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到底占有多少名貴珍珠呢?這具體數目恐怕沒人能說清楚,但是從以下文字,讀者可以一窺這位“珍珠饕餮”的真顏——
朝冠是后妃身份地位的象征,通常在正規(guī)場合才戴。慈禧的朝冠有夏季戴的夏朝冠,冬季戴的冬朝冠。無論是夏朝冠還是冬朝冠,鑲得最多的是珍珠,每頂朝冠上分5行鑲有珍珠302顆,每行都有一顆碩大的珍珠領頭。
掌握了至高無上的權力,慈禧最渴望的是高壽,因此平時喜歡穿繡滿了“壽”字的旗袍,在每個繡上去的金色“壽”字中,都綴有一顆碩大的珍珠,一件“壽”字旗袍通常要繡上80多個“壽”字,要綴810多顆大珍珠。這樣的壽字旗袍,慈禧大約有數百件。和壽字旗袍搭配著穿的,是一件魚網狀的披肩,由3500顆大如雀卵的上品珍珠穿成,每一顆珍珠的圓整度、顏色和光澤全都一個樣,邊緣鑲著美玉纓絡,顯得璀璨奪目。
封建時代把皇后和皇太后譽為鳳凰,她們穿的鞋被稱為鳳鞋。慈禧是歷代皇太后中鳳鞋最多的人,她的鳳鞋沒有一雙不鑲珍珠的,少則二三十顆,多則二三百顆,而且是大珍珠和小珍珠搭配著鑲。
慈禧的寢宮內,珍珠也是無處不在。門上懸的,是珍珠簾。珍珠簾是用珍珠織成的,縱條用的是大珍珠,橫條用的是小珍珠。一款珍珠簾要用大小珍珠18000顆。床上掛的,是珍珠帳。慈禧的珍珠帳比普通蚊帳大約一倍。由細小的珍珠穿成,帳頂上懸一顆在夜晚可當照明燈用的夜明珠。寶座上鋪的,是珍珠墊。珍珠墊是氈質的,長4米,寬2.5米,上邊密密麻麻地綴滿了珍珠。
除了把珍珠當成裝飾品,慈禧還用珍珠來延緩衰老、養(yǎng)顏駐容。從慈禧青春貌美被成豐皇帝寵幸時起,她便在太醫(yī)那里了解到了珍珠的藥用價值和美容價值,開始內服和外敷珍珠。
慈禧內服和外敷珍珠,不是毫無規(guī)律、隨心所欲,而是極有規(guī)律、極其講究的。內服珍珠時,讓人把珍珠研成面粉一般細的珍珠粉未來服用,每10天服用一次,每次服用一茶匙,而且要在某個特定的時辰服用。
宮中安排有一個太監(jiān),專門負責給慈禧研磨珍珠粉和定時送去珍珠粉。研磨好的珍珠粉,舀進一柄特制的銀茶匙里,用一只鋪了黃絹韻金漆托盤托著,在規(guī)定的時辰,恭恭敬敬地送到慈禧活動的殿宇中去。宮女們一見這個太監(jiān)托著珍珠粉進屋,便知道太后服用珍珠粉的時辰到了,讓這太監(jiān)屏息斂聲地走到慈禧跟前跪下,頭顱低垂,雙手向上,高高舉起托盤,獻上珍珠粉。慈禧接過銀茶匙,伸出舌頭,將珍珠粉倒在舌頭上,值日的宮女端來一盞專門送服珍珠粉的溫茶,待慈禧縮回舌頭,把珍珠粉卷入口中的那一刻,便奉上溫茶。慈禧連茶杯也懶得接,就在宮女手中喝了幾口茶水,把珍珠粉咽進肚內。
外敷珍珠養(yǎng)顏駐容,是把珍珠制成珍珠膏、珍珠油和珍珠粉來使用。慈禧每天晚上都要在面龐、脖頸和手臂上外敷珍珠膏,臨睡前洗去,再涂抹少許珍珠油。次日清晨起床梳妝時,則在面龐、脖頸和手臂上撲粉似的撲一層珍珠粉。
長年累月內服和外敷珍珠,的確在慈禧身上起到了延緩衰老和養(yǎng)顏駐容的神奇功效。她年過五旬時,面龐上沒有皺褶,年輕得就像是一個30歲出頭的少婦。她69歲時,一位來自美國的女畫家到宮中給她畫像,誤認為她只有40歲。她過了古稀之年,除了歲月無情地在她面龐上刻下的滄桑,用什么方法也無法掩蓋之外,她的軀體竟然像十幾歲少女的軀體那樣既苗條又豐滿,皮膚雪白鮮嫩,沒有半點疤斑。
選自《文史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