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江紅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哲學家給弟子上最后一課,地點選在郊外一片長滿雜草的曠野上。哲學家問弟子如何除掉這些雜草。第一個弟子說:“只要有鏟子就夠了。”第二個弟子說:“用火燒也是很好的辦法?!钡谌齻€弟子說:“撒上石灰就會除掉所有的雜草?!钡谒膫€弟子說:“要除掉雜草,只要把根挖出來就行了?!弊詈?,哲學家站起來,說:“課就上到這里,你們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雜草,一年后,再來這里相聚。”
一年后,弟子們都來了,而哲學家沒有來。昔日雜草叢生的曠野已變成了一片長滿谷子的莊稼地。
幾十年后,哲學家去世了。弟子們在整理他的言論時,私自在最后補了一章:要想除掉曠野里的雜草,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在上面種上莊稼:同樣,要想讓人的靈魂無紛擾,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據它。
哲學家面對教育對象,沒有直接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要求,而是讓教育對象自我體驗和自我反思,在實踐中感悟真理:同時,哲學家還充分展現了育人無痕的藝術魅力,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潤物細無聲、無聲勝有聲的教育境界。
天下至理本相通。當前,在我們的思想品德課教學中也應該倡導和追求德育無痕的境界,讓學生在情境的感染下、在活動的體驗中潛移默化達到教育效果。事實上,近年來,隨著新課程的逐步推進,我們的一些教師已經在教學實踐中積極嘗試和探索著這一理念。
金華外國語學校邵紅老師在講授“享受學習”(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時,設計了一個小游戲——
師:這是什么?
生:巧克力!(驚奇而興奮地)
師:是的,現在我要請兩位同學上來嘗嘗巧克力味道。不過,我有個小小的要求:兩位同學要比一比,誰先把自己手中的一塊巧克力吃完,誰就能贏得我手中的另外一塊巧克力。誰愿意來試一試?
生:我來試!(非常踴躍)
師:好,我們已經請上了兩位同學,現在比賽開始!
(兩位學生開始狼吞虎咽起來,還沒來得及品嘗就迫不及待吞下去)
師:好,他們已經吃完了,我想問一下,味道如何?
生甲:有點硬,沒覺得有什么味道。
生乙:還沒有來得及嘗,就已經吞下去了。
師:真可惜!好吧,我再請兩住同學上來品嘗,這次的要求是:誰先嘗出它真正的味道誰就能贏。
(另兩位同學開始慢慢品味)
師:好!我想問一下,味道如何?
生:味道很濃,特別是巧克力在嘴里融化的時候,甜甜的、香香的。
師:哦,謝謝你們?,F在哪位同學能夠告訴我,為什么第一組同學覺得沒有味道,而第二組同學能夠享受到巧克力的香濃美味呢?
生:因為第一組同學把比賽作為目的,所以他們完全沒有品味過程,而只注重結果。目的不一樣,味道就不一樣了。
師:是的,看來大家已經非常清楚地知道了原因,其實我們的學習何嘗不也是如此呢?(游戲以后,教師開始做進一步引導)
記得小時候,我們搭積木、做游戲,都很快樂,因為我們在這一過程中享受到了玩具和游戲本身的樂趣,而現在許多同學學習目的變得很單一:只是為了把知識記住,然后用它應付考試,而不是享受知識本身帶來樂趣。其實考試并不是我們的學習目的,它只是一種手段和過程,過分注重結果而丟掉了最能給予我們快樂的知識本身,我們的學習怎么會快樂呢?就像我們學習一段優(yōu)美的文章,重要的應該學會去享受它、欣賞它,如同品嘗一頓美味的菜肴,而記住它背下它,則應該成為享受文章魅力的過程中自然發(fā)生的結果,只有這樣的學習,才是快樂的。所以,快樂學習的秘密在于:明確學習目的,享受知識本身帶給我們的樂趣。這也是讓我們投入學習的最大動力。
在以上案例中,我們也能深深感受到無痕德育在當前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所產生的無窮魅力。為了能夠讓剛剛踏入初一的學生對“享受學習本身的樂趣”有一個更直觀、更感性的認識,邵老師努力嘗試著從學生角度出發(fā),讓學生參與活動。她精心設計了“吃”巧克力和“品”巧克力的情景體驗活動,讓學生在小游戲中獲得真切的體驗,引導學生尋找學習的快樂,感受學習的快樂,并最終明確學習的目的和動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而事實上,這節(jié)課對學生所產生的影響已不僅僅是在當時的課堂上,以后他們也會記得“慢慢品味才有味”。
現在,我們不妨再來試想一下,當時如果邵老師仍然用傳統的灌輸和說教方式對“學習是一種快樂”展開知識性講解,可想而知,學生們在課堂上就很難獲得類似的真實體驗了,他們對老師所講授的觀點也會因此而缺乏真實的認同感,這樣的課堂自然也就難以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這就說明,高超的教育往往沒有明顯的斧鑿痕跡,教師在課堂中如果能將道理蘊涵于活動中,讓學生自己去體驗,在活動中讓學生自然而然地認同一個觀點、懂得一種規(guī)范、形成一種品德,這樣做所取得的教育效果會比單純說教要大得多。
因此,我們積極倡導無痕德育。在思想品德課堂中,首先,教師要走下師道尊嚴的圣壇,用教學民主的精神引導學生,而不是簡單、生硬地或者擺出權威的架子來壓服學生;其次,教師還要善于隱蔽教育目的,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設計一些具體的情境,讓沖突與合作、矛盾與協調、批判與吸收并存,讓學生在矛盾沖突中積極探究和體驗,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只有這樣,我們的師生才能真正感受無痕德育所帶來的無窮魅力,共同營造一個輕松、自然、和諧的思想品德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