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 芳
從我拿起相機的那天起,它便成了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用相機記錄兩個兒子的成長歲月、身邊的生活點滴,見證我們一家人在海邊的美好時光。同時,它更記錄了許多個黃昏落日、海邊流云,印記我心中的那片碧波無痕的靜謐海洋。
待春花過后,綠意濃濃,陽光溫暖燦爛,遙望窗外藍天白云,我的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想去海邊的沖動,燃起一股積壓了一個季節(jié)的拍攝激情。位于大西洋東岸的波士頓是一個冬長夏短的城市,它有綿長的海岸線,天空蔚藍澄清,海鷗自由飛翔,讓人總有面朝大海的美好心情。
喜歡風光攝影的人一定喜歡海,喜歡海的人都希望拍下海的澎湃激情,溫和恬靜,或色彩絢爛,或流暢的線條。但是很多純美的風光創(chuàng)作除了看天氣,計潮汐,還要精心安排攝影的場景。如千舟競發(fā)的豪情,一葉小舟的寧靜,這些不是可遇不可求的,而很多時候是經(jīng)過精心的安排。也許你也經(jīng)歷過這樣的攝影創(chuàng)作,但是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天天如此,所以我們要用眼睛,用心發(fā)現(xiàn)身邊的美麗。一個不起眼的海灘,沒有特別設定的場景,藍天白云下嬉戲的小孩子、身邊的沖浪人,澎湃的海浪,低飛的海鷗和沉默的石頭,一切渾然天成,這就是一個最自然的大場景。
漲潮的時候,我喜歡拍浪花拍打巖石,記錄激情的瞬間。有時我也用1/2、1/4這樣的慢快門記錄海水的軌跡。而潮退,我就喜歡拍平時藏在深水下面的光滑的石頭。為了能表達出石頭的質(zhì)感,我喜歡慢門拍攝,用數(shù)秒或更長的曝光時間讓海浪多次拍打巖石,從而表現(xiàn)出水平如鏡的感覺。
早拍朝陽晚拍霞。大西洋東岸的海是看日出的好地方,太陽從海面徐徐升起,色彩明亮燦爛。但對于我這個夜貓子,我就特別喜歡拍晚霞,既不用早起,時間上也更有彈性。中午的時候,可以和兒子去玩水,享受陽光海灘的歡笑。而等到下午,大家都累了,我們就吃點東西,休息一下,再根據(jù)天空上的云彩、太陽的光照強度,當天的潮汐和當時的環(huán)境等等來計劃拍攝的地點,并且早在太陽下山前半個小時到達拍攝的地點。通常,我選取的拍攝地點都離海灘不遠。
如果天空的云彩很美,構(gòu)圖上以天空為主。如果天空比較單調(diào),我喜歡取大前景,用一些特別的景物或人物做前景,或做成剪影效果,這個時候,我兩個兒子就是我最好的模特。而這種剪影攝影手法特別適合逆光拍攝。當太陽下山時,逆光下的天空和地面的反差是很大的,不是天空曝光過度,就是地面細節(jié)不足,要平衡天空和地面的做法有幾種,前面說到的就是一種:取有代表性的前景,拍成剪影,營造氣氛。其次,用漸變灰鏡改變照片的反差,降低天空的亮度,均衡天空和地面間的曝光差異。我個人喜歡用插裝式的漸變灰鏡,可以根據(jù)需要很快換上不同檔次的鏡片。鏡片也可以上下移動遷就水平線的高低,讓構(gòu)圖更靈活。
當太陽下山后,天空的色彩會越來越濃郁,這個時候就是我們留下大海絢爛多彩的最佳時機(一般是在太陽下山后的半小時左右)。我趁著天空的余輝,架起三腳架,低ISO和小光圈,另外再加上6檔的減光鏡來延長曝光的時間,讓海浪多次拍打,形成我心中理想的景象。我喜歡這樣用慢門拍海,通過鏡頭,我看到海洋澎湃下的寧靜,深海下蕩漾的溫柔。數(shù)秒或幾十秒的拍攝,鏡頭記錄了海浪多次拍打巖石,從而柔潤溫和,平靜安詳。
要想太陽剛下山就拍出云霧般的大海就得需要一些器材輔助才能實現(xiàn),首先是三腳架,慢門拍攝手持是端不穩(wěn)的,如果要求高些還需要帶根快門線,除此之外還需要減光鏡(灰度鏡)與漸變灰鏡。由于太陽剛下山時光線還很好,想要相機在正常曝光下加長快門時間最常用的便是減光鏡。減光鏡的作用就好比我們的太陽鏡,有時我也用減光鏡加上漸變灰鏡一起拍,這樣既有慢門的效果,同時也能使前景更明亮。但用減光鏡有個弊端,如果光線比較暗,對焦就很困難。針對這種情況,很多時候我是用手動拍攝的。當天空漸漸開始暗下來,我會除去減光鏡,換上漸變灰鏡,而ISO和光圈在沒有戴上“太陽鏡”的情況下可以配合得更好。
當天色漸漸變暗,雖然更容易做到長時間曝光了,但這時候需要留意周圍環(huán)境,注意安全。比如要知道當天是潮漲或潮退,如果潮漲就盡量不要向海外面的高處走,因為這樣很容易當你停下按快門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被困小島”。如果潮退,那么就要小心路滑,因為在水退后可以看到平時看不到的巖石,而且還有很多海藻海草會讓人寸步難行。如果你帶了手電筒,那么你的安全性就大大地提高,而手電筒也可以是你和同伴的聯(lián)絡信號。
針對拍晚霞來說,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經(jīng)歷:拍攝完成后在LCD里回放圖片感覺很漂亮,但回去后在電腦上觀看就顯得曝光不足了。這是因為拍攝時外界很暗,所以相機的LCD屏相對就會顯得亮麗,相反,若是在光線很強的白天,我們看到此相機LCD上同樣的照片就會覺得很暗淡。其實解決這個問題也不難,可以在多次拍攝中總結(jié)經(jīng)驗,對回放的圖片有個大體估測,還可以看直方圖和用RAW格式拍攝來解決。RAW格式后期的可調(diào)動性更大,對拍攝更有利。很多朋友可能認為我的PS技術(shù)很厲害,但實際我是用20D跟機的軟件來調(diào)后期的,只是調(diào)節(jié)一下白平衡、銳度和飽和度等。如果你問我對于一張照片的前期和后期的看法,我認為前期的拍攝一定要好,但后期調(diào)整也不能少。