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捷
3月20日,星期四,多云
唉!今天上午真失敗呀?;巳鞎r間精心準備的一堂課,學生們怎么就沒有一個對上點兒的呢?看著他們木然的樣子,真讓我氣急敗壞。備課時,我可是把自己高中時代的筆記都給翻出來了呀!
想來這道例題還真是經(jīng)典。我至今仍記得當年的吳老師講這題時投入而激動的神情。因為據(jù)他說這道題可以考查至少三個知識點,捎帶著檢驗學生綜合能力,最后的設問還帶著腦筋急轉(zhuǎn)彎,審題不清的同學大有上當?shù)目赡茉圃啤v到緊要處,他一邊挽起袖子,一邊指著公式、方程激動地強調(diào)說:“同學們!看這里看這里!我,要開始變形了!”
或許從那時起,我就夢想著自己走上三尺講臺,能像吳老師那樣把課程講授得引人入勝……現(xiàn)在方知“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道理了。看來得想想法子不斷改進教學才行。
晚上下班后,我給吳老師打去長途電話。吳老師語重心長地告誡我:“不要急躁??磥砟銘撛趯W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方面適當關(guān)注一下。相信會收到很好的效果?!?/p>
吳老師的話讓我將信將疑?,F(xiàn)在的孩子們可比我們當年精明多了,難道還缺乏“創(chuàng)造性思維”?不會吧……
總之,明天先摸摸底再說。
3月21日,星期五,晴轉(zhuǎn)多云
今天下午班會時間,正好同學們選定的主題是“我們要學會學習”。我拿出一道刻意準備的題目來。
請你對漢字“日”添加一筆,使它成為另外的一個漢字。
要求:自己做這道題;只能夠添加一筆;至少寫出十個符合要求的漢字:限時三分鐘。
看得出來他們對題目很感興趣,因為興奮就掛在他們臉上,仿佛在說:“這還不容易嗎?小菜一碟!”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眉頭開始皺了起來,紛紛呈苦思冥想狀。
三分鐘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當把大家的解答收上來一過目,連我也傻眼了,不少孩子都只寫著“旦”與“舊”兩個字,寫得最多的孩子也僅完成了七個。也就是說,沒有一名同學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寫出十個字來。
當時我的心里如同翻倒了五味瓶,的確很難用手中的筆把它形容出來。我在同學們的目光下慢慢公布著答案:電、巴、由、甲、田、目、舊、旦、白……
驚訝逐漸浮現(xiàn)在大家的臉上。我指著黑板說:“同學們,如果你的答案中前兩個字是‘電和‘巴,說明你非常有創(chuàng)意;如果是‘由和‘甲,說明你有創(chuàng)意;但是如果像你們絕大多數(shù)人那樣——‘白‘舊或者‘旦,那么你大概是一個缺乏創(chuàng)意的人了……”
教室里霎時沸騰了!
我示意大家安靜下來,“這道題要考查的就是大家的思維模式,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一般說來,會學習的人與一般人的思維方式總是不同的。很久以前,我的老師曾將這道題出給我和我的同學們。其中有兩名同學不約而同在紙上寫下了‘電和‘巴。事實上也正是他們兩個一直很懂得怎樣去學習,他們后來都成為各自工作領(lǐng)域出類拔萃的人物。我的老師在當時說過些什么,我已經(jīng)漸漸淡忘了,但是這道平凡的題目帶給我的思考卻從未停止過……”
3月26日,星期三,晴
上個星期的班會果然有效。這幾天孩子們學習的自主性、合作精神、探究意識明顯加強,特別是敢于表達自己獨到、創(chuàng)新的見解了。不光是我覺得課堂氣氛變好、變活了,其他任課的同事也有同感。
中午上課前,內(nèi)向的張蓓同學給我送來一封信?;氐睫k公室打開一看,原來是他的學習體會。
“徐老師:您好!這幾周來,我覺得自己在學習方法上好像有些開竅了。
我覺得您的班會開得挺好的。那天晚上吃完飯后,我爺爺給我和表弟出了一道題,問從晚上7:00到第二天早上7:00時鐘的時針與分針到底重合幾次?誰先做出來獎勵誰。自以為數(shù)學學得挺棒的我馬上跑去拿紙筆列方程,沒想到那小子半分鐘不到就做出來了。沒想到吧?原來他拿著自己的小手表撥指針呢!當時我想到您班會上對我們說過的話……”
默默地看完信,我踱到窗前,正看到張蓓和好朋友從樓下快樂地走過。
后記
從教幾年來,最大的感覺是自己學生創(chuàng)新素質(zhì)的缺乏。記得一位作家說過:“現(xiàn)在的孩子們讀書好像不是為了求知,倒好像是為了考試:平時測驗是點心,百吃不厭;期末考試是正餐,定時定量;中、高考是滿漢全席,包羅萬象?!睉嚱逃俪闪藢W生們的定勢思維。
在應試教育中,素質(zhì)與成績的提高不能靠思維的提升,而是借助于反復的操練,異想天開常會被教師忽略或視為離經(jīng)叛道。久而久之,那些“另類”的學生失去了創(chuàng)造性思維所必須的分析能力,思考問題的角度與方法不約而同地趨于呆板的統(tǒng)一。
我希望自己的學生在學知識的時候,思維像明媚的海灘,海灘上時常會激起美麗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