與其把財富留給孩子,不如把孩子培養(yǎng)成財富”,要讓孩子有出息、能獨立。所以,父親不應該把自己的責任僅定位于賺錢養(yǎng)家,而要在下班之后,多花時間參與孩子的教育,與妻子一道,培養(yǎng)孩子成才。
父親的參與,會給家庭教育和家庭生活帶來創(chuàng)意和歡樂。父親在創(chuàng)造性方面往往是有長處的,父親的參與,可以使教育方案更為合理:父親分擔家庭中的責任,會減少母親的工作量,可以使和諧家庭關系更容易實現(xiàn)。
父親陪伴、教育孩子的方式極大地不同于母親。母親的方式是柔聲細氣的,父親的方式則是強壯有力的,父親的方式能夠讓孩子自信地成長。歌中這樣唱到:“小時候常坐在父親肩頭,父親是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备赣H們,多多參與孩子的生活吧,讓孩子看到高大的你,成功的你,可信賴的你,用你的時間、智慧、力量來促進孩子的全面發(fā)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